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俊锋专利>正文

一种腰果剥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24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腰果剥壳设备。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剥壳,损失率低,剥壳效率高,且去皮效果好的腰果剥壳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腰果剥壳设备,包括有底座、支撑架、第一减速电机、剥壳组件和传动组件,底座顶部右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左后侧设有第一减速电机,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剥壳组件,支撑架顶部左前侧设有传动组件。通过第一凸轮、第一推杆、第一弹簧和切刀之间的配合,凸轮轴转动带动第一凸轮转动,第一凸轮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杆左右滑动,使切刀对腰果进行剥壳,对腰果剥壳完全。对腰果剥壳完全。对腰果剥壳完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果剥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腰果剥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腰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炒菜,也可作药用,为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它的食用部分是着生在假果顶端的肾形部分,外部带有一层较为坚硬的外壳,在食用时,需要去除这层坚硬的外壳。
[0003]目前市面上的一些腰果剥壳设备,一般分为手动和机动两种,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市场上的腰果剥壳机多为手工机器,手工剥壳的办法是:先手工使刀具切入腰果,再手工扭刀,实现脱壳,机械剥壳的方法是:采用一种带有挤压刀头的装置对这层外壳进行挤压,使得外壳破裂之后,再去除外壳。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剥壳效率低下、损失率高、去皮效果并不理想,故需要加以改进。
[000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剥壳,损失率低,剥壳效率高,且去皮效果好的腰果剥壳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由于人工手动进行剥壳,造成的剥壳效率低下、损失率高、去皮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剥壳,损失率低,剥壳效率高,且去皮效果好的腰果剥壳设备。
[0006]技术方案是:一种腰果剥壳设备,包括有底座、支撑架、第一减速电机、剥壳组件、传动组件和旋转组件,底座顶部右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左后侧设有第一减速电机,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剥壳组件,支撑架顶部左前侧设有传动组件,支撑架顶部右后侧设有旋转组件。
[0007]进一步的,剥壳组件包括有第一皮带轮、动力皮带、凸轮轴、第一凸轮、固定挡板、第一推杆、第一弹簧、切刀、第一挡板和固定支撑板,底座左侧设有支架,支架上转动式连接有凸轮轴,第一减速电机输出轴上与凸轮轴后部均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动力皮带,凸轮轴中间连接有第一凸轮,支撑架顶部左前侧设有固定挡板,固定挡板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穿过固定挡板,第一推杆上套置有第一弹簧,第一推杆右端连接有切刀,支撑架顶部右前侧连接有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左侧连接有第一挡板。
[0008]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皮带滑轮、第一传动皮带、传送带、定位板、第二挡板和支撑杆,支撑架顶部设有两个支撑杆,支撑杆上分别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三个第二皮带滑轮,左右两侧的转轴上的两个第二皮带滑轮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皮带,第一减速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一皮带滑轮与左侧的第二皮带滑轮之间连接有皮带,两侧的转轴之间连接有传送带,传送带上连接有多个定位板,两个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挡板。
[0009]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包括有第二减速电机、传动轴、齿轮、第三皮带滑轮、第二传动
皮带、入料框和齿条,支撑架顶部后侧设有第二减速电机,支撑架顶部右后侧转动式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位于第二减速电机右侧,传动轴上与第二减速电机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三个齿轮,下部的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支撑架上方设有入料框,入料框内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突盘,突盘底部与传动轴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三皮带滑轮,两个第三皮带滑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入料框外侧中部连接有齿条,齿条与传动轴上部的齿轮相啮合。