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章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00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2
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玉石、金属、木头、石头等。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现有技术的印章需要使用配套的印油盒或者印泥盒而无法单独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带印油并且可以自动取用印油的印章。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印章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压印;步骤2,取泥;步骤3,复位。还包括步骤4,调整阻尼:步骤4.1,慢调阻尼:步骤4.2,快调阻尼。还包括步骤5,压印端面姿态调整。压印端面姿态调整。压印端面姿态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章的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印章
,具体涉及一种印章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玉石、金属、木头、石头等。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0003]现有技术的印章需要使用配套的印油盒或者印泥盒而无法单独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带印油并且可以自动取用印油的印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印章,包括手持外壳、印章本体、复位系统、微调系统、油墨盒体;
[0005]所述手持外壳呈矩形体状,所述手持外壳后半部分成型有压印后腔,所述压印后腔后端成型有挡止后环,所述手持外壳前端面右侧成型有右置开口,所述手持外壳前端面左侧成型有左置开口,所述压印后腔右端眼前后方向设有拨动侧孔;
[0006]所述印章本体包括可滑动的设在所述压印后腔内的滑动基座、沿前后方向贯通在滑动基座的基座通孔、成型于所述基座通孔上方的基座圆孔、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基座圆孔内的传动上轴、成型于传动上轴上端的传动齿轮、成型于传动上轴下端位于基座通孔内的压印本体,所述压印本体后端面纵切成型有压印端面,所述滑动基座上端面右侧设有前后贯通的复位插筒,所述复位插筒右端设有穿过拨动侧孔设置的拨动滑块;
[0007]所述复位系统包括:
[0008]复位纵杆,沿前后方向设在所述压印后腔前端面右侧,所述复位纵杆贯穿所述复位插筒设置,所述复位纵杆前半部分设有与右置开口贯通的复位内腔,所述复位内腔侧面周向均布有复位侧孔;
[0009]复位圆环,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右置开口内,所述复位圆环右侧显露在所述右置开口右侧设置,所述复位圆环后端面设有可转动的设在复位内腔内的外螺纹管;
[0010]前滑动环,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复位纵杆上,所述前滑动环内壁还成型有至少一直穿过复位侧孔的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近心端成型有与所述外螺纹管螺接配合的内螺纹;
[0011]后滑动环,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复位纵杆上位于前滑动环后方处,所述后滑动环内壁周向均布有与复位侧孔一一对应并插接配合的第一插块,每只第一插块后端面向后成型有插块连杆,每只插块连杆后端成型有第二插块,所述复位内腔内可滑动的设有与第二插块固定连接的下滑动芯,所述下滑动芯上端设有穿过外螺纹管和手持外壳前端面设置的后退芯杆;
[0012]复位压簧,绕接在所述复位纵杆上,所述复位压簧位于后滑动环和复位插筒之间;
[0013]所述微调系统包括:
[0014]微调纵杆,沿前后方向固定设在所述压印后腔前端面左侧;
[0015]微调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微调齿条右侧设有与所述微调纵杆插接配合的微调通孔,所述微调齿条左侧设有限位滑道;
[0016]限位插条,固定设在所述压印后腔左侧,所述限位插条与所述限位滑道插接配合;
[0017]从动螺杆,固定在所述微调齿条前端面,所述从动螺杆贯穿所述手持外壳前端面并与所述左置开口连通设置;
[0018]主动螺母,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左置开口内并与所述从动螺杆啮合,所述主动螺母左侧显露在所述左置开口左侧;
[0019]所述油墨盒体插设在所述手持外壳前端下半部分,所述油墨盒体前端设有挡止在手持外壳1前端的挡止下板,所述油墨盒体后端面设有与所述压印端面接触的印垫。
[0020]进一步的,所述压印端面后端显露在所述基座通孔后方。
[0021]进一步的,所述油墨盒体前端面设有油墨腔室并通过毛细通孔与印垫连通设置。
[0022]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圆环外壁周向均布有防滑凸点。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螺母外壁周向均布有防滑凸点。
[0024]进一步的,所述油墨盒体可拆卸连接在手持外壳内。
[0025]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外壳下端面螺接有与油墨盒体下端面抵接的固定螺母。
[0026]一种印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1,压印:
[0028]常态下,所述复位压簧作用于复位插筒进而驱动所述印章本体整体向后移动,直至所述印章本体抵靠在所述挡止后环前端;
[0029]此时,所述压印端面朝向正后方并显露在所述滑动基座后方,进而显露在所述手持壳体后方;
[0030]步骤2,取泥:
[0031]用手向前推动所述拨动侧块使其沿拨动侧孔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印章本体克服复位压簧的阻尼向前移动;
