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0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手柄枪架,所述手柄枪架包括枪架本体和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枪架本体包括手柄和套筒,所述套筒内置有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后坐力发生机构包括击锤、内部枪管、击锤保护块、扳机连杆、拉绳和电机,所述内部枪管前端内腔固接有击锤保护块,内部枪管内腔中滑动配合有击锤,所述击锤尾端连接有拉绳,拉绳另一端与收线盘缠绕,电机固接在套筒前端,击锤尾端设有发力弹簧,通过发力弹簧的推力将击锤推向击锤保护块,形成后坐力。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VR技术与硬件结合的方式,使手枪在重量、开枪后坐力达到极高仿真效果的训练装置,以提高手枪无实弹射击训练效果。练效果。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虚拟现实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部队官兵训练科目之一—手枪实弹射击训练时,实际运用实弹进行训练的机会较少,通常只能使用未装填弹药的手枪去练习举枪瞄准,以及举枪瞄准射击动作的肌肉记忆,扣扳机后并未有子弹打出,从而无法判断是否击中了瞄准目标。该种训练方法不但训练效果差,同时训练效率又很低。授权公告号为CN 209945129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军警手枪及射击训练辅助装置,涉及射击辅助领域。所述手枪上安装有若干特殊标记体,所述特殊标记体为可拆卸的外接标记实体、并被安装在手枪两侧的相应位置处;所述相应位置至少包括瞄准器正下方、枪的重心点和枪脊梁线起点处。本技术通过在手枪上安装特殊标记体,能实现在辅助系统中对图像中手枪上标记体的位置的分析从而获得手枪的精确姿态参数。该专利存在一下缺陷:标记定位:通过特殊标记体分析手枪姿态的方式,较复杂,通过标记体来对枪械定型上色的方式远不如3d建模渲染简便快捷又高效;专利所述训练枪械并没有后坐力反馈装置,仿真程度较低;通过分析手枪开枪瞬间的射击姿态来判定弹着点的方式误差较大,且方式比较落后,目前市场常见的激光射击判定都比较高;该装置搭建过于复杂,设备较多不易搭建且训练效果较低。
[0003]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0004]训练场上亟待利用当前的新科技来改变和打破传统手枪实弹射击的训练模式,提供一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手枪在重量、开枪后坐力达到极高仿真效果的训练装置,以提高手枪实弹射击训练效果,从而获得射击结果,实现无实弹射击训练,节约训练成本;同时模拟真实射击训练场景,在空枪训练的情况下能获取手枪在任意时刻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在射击过程中手枪的运动状态变化等数据,实现对训练人员的射击动作进行实时的监控,有效地对训练结果进行实时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利用VR虚拟世界的沉浸性和可交互加上虚实结合的技术使手枪在
重量及开枪后坐力方面达到极高仿真效果,得以提高手枪无实弹射击训练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包括HTC vive头显和VR手柄,其特征是:所述VR手柄连接有手柄枪架,所述手柄枪架包括枪架本体和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枪架本体的形状呈手枪状,所述枪架本体包括手柄和套筒,所述套筒内置有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后坐力发生机构包括击锤、内部枪管、击锤保护块、扳机连杆、拉绳和电机,所述内部枪管前端内腔固接有击锤保护块,内部枪管内腔中滑动配合有击锤,所述击锤尾端连接有拉绳,拉绳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上的收线盘缠绕,内部枪管内腔击锤与击锤保护块之间位置的管壁上设有排气小孔,所述电机固接在套筒前端,击锤尾端设有中心盲孔,中心盲孔内安装有发力弹簧,所述发力弹簧套装在中空的导向杆上,导向杆通过支架固接在套筒上,通过发力弹簧的推力将击锤推向击锤保护块,形成后坐力,击锤圆周表面设有环状凹槽,凹槽与扳机连杆前端的锥形头触接,所述扳机连杆后端设有斜面,斜面与置于手柄中的扳机上端圆弧触接。
[0007]所述击锤后端设有对称的楔面。
[0008]所述枪架本体包括前、后枪架本体,前、后枪架本体扣合并通过螺钉固接成整体,所述手柄呈镂空状,中间镂空处安装有扳机,所述套筒设有包容后坐力发生机构的内腔。