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下料组件,支撑架与剥壳组件之间设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有支撑档板、第二凸轮、推板、第二推杆、第二弹簧、承重板和楔形块,底座顶部左前侧设有支撑档板,支撑档板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左侧均连接有推板,推板与支撑档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第二推杆上,凸轮轴前部连接有第二凸轮,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均与推板相接触,支撑架顶部前侧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上滑动式连接有承重板,第二推杆右端与承重板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切刀为金属材质。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凸轮、第一推杆、第一弹簧和切刀之间的配合,凸轮轴转动带动第一凸轮转动,第一凸轮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杆左右滑动,使切刀对腰果进行剥壳,对腰果剥壳完全;通过齿轮、第三皮带滑轮、第二传动皮带、入料框和齿条之间的配合,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带动第三皮带滑轮转动,从而带动突盘转动,还通过上部的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带动入料框转动,入料框与突盘同时转动对腰果进行筛选,然后使腰果从下料口落在传送带上,方便后续切刀对腰果进行剥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剥壳组件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剥壳组件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底座,2-支撑架,3-第一减速电机,4-剥壳组件,41-第一皮带轮,42-动力皮带,43-凸轮轴,44-第一凸轮,45-固定挡板,46-第一推杆,47-第一弹簧,48-切刀,49-第一挡板,410-固定支撑板,5-传动组件,51-第二皮带滑轮,52-第一传动皮带,53-传送带,54-定位板,55-第二挡板,56-支撑杆,6-旋转组件,61-第二减速电机,62-传动轴,63-齿轮,64-第三皮带滑轮,65-第二传动皮带,66-入料框,67-齿条,7-下料组件,71-支撑档板,72-第二凸轮,73-推板,74-第二推杆,75-第二弹簧,76-承重板,77-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21]实施例1
一种腰果剥壳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第一减速电机3、剥壳组件4、传动组件5和旋转组件6,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顶部左后侧设有第一减速电机3,底座1与支撑架2之间设有剥壳组件4,支撑架2顶部左前侧设有传动组件5,支撑架2顶部右后侧设有旋转组件6。
[0022]工作人员将腰果放进旋转组件6内,启动旋转组件6工作,旋转组件6对腰果进行筛选,然后使筛选好的腰果掉入传动组件5内,启动第一减速电机3工作,第一减速电机3带动传动组件5工作,传动组件5将腰果运送至剥壳组件4内,同时第一减速电机3带动剥壳组件4工作,剥壳组件4对腰果进行完全剥壳,剥壳完毕的腰果掉落至底座1上,当腰果全部剥壳完毕后,关闭旋转组件6与第一减速电机3,此时工作人员可以从底座1上收集剥壳完毕的腰果。
[0023]剥壳组件4包括有第一皮带轮41、动力皮带42、凸轮轴43、第一凸轮44、固定挡板45、第一推杆46、第一弹簧47、切刀48、第一挡板49和固定支撑板410,底座1左侧设有支架,支架上转动式连接有凸轮轴43,第一减速电机3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果剥壳设备,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第一减速电机(3)、剥壳组件(4)和传动组件(5),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顶部左后侧设有第一减速电机(3),底座(1)与支撑架(2)之间设有剥壳组件(4),支撑架(2)顶部左前侧设有传动组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旋转组件(6),支撑架(2)顶部右后侧设有旋转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果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剥壳组件(4)包括有第一皮带轮(41)、动力皮带(42)、凸轮轴(43)、第一凸轮(44)、固定挡板(45)、第一推杆(46)、第一弹簧(47)、切刀(48)、第一挡板(49)和固定支撑板(410),底座(1)左侧设有支架,支架上转动式连接有凸轮轴(43),第一减速电机(3)输出轴上与凸轮轴(43)后部均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1),两个第一皮带轮(41)之间连接有动力皮带(42),凸轮轴(43)中间连接有第一凸轮(44),支撑架(2)顶部左前侧设有固定挡板(45),固定挡板(4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推杆(46),第一推杆(46)穿过固定挡板(45),第一推杆(46)上套置有第一弹簧(47),第一推杆(46)右端连接有切刀(48),支撑架(2)顶部右前侧连接有固定支撑板(410),固定支撑板(410)左侧连接有第一挡板(4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果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5)包括有第二皮带滑轮(51)、第一传动皮带(52)、传送带(53)、定位板(54)、第二挡板(55)和支撑杆(56),支撑架(2)顶部设有两个支撑杆(56),支撑杆(56)上分别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三个第二皮带滑轮(51),左右两侧的转轴上的两个第二皮带滑轮(51)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皮带(52),第一减速电机(3)输出端上的第一皮带滑轮与左侧的第二皮带滑轮(51)之间连接有皮带,两侧的转轴之间连接有传送带(53),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吕俊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