[0032]所述微调齿条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传动齿轮带动传动上轴、压印本体、压印端面转动;
[0033]当所述拨动侧块抵靠在拨动侧孔前端时,所述压印端面恰好转动至朝向正前方并与所述印垫抵接进而蘸取油墨;
[0034]步骤3,复位:
[0035]松开所述拨动侧块,所述复位压簧驱动所述复位插筒进而带动所述印章本体向后移动复位。
[003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37]还包括步骤4,调整阻尼:
[0038]步骤4.1,慢调阻尼:
[0039]转动所述复位圆环、外螺纹管,驱动所述螺纹滑块、前滑动环使其沿复位纵杆31向后移动;
[0040]所述前滑动环带动后滑动环、第一插块、插块连杆、第二插块、下滑动芯、后退芯杆向后移动;
[0041]所述后滑动环挤压所述复位压簧进而调整其常态下的压缩量和阻尼,进而调整常态下所述复位压簧对复位插筒的压力;
[0042]步骤4.2,快调阻尼:
[0043]用手向后按压所述后退芯杆直至手抵靠在手持外壳前端面;
[0044]所述后退芯杆带动下滑动芯、第二插块、插块连杆、第一插块、后滑动环向后移动,所述后滑动环向后挤压所述复位压簧进而调整其常态下的压缩量和阻尼,进而调整常态下所述复位压簧对复位插筒的压力。
[0045]更进一步的:
[0046]还包括步骤5,压印端面姿态调整:
[0047]转动所述主动螺母进而驱动所述从动螺杆、微调齿条使其沿微调纵杆移动,进而调整所述微调齿条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0048]进而使得常态下,即印章本体抵靠在所述挡止后环前端时,所述压印端面正好朝向正后方。
[0049]有益效果:
[005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印章,可以自行蘸取印油并盖章:
[0051]通过上推印章本体蘸取所述油墨盒体内的印油,当所述印章本体下滑复位后再进行盖章。
[00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印章,所述印章本体上行下行时可以自适应调节压印端面的朝向:
[0053]所述印章本体的压印端面在上行至高位时其朝向正上方,用以蘸取印油;而当所述印章本体下滑至低位时,所述压印端面朝向正下方,用以盖章。
[005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印章,还可以调节所述印章本体上行时的阻尼。
[005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印章,还可以预调节所述印章本体的压印端面在常态下的姿态,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包括手持外壳(1)、印章本体(2)、复位系统(3)、微调系统(4)、油墨盒体(5);所述手持外壳(1)呈矩形体状,所述手持外壳(1)后半部分成型有压印后腔(11),所述压印后腔(11)后端成型有挡止后环(12),所述手持外壳(1)前端面右侧成型有右置开口(13),所述手持外壳(1)前端面左侧成型有左置开口(14),所述压印后腔(11)右端沿前后方向设有拨动侧孔(15);所述印章本体(2)包括可滑动的设在所述压印后腔(11)内的滑动基座(21)、沿前后方向贯通在滑动基座(21)的基座通孔(22)、成型于所述基座通孔(22)上方的基座圆孔(23)、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基座圆孔(23)内的传动上轴(24)、成型于传动上轴(24)上端的传动齿轮(25)、成型于传动上轴(24)下端位于基座通孔(22)内的压印本体(26),所述压印本体(26)后端面纵切成型有压印端面(26a),所述滑动基座(21)上端面右侧设有前后贯通的复位插筒(27),所述复位插筒(27)右端设有穿过拨动侧孔(15)设置的拨动滑块(27a);所述复位系统(3)包括:复位纵杆(31),沿前后方向设在所述压印后腔(11)前端面右侧,所述复位纵杆(31)贯穿所述复位插筒(27)设置,所述复位纵杆(31)前半部分设有与右置开口(13)贯通的复位内腔(31a),所述复位内腔(31a)侧面周向均布有复位侧孔(31b);复位圆环(32),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右置开口(13)内,所述复位圆环(32)右侧显露在所述右置开口(13)右侧设置,所述复位圆环(32)后端面设有可转动的设在复位内腔(31a)内的外螺纹管(32a);前滑动环(33),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复位纵杆(31)上,所述前滑动环(33)内壁还成型有至少一直穿过复位侧孔(31b)的螺纹滑块(33a),所述螺纹滑块(33a)近心端成型有与所述外螺纹管(32a)螺接配合的内螺纹;后滑动环(34),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复位纵杆(31)上位于前滑动环(33)后方处,所述后滑动环(34)内壁周向均布有与复位侧孔(31b)一一对应并插接配合的第一插块(34a),每只第一插块(34a)后端面向后成型有插块连杆(34b),每只插块连杆(34b)后端成型有第二插块(34c),所述复位内腔(31a)内可滑动的设有与第二插块(34c)固定连接的下滑动芯(34d),所述下滑动芯(34d)上端设有穿过外螺纹管(32a)和手持外壳(1)前端面设置的后退芯杆(34e);复位压簧(35),绕接在所述复位纵杆(31)上,所述复位压簧(35)位于后滑动环(34)和复位插筒(27)之间;所述微调系统(4)包括:微调纵杆(41),沿前后方向固定设在所述压印后腔(11)前端面左侧;微调齿条(42),与所述传动齿轮(25)传动连接,所述微调齿条(42)右侧设有与所述微调纵杆(41)插接配合的微调通孔(42a),所述微调齿条(42)左侧设有限位滑道(42b);限位插条(43),固定设在所述压印后腔(11)左侧,所述限位插条(43)与所述限位滑道(42b)插接配合;从动螺杆(44),固定在所述微调齿条(42)前端面,所述从动螺杆(44)贯穿所述手持外壳(1)前端面并与所述左置开口(14)连通设置;主动螺母(45),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左置开口(14)内并与所述从动螺杆(44)啮合,所述
主动螺母(45)左侧显露在所述左置开口(14)左侧;所述油墨盒体(5)插设在所述手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