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万叶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式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23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9
一种安全式配电柜,包括:外部上安全框架、外部下安全框架、配电箱上外边框、电路板拆卸提手、插卡开关、风扇动力源、扇片、配电箱下外边框、电路板、制冷液储存罐、喷头、通电插口、和安全机构,所述外部上安全框架为最外层框架,外部下安全框架为和外部上安全框架共同作用的最外层框架,外部上安全框架与配电箱上外边框固定配合;制冷液储存罐和喷头固定安装在配电箱下外边框的内侧壁上;通电插口固定安装在配电箱下外边框的外侧壁上;电路板上设有风扇动力源和扇片;配电箱上外边框通过风扇动力源、扇片、制冷液储存罐和喷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配电柜的制冷和散热。了配电柜的制冷和散热。了配电柜的制冷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式配电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式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生活中的配电柜一般都是单一安放在某一处位置,并不做任何的安全防护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触电、破损等情况;因此需要一种既能预防触电又能预防被恶意破坏的保护设施,而这种开关机构就可以弥补上述的不足,也同时实现了安全用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式配电柜,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上锁磁卡单微型电机正转,单微型电机带动短杆,短杆带动往返卡具水平水平运动,往返卡具卡住推动杆使其竖直向下运动,使推动杆推动锁芯水平向后运动,锁芯带动齿轮b转动,齿轮b带动卡链竖直向下运动,卡链卡住推动杆从而实现了上锁功能,反之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开锁磁卡单微型电机反转,往返卡具水平向后运动促使推动杆竖直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解锁功能。
[0004]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式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上安全框架、外部下安全框架、配电箱上外边框、电路板拆卸提手、插卡开关、风扇动力源、扇片、配电箱下外边框、电路板、制冷液储存罐、喷头、通电插口、和安全机构,所述外部上安全框架为最外层框架,外部下安全框架为和外部上安全框架共同作用的最外层框架,外部上安全框架与配电箱上外边框固定配合;外部下安全框架与配电箱下外边框固定配合;所述安全机构安装在外部上安全框架与配电箱上外边框中间和外部下安全框架与配电箱下外边框中间;配电箱上外边框上设有电路板拆卸提手;插卡开关上设有插卡口,通过插卡来控制配电柜开闭;风扇动力源固定安装电路板上,其电机轴与扇片固定连接; 制冷液储存罐和喷头固定安装在配电箱下外边框的内侧壁上;通电插口固定安装在配电箱下外边框的外侧壁上;电路板上设有风扇动力源和扇片;通过风扇动力源、扇片、制冷液储存罐和喷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配电柜的制冷和散热。
[0005]所述安全机构包括,自锁机构、往返卡具和推动卡杆机构,外部上安全框架的内侧壁上设有自锁机构,外部下安全框架的内侧壁上设有推动卡杆机构;往返卡具滑动连接在外部下安全框架的内侧壁上延伸出来的滑槽上;通过自锁机构、往返卡具和推动卡杆机构配合来完成锁住配电柜。
[0006]自锁机构包括:锁芯、推动杆、齿轮a、卡链、齿轮b和皮带;所述锁芯的表面上设有卡齿与齿轮a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推动杆承受的力通过推动杆的下端面作用在锁芯的上端面上;齿轮a和齿轮b与皮带滚动配合;卡链滑动安装在外部上安全框架的内侧壁上,卡链和齿轮b相互啮合。
[0007]所述推动卡杆机构包括:电机坐台、单微型电机、短杆和长杆;所述电机坐台上设有单微型电机;短杆的后端与单微型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短杆的前端与长杆的前端转
动连接;长杆的后端与往返卡具的前端固定连接。
[0008]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推杆机构和双卡机构,所述推杆机构和双卡机构分别安装在外部下安全框架为和外部上安全框架内侧;通过多个推杆机构和双卡机构配合来实现配电锁紧。
[0009]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旋转锁头、连杆组、电缸和连接杆;所述旋转锁头的下端面与连接杆的上端面转动连接;连杆组的水平测断面与连接杆的侧端面平行相对;电缸上设有连接杆。
[0010]所述双卡机构包括:步进电机、链条、齿轮c、锁芯通道框架、卡桶和锁芯通道;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外部下安全框架的内侧壁上;齿轮c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 锁芯通道框架上端面的凸起内部的圆形凹槽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转动连接,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并不影响锁芯通道框架的状态;链条与齿轮c相互啮合;链条上设有卡桶;锁芯通道框架上设有锁芯通道。
