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13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六层构成,包括:第一层数据层:包括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和供应链数据;第二层网络层:采用P2P网络节点;第三层共识层:利用共识机制保证全网各节点数据一致性的私有链;第四层激励层确保工厂内部奖惩公开、公正、透明;第五层合约层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访问控制;第六层应用层:为工厂各部门提供业务活动、数据共享,合约自动化为各部门办公提供便利。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加强部门间的数据流通,提高部门间协作能力;有利于让管理者及时地获得工厂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利于减少工厂人员招聘时存在的主观影响和人为操作。聘时存在的主观影响和人为操作。聘时存在的主观影响和人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区块链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是一种在对等网络环境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和管理事务处理的模式,区块链的基本数据结构由“区块”和“链”两部分构成;交易和执行结果都会完整地记录在“区块”中;“区块”按照生成时间串联形成“链”,详细反映了账本的状态变化;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公开透明、可信数据库、可追溯性的优点。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为了减小企业或工厂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合作形式的共用生产加工工厂,只保留研发、管理、营销和运营团队的方式进行制造业的生产,“虚拟工厂”成为现实;最典型的就是如富士康等电子领域的代加工模式,为前端的只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加工的方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的降低工厂以及企业生产加工的成本,促进制造业等实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行业的进步;现实的“虚拟工厂”存在包括信任、安全、保密以及追溯等各种问题,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虚拟工厂”相结合,促进行业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解决了以上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包括由六层构成,包括:
[0007]第一层数据层:包括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和供应链数据,所有数据都被存放在分布式账本中;区块链的各节点中都有一份数据备份,实现数据共享,以及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连续性,任一节点发生故障都不会对整个系统运行产生影响;
[0008]第二层网络层:本平台采用的是具有平等、自治、分布特征的P2P网络节点,根据数据传播机制和验证机制,使链上所有节点都共同参与整个区块链网络的维护;
[0009]第三层共识层:本平台利用共识机制保证全网各节点数据一致性的私有链,节点加入需要进行授权验证;综合考虑系统的应用环境和性能需求,采用类似投票机制的共识算法;
[0010]第四层激励层:为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协同性,提出在工厂内部增设Token发行与奖励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由系统给员工颁发Token;所述Token可以作为员工效绩评估和考核的凭证;所述Token的发行与奖惩都由智能合约自动完成,可以确保工厂内部奖惩公开、公正、透明;
[0011]第五层合约层:从复杂性交易算法、不可伪造性、私密性等角度出发,开发与其相关的技术或协议代码,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但为了确保工厂机密数据仅相关人员可见,
需要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访问控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系统的主体业务逻辑,当工厂工作流程发生转变,也可以通过更新智能合约转变业务逻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通过收集供应链相关数据,利用智能合约对生产、销售等数据进行分析,为工厂提供业绩分析、生产计划、用户需求等多方面信息;
[0012]第六层应用层:为工厂各部门提供业务活动、数据共享,合约自动化为各部门办公提供便利;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还能分析工厂当下运营状况、预测将来发展趋势,提高工厂效率和经济利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层的节点包括全节点和轻节点,所述全节点存储完整数据,所述轻节点可以参与数据传播、验证和查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共识算法包括PBFT、类BFT算法。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层中的工厂各部门包括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仓库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监管部门共同维护,主要用于实现各部门的数据流通与数据共享。
[0016]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流通与数据共享采用Hyperledger Fa-bric架构设置打包节点进行数据打包。
[0017]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流通与数据共享前需要进行数据存储并与区块链建立映射;所述数据存储包括直接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数据摘要以及完整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两种方式;通过引入数据分析模块,对从区块链上的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使工作人员通过客户端与“虚拟工厂”平台进行交互办公。
[0018]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从管理角度,有利于加强部门间的数据流通,提高部门间协作能力,采购部门可根据生产部门计划方案提前采购原材料,销售部门根据生产情况制定适当的销售方案,避免出现产品积压、供不应求等情况。利用区块链实时记录供应链相关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特点,提高对产品的跟踪和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处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通过智能合约与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市场需求,及时制定新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销售方案,极大提高工厂效率和经济效益。
[0020]2、从财务管理角度,有利于让管理者及时地获得工厂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且结合工厂资金的合理分配,对资金管理进行预测,提前筹措资金。工厂账本由多部门共同维护,避免了内部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篡改账目的风险,保证工厂账目的真实性与可信性,为监管工作提供便利。同时工厂可以公开部分账目,使账目更加透明,保护相关者的切身利益。
[0021]3、从人力资源角度,有利于减少工厂人员招聘时存在的主观影响和人为操作,并且可以优化招聘流程。提高工厂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时的公平性与透明度,解决工厂效绩评估标准不清晰、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科学、过分注重形式、考核结果不反馈给考核者等问题。通过区块链真实地记录员工的工作情况,并且可以通过Token直观反映员工的业绩,工厂以Token和工作记录为参考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薪资发放,提高员工积极性与公平感。
[0022]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的工作原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系统层结构图;
[0026]图3为传统的现有的工厂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3所示,现有的传统的工厂系统结构包括数据中心以及直接与数据中心数据交互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工厂”数字平台,其特征在于,由六层构成,包括:第一层数据层:包括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和供应链数据,所有数据都被存放在分布式账本中;区块链的各节点中都有一份数据备份,实现数据共享,以及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连续性,任一节点发生故障都不会对整个系统运行产生影响;第二层网络层:本平台采用的是具有平等、自治、分布特征的P2P网络节点,根据数据传播机制和验证机制,使链上所有节点都共同参与整个区块链网络的维护;第三层共识层:本平台利用共识机制保证全网各节点数据一致性的私有链,节点加入需要进行授权验证;综合考虑系统的应用环境和性能需求,采用类似投票机制的共识算法;第四层激励层:为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协同性,提出在工厂内部增设Token发行与奖励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由系统给员工颁发Token;所述Token可以作为员工效绩评估和考核的凭证;所述Token的发行与奖惩都由智能合约自动完成,可以确保工厂内部奖惩公开、公正、透明;第五层合约层:从复杂性交易算法、不可伪造性、私密性等角度出发,开发与其相关的技术或协议代码,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但为了确保工厂机密数据仅相关人员可见,需要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访问控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系统的主体业务逻辑,当工厂工作流程发生转变,也可以通过更新智能合约转变业务逻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通过收集供应链相关数据,利用智能合约对生产、销售等数据进行分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链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