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柱、动力电池、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柱、动力电池、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动力电池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在新能源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动力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动力电池的过流保护,通常会在极柱上开孔或开槽,以减小极柱在开孔或空腔位置处的过流面积,形成熔断部,实现过流熔断的功能。
[0003]上述方式虽然能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但在极柱上开孔或开槽会使极柱的周面出现断开区域,造成流经极柱的电流分布不均匀,同时还会降低极柱的结构强度。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极柱、动力电池、电池包及电动汽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实现动力电池的过流保护导致的极柱上的电流分布不均匀以及极柱的结构强度降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极柱、动力电池、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实现动力电池的过流保护导致的极柱上的电流分布不均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设置于极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极柱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极柱部和所述极耳之间,沿预设方向,所述极柱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极柱部和熔断部,所述熔断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柱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极耳,所述熔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极柱部的横截面积和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熔断部于过载电流流经后熔断以切断与所述极耳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的过载电流密度为100A/mm
2-260A/m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的过载电流密度为110A/m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的高度为0.5mm-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部还包括第二极柱部,所述第二极柱部连接于所述熔断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极柱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极柱部的横截面积等于所述第一极柱部的横截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部包括第一极柱本体以及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生,姜卫萍,陈源,吴清泉,远浩,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