[0011]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上锁磁卡单微型电机正转,单微型电机带动短杆,短杆带动往返卡具水平水平运动,往返卡具卡住推动杆使其竖直向下运动,使推动杆推动锁芯水平向后运动,锁芯带动齿轮b转动,齿轮b带动卡链竖直向下运动,卡链卡住推动杆从而实现了上锁功能,反之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开锁磁卡单微型电机反转,往返卡具水平向后运动促使推动杆竖直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解锁功能。(2)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上锁磁卡,电缸带动连接杆竖直向上运动,连接杆带动旋转锁头竖直向上运动,当连接杆整体进入锁芯通道内部时, 旋转锁头上端面触碰步进电机下端面时,步进电机正转带动旋转锁头九十度旋转,完成旋转锁头卡死, 锁芯通道的下端面作用连杆组使其向两侧分开,同时齿轮c带动卡桶向中间运动,卡桶侧面的卡槽卡住已经水平伸展开的连杆组,从而实现了上锁功能,反之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开锁磁卡步进电机反转,从而实现了解锁功能。
[0012](3)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上锁磁卡, 电缸带动连接杆竖直向上运动,连接杆带动旋转锁头竖直向上运动,当连接杆整体进入锁芯通道内部时, 旋转锁头上端面触碰步进电机下端面时,步进电机正转带动旋转锁头九十度旋转,完成旋转锁头卡死,同时锁芯通道的下端面作用连杆组使其向两侧分开,从而实现了上锁功能,反之通过插卡开关内插入开锁磁卡步进电机反转带动旋转锁头反向九十度旋转, 连接杆带动旋转锁头竖直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了解锁功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
[0015]图4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形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和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形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号:1-外部上安全框架;2-外部下安全框架;3-配电箱上外边框;4-自锁机构;5-电路板拆卸提手;6-插卡开关;7-风扇动力源;8-扇片;9-配电箱下外边框;10-电路
板;11-往返卡具;12-制冷液储存罐;13-喷头;14-通电插口;15-推杆机构;16-双卡机构;17-推动卡杆机构;401-锁芯;402-推动杆;403-齿轮a;404-卡链;405-齿轮b;406-皮带;1501-旋转锁头;1502-连杆组;1503-电缸;1504-连接杆;1601-步进电机;1602-链条;1603-齿轮c;1604-锁芯通道框架;1605-卡桶;1606-锁芯通道;1701-电机坐台;1702-单微型电机;1703-短杆;1704-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
ꢀ“
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式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上安全框架(1)、外部下安全框架(2)、配电箱上外边框(3)、电路板拆卸提手(5)、插卡开关(6)、风扇动力源(7)、扇片(8)、配电箱下外边框(9)、电路板(10)、制冷液储存罐(12)、喷头(13)、通电插口(14)、和安全机构,所述外部上安全框架(1)为最外层框架,外部下安全框架(2)为和外部上安全框架(1)共同作用的最外层框架,外部上安全框架(1)与配电箱上外边框(3)固定配合;外部下安全框架(2)与配电箱下外边框(9)固定配合;所述安全机构安装在外部上安全框架(1)与配电箱上外边框(3)中间和外部下安全框架(2)与配电箱下外边框(9)中间;配电箱上外边框(3)上设有电路板拆卸提手(5);插卡开关(6)上设有插卡口,通过插卡来控制配电柜开闭;风扇动力源(7)固定安装电路板(10)上,其电机轴与扇片(8)固定连接; 制冷液储存罐(12)和喷头(13)固定安装在配电箱下外边框(9)的内侧壁上;通电插口(14)固定安装在配电箱下外边框(9)的外侧壁上;电路板(10)上设有风扇动力源(7)和扇片(8);通过风扇动力源(7)、扇片(8)、制冷液储存罐(12)和喷头(13)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配电柜的制冷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式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机构包括,自锁机构(4)、往返卡具(11)和推动卡杆机构(17),外部上安全框架(1)的内侧壁上设有自锁机构(4),外部下安全框架(2)的内侧壁上设有推动卡杆机构(17);往返卡具(11)滑动连接在外部下安全框架(2)的内侧壁上延伸出来的滑槽上;通过自锁机构(4)、往返卡具(11)和推动卡杆机构(17)配合来完成锁住配电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安全式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自锁机构(4)包括:锁芯(401)、推动杆(402)、齿轮a(403)、卡链(404)、齿轮b(405)和皮带(406);所述锁芯(401)的表面上设有卡齿与齿轮a(403)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推动杆(402)承受的力通过推动杆(402)的下端面作用在锁芯(401)的上端面上;齿轮a(40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H零二B一三零
申请(专利权)人:吴万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