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787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加湿系统。该智能加湿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按键控制模块、驱动模块、雾化器、紫外灯、显示模块和指示模块,控制模块采用STC89C52控制芯片,液位检测模块采用H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加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加湿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加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然而,传统的加湿器大多依靠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不高,容易出现加湿不及时或过度加湿的问题;同时传统的加湿器需定期对其储水腔进行清洗,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和便利性更高的智能加湿系统。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加湿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按键控制模块、驱动模块、雾化器、紫外灯、显示模块和指示模块,其中,
[0006]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C89C52控制芯片,所述液位检测模块采用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显示模块采用TFTLCD显示触摸屏,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对应与所述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所述DHT11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TFTLCD显示触摸屏相连;
[0007]所述按键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对应与所述第一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二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三按键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按键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按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按键的另一端均接地;
[0008]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紫外灯驱动模块和雾化器驱动模块,所述紫外灯驱动模块和所述雾化器驱动模块均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线圈和受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控制的第一继电器触点,所述紫外灯驱动模块中的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雾化器驱动模块中的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5V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触点的一端与+24V电源相连,所述紫外灯驱动模块中的第一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紫外灯相连,所述雾化器驱动模块中的第一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器相连;
[0009]所述指示模块包括蜂鸣器、LED指示灯、第二三极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四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5V电源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蜂鸣器接地;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五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所述LED指示灯与+5V电源相连。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加湿系统还包括AC-DC电源模块和静态电流降压调节器,所述AC-DC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外部市电相连,所述AC-DC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静态电流降压调节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静态电流降压调节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5V电源,所述AC-DC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24V电源,其中,所述静态电流降压调节器采用LTC1771降压型稳压器。
[0011]相比于传统的加湿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加湿系统集液位控制、温湿度控制于一体,智能化程度更高;同时还增设有紫外灯模块,能有效对加湿系统内储水腔内的液体进行消毒杀菌,减少用户清洗的频率,安全性和便利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实施例中智能加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智能加湿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1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17]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加湿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00、液位检测模块200、温湿度检测模块300、按键控制模块400、驱动模块500、雾化器600、紫外灯700、显示模块800和指示模块900。在本实施例中,液位检测模块200和紫外灯700均设置在加湿系统内的储水腔内,液位检测模块200用于测量加湿系统中储水腔内液体的高度,紫外灯700用于通过发射出紫外线对储水腔内的液体进行杀菌消毒,雾化器600用于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将储水腔内的液体雾化为1~3μm的超微粒子,喷射到空气中,达到加湿的目的。
[0018]其中,控制模块100采用STC89C52控制芯片U1,液位检测模块200采用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温湿度检测模块300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800采用TFTLCD显示触摸屏,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对应与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DHT11温湿度传感器相连,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TFTLCD显示触摸屏相连。
[0019]在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0采用STC89C52控制芯片U1,STC89C52控制芯片U1内部集成有ADC转换、PWM输出等功能,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使用本领域常用的数学模型就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还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抗干扰性强等特点;液位检测模块200采用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采用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温湿度检测模块300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检测模块300用于检测当前加湿系统所处环境中的
温湿度值,并将检测到的温湿度值发送至STC89C52控制芯片U1,STC89C52控制芯片U1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值自动调节加湿系统的启停,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检测数据精度高的特点;显示模块800采用TFTLCD显示触摸屏,显示模块800用于实时显示当前加湿系统所述环境中的温湿度值、储水腔内液体的高度值等数据,供用户查看,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触摸TFTLCD显示触摸屏控制加湿系统的启停或定时时间等。
[0020]按键控制模块400包括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和第三按键S3,STC89C52控制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P15~P17脚)对应与第一按键S1的一端、第二按键S2的一端、第三按键S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按键控制模块、驱动模块、雾化器、紫外灯、显示模块和指示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C89C52控制芯片,所述液位检测模块采用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显示模块采用TFTLCD显示触摸屏,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对应与所述HC-SR04超声波测距芯片、所述DHT11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TFTLCD显示触摸屏相连;所述按键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对应与所述第一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二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三按键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按键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按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按键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紫外灯驱动模块和雾化器驱动模块,所述紫外灯驱动模块和所述雾化器驱动模块均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线圈和受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控制的第一继电器触点,所述紫外灯驱动模块中的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雾化器驱动模块中的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STC89C52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出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运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意优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