[0009]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收线盘键接,所述收线盘上设有销孔,销孔与收线盘一端固接,所述收线盘采用微型超越离合器,保证收线盘单向收紧拉绳。
[0010]所述电机选用微型步进减速电机。
[0011]所述扳机连杆平面形状呈水平放置的U形,U形上下两臂上设有弹簧片,弹簧片上端与套筒内壁触接,U形上下两臂前端垂直设有锥形头,锥形头被弹簧片压住与复位时的击锤凹槽触接。
[0012]所述手柄下端设有固定螺丝。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VR技术与硬件结合的方式,利用VR虚拟世界的沉浸性和交互性加上虚实结合的技术来提高射击训练的效果。使手枪在重量、开枪后坐力达到极高仿真效果的训练装置,以提高手枪无实弹射击训练效果,从而获得射击结果,实现无实弹射击训练,节约训练成本;同时模拟真实射击训练场景,在空枪训练的情况下能获取手枪在任意时刻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在射击过程中手枪的运动状态变化等数据,实现对训练人员的射击动作进行实时的监控,有效地对训练结果进行实时评估。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电机与击锤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扳机,2、扳机连杆锥形头,3、内部枪管,4、击锤,4-1、凹槽,4-2、中心盲孔,4-3、楔面,5、导向杆,6、发力弹簧,7、电机,8、电池,9、击锤保护块,10、扳机连杆,10-1、弹簧片,11、手柄枪架,11-1、手柄,11-2、套筒,12、固定螺丝,13、拉绳,14、收线盘(单向离合器),15、排气小孔,1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详见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包括HTC vive头显(图中未示)和VR手柄(图中未示),所述VR手柄连接有手柄枪架11,所述手柄枪架包括枪架本体和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枪架本体的形状呈手枪状,所述枪架本体包括手柄11-1和套筒11-2,所述套筒内置有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后坐力发生机构包括击锤4、内部枪管3、击锤保护块9、扳机连杆10、拉绳13和电机7,电机与充电锂电池8连接,手柄枪架上设有充电口。所述内部枪管前端内腔固接有击锤保护块9,内部枪管内腔中滑动配合有击锤4,所述击锤尾端连接有拉绳13,拉绳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上的收线盘14缠绕,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收线盘键接,所述收线盘上设有销孔,销孔与收线盘一端固接。所述收线盘采用微型超越离合器,保证电机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收线盘(单向离合器)收紧拉绳,将击锤拉回到释放状态位置,当击锤通过发力弹簧推动时,收线盘(单向离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包括HTC vive头显和VR手柄,其特征是:所述VR手柄连接有手柄枪架,所述手柄枪架包括枪架本体和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枪架本体的形状呈手枪状,所述枪架本体包括手柄和套筒,所述套筒内置有后坐力发生机构,所述后坐力发生机构包括击锤、内部枪管、击锤保护块、扳机连杆、拉绳和电机,所述内部枪管前端内腔固接有击锤保护块,内部枪管内腔中滑动配合有击锤,所述击锤尾端连接有拉绳,拉绳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上的收线盘缠绕,内部枪管内腔击锤与击锤保护块之间位置的管壁上设有排气小孔,所述电机固接在套筒前端,击锤尾端设有中心盲孔,中心盲孔内安装有发力弹簧,所述发力弹簧套装在中空的导向杆上,导向杆通过支架固接在套筒上,通过发力弹簧的推力将击锤推向击锤保护块,形成后坐力,击锤圆周表面设有环状凹槽,凹槽与扳机连杆前端的锥形头触接,所述扳机连杆后端设有斜面,斜面与置于手柄中的扳机上端圆弧触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模拟后坐力VR手柄枪架的无实弹射击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击锤后端面设有对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