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电缆下线机的搓口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电缆下线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电缆下线机的搓口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缆下线的自动化生产追求越来越高。自动下线机已具备裁线、剥口、搓口、镀锡等功能,搓条是实现此类下线机搓口功能的主要零部件。搓条的齿形和齿纹结构及尺寸精度直接决定了电缆搓口的质量。传统的搓条为一体结构,搓条齿由0.2-0.3mm钼丝线切割加工而成,齿纹成菱形排布。此类型的搓条对0.3mm2以下的电缆端头搓制效果差,搓制时容易造成电缆外皮撕裂产生碎屑,搓条齿间隙又被碎屑填充造成搓条与电缆外皮之间打滑,致使搓口失败,特别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绕包外皮的电缆搓口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电缆下线机的搓口机构。
[0004]一种自动电缆下线机的搓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搓口机构包括一对平行放置的组合式搓条,所述的各组合式搓条包括连接支架、齿条,所述齿条由若干齿型片叠加组成;所述的齿条通过压板可拆卸式地固定于连接支架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电缆下线机的搓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搓口机构包括一对平行放置的组合式搓条,所述的各组合式搓条包括连接支架(1)、齿条(2),所述齿条(2)由若干齿型片(5)叠加组成;所述的齿条(2)通过压板(3)可拆卸式地固定于连接支架(1)上;所述连接支架(1)包括:用于固定组合式搓条的连接部(101)、用于支撑齿条(2)的支撑部(102)、用于固定齿条(2)的固定部(103),所述的连接部(101)位于连接支架一端,支撑部(102)与固定部(103)位于连接支架另一端,所述的固定部(103)与支撑部(102)构成大致呈“L”型的安装部;所述的连接支架(1)还包括定位槽(104),所述的定位槽(104)位于连接支架底部;所述连接支架(1)一体加工而成,其支撑部(102)的支撑面(107)和固定部(103)的固定面(106)垂直,所述固定部(103)位于支撑部(102)上方,支撑部(102)与连接部(101)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部(105);连接部(101)具有多个成均匀排布的螺钉沉孔,支撑部(102)的支撑面(107)、固定部(103)的固定面(106)均具有多个成均匀排布的螺纹孔,支撑面和固定面的各螺纹孔成等距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电缆下线机的搓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的齿纹成一定角度排列;所述齿条(2)所组合形成的齿纹可通过调整各齿型片(5)的齿间距与齿偏移而改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电缆下线机的搓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为成板型;压板(3)的较长边一侧加工有多个方形缺口(301),方形缺口(301)与连接支架(1)支撑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绍通,刘龙辉,陈均,包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