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15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凸凹负光焦度的第一玻璃球面透镜L1、凹凸负光焦度的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凸凹负光焦度的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双凸正光焦度的第四玻璃非球面透镜L4、双凸正光焦度的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双凹负光焦度的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双凸正光焦度的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该镜头可实现大光圈和大视场角,视野范围宽、成像质量高,结构小巧、成本低,可在不同光线及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稳定工作,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闭路监控行业(CCTV)都在朝小型化、多功能、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方向发展,而且国内竞争非常激烈,普通镜头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地域客户的需求。现有技术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国内不同地域环境复杂,不能适应温差大的环境,容易造成离焦影响拍摄效果;2)监控摄像机长时间工作自身存在电路发热,影响聚焦;3)现有摄像机容易产生红外补光下色彩缺失、细节不清晰和亮度不足,夜间或光线较暗地域成像质量差;4)拍摄角度小,视野范围窄,采集安防数据信息不充分。为此研究在低照度下可以实现画面“亮、净、彩”的大光圈大角度摄像机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该镜头可实现大光圈和大视场角,视野范围宽、成像质量高,结构小巧、成本低,可在不同光线及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稳定工作,适用范围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凸凹负光焦度的第一玻璃球面透镜L1、凹凸负光焦度的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凸凹负光焦度的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双凸正光焦度的第四玻璃非球面透镜L4、双凸正光焦度的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双凹负光焦度的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双凸正光焦度的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
[0006]各透镜依次对应的焦距为-9
±
5%、264
±
5%、-86
±
5%、8.7
±
5%、14
±
5%、-7.4
±
5%和10
±
5%,依次对应的折射率为1.62
±
0.1、1.54
±
0.1、1.64
±
0.1、1.55
±
0.1、1.54
±
0.1、1.64
±
0.1和1.54
±
0.1,第一玻璃球面透镜L1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107
±
5%,像侧面曲率半径为5.6
±
5%,
“-”
表示方向为负方向。
[0007]优选地,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第四玻璃非球面透镜L4、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的非球面方程均满足如下表达式:
[0008][0009]式中,Z为矢高,c为曲率,y为径向坐标,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α4、α6、α8、α
10
、α
12
、α
14
为非球面高阶系数。
[0010]优选地,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第四玻璃非球面透镜
L4、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分布的各镜面,对应的k值依次为-0.8389983、-1.888669、-1.995082、-7.532766、-0.035763、-0.856089、-2.565537、30.00039、-6.153302、-26.66892、-12.48991、-29.98698,对应的α4值依次为2.1e-03、1.1e-03、-6.0e-04、4.8e-04、-1.9e-05、2.6e-04、5.8e-04、-2.0e-03、1.2e-03、4.0e-03、-7.6e-04、-6.9e-04,对应的α6值依次为-4.45e-05、-3.8e-05、1.2e-05、1.2e-05、-9.6e-06、2.6e-06、1.8e-05、-4.0e-05、-7.1e-05、-8.7e-05、1.6e-05、4.9e-05,对应的α8值依次为9.6e-07、1.2e-06、-6.8e-07、-1.1e-06、1.2e-07、-4.6e-08、-2.3e-07、-7.2e-07、1.9e-06、7.2e-06、-5.4e-06、-1.1e-06,对应的α
10
值依次为8.0e-08、-8.7e-08、1.8e-08、2.4e-08、-7.3e-09、1.5e-09、-9.9e-09、1.9e-07、3.7e-08、-4.7e-07、7.7e-08、-4.6e-08,对应的α
12
值依次为-2.9e-09、3.4e-09、-1.6e-10、9.7e-11、4.2e-10、-1.1e-10、1.0e-10、-6.3e-09、1.4e-09、1.6e-08、-4.6e-10、3.0e-09,对应的α
14
值依次为3.8e-11、-4.8e-11、-2.9e-13、-6.1e-12、-5.7e-12、3.0e-12、2.8e-11、1.0e-11、-1.6e-10、-2.9e-10、-2.6e-11、-7.7e-11。
[0011]优选地,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的光焦度之和满足以下条件:
[0012][0013]其中,f2为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的焦距,f3为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的焦距,f5为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的焦距,f6为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的焦距,f7为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的焦距。
[0014]优选地,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的光圈FNO满足如下条件:
[0015][0016]其中,f为镜头焦距,D为入瞳直径。
[0017]优选地,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的视场角DFOV范围为125
°±
5%。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该镜头采用1G1GM5P玻塑混合结构,成本低且轻量化,并通过合理的分配光焦度使镜头结构更加紧凑,镜头总长在30mm以下;
[0020]2)合理布置非球面透镜校正各种像差,提升边缘画质,从而提升成像质量;
[0021]3)最大可实现F0.9大光圈,使镜头在弱光下可清晰成像并提升成像效果,视场角大,视野范围宽,采集信息更加充分,同时合理的控制焦距比使得镜头在-40℃~+85℃的环境条件下不离焦,可在不同光线及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稳定工作,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常温20℃环境下的MTF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低温-40℃环境下的MTF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高温85℃环境下的MTF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凸凹负光焦度的第一玻璃球面透镜L1、凹凸负光焦度的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凸凹负光焦度的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双凸正光焦度的第四玻璃非球面透镜L4、双凸正光焦度的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双凹负光焦度的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双凸正光焦度的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各所述透镜依次对应的焦距为-9
±
5%、264
±
5%、-86
±
5%、8.7
±
5%、14
±
5%、-7.4
±
5%和10
±
5%,依次对应的折射率为1.62
±
0.1、1.54
±
0.1、1.64
±
0.1、1.55
±
0.1、1.54
±
0.1、1.64
±
0.1和1.54
±
0.1,所述第一玻璃球面透镜L1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107
±
5%,像侧面曲率半径为5.6
±
5%,
“-”
表示方向为负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第四玻璃非球面透镜L4、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的非球面方程均满足如下表达式:式中,Z为矢高,c为曲率,y为径向坐标,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α4、α6、α8、α
10
、α
12
、α
14
为非球面高阶系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光圈大角度小型高低温共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胶非球面透镜L2、第三塑胶非球面透镜L3、第四玻璃非球面透镜L4、第五塑胶非球面透镜L5、第六塑胶非球面透镜L6和第七塑胶非球面透镜L7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分布的各镜面,对应的k值依次为-0.8389983、-1.888669、-1.995082、-7.532766、-0.035763、-0.856089、-2.565537、30.00039、-6.153302、-26.66892、-12.48991、-29.98698,对应的α4值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月王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