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和电路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55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和电路板组件。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沿着垂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对接面和安装面,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卡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卡槽设置在对接面上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沿着垂向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沿横向方向分别位于卡槽的两侧;以及U形的加强构件,加强构件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加强构件插入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的深度与绝缘本体的垂向高度相当。加强构件可以对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进行有效地保护,防止绝缘本体变形、甚至损坏。此外,由于加强构件的插入深度与绝缘本体的垂向高度相当,因此加强构件能够较大限度地提升绝缘本体的强度。的强度。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和电路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和具有其的电路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卡缘连接器(card edge connector)作为一种传输中介已广泛应用于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其可以用于将诸如内存卡、显卡、声卡等的电子卡连接至电路板,从而使电子卡为电子产品提供内存容量以及增强电子产品的运行速率等相关功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的电子卡以及卡缘连接器正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3]由于电子卡通常为板状结构,因此卡持其的卡缘连接器包括细长的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设置有狭长的卡槽。电子卡的边缘可以插接至卡槽中。卡缘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电子卡插接至卡槽内后,电子卡上的导电触点与卡缘连接器上的导电端子电连接。绝缘本体通常为塑料材质。一般情况下,在细长卡槽内设置有分隔肋,分隔肋可以在卡槽的中部连接在卡槽的两条细长的侧壁之间,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卡槽的机械强度。
[0004]然而,当电子卡插接至卡槽后,受到外力冲击时,绝缘本体在分隔肋处仍然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的现象,进而导致电子卡与电路板接触不良,造成电子产品运行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沿着垂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对接面和安装面,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卡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对接面上且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分别沿着所述垂向方向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沿横向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卡槽的两侧;以及U形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的两端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加强构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内的深度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垂向高度相当。
[0006]示例性地,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分隔肋,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分别位于所述分隔肋的两侧。
[0007]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安装面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内。
[0008]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包括主体、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从所述主体沿着第一垂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彼此间隔开设置,以形成所述加强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具有大于沿横向方向的尺寸。
[0009]示例性地,所述安装面上还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连通在所述第一插槽和所
述第二插槽之间,所述主体插接至所述连接槽内。
[0010]示例性地,所述连接槽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的中部。
[0011]示例性地,所述连接槽的垂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插槽的垂向尺寸的一半;并且/或者所述连接槽的垂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插槽的垂向尺寸的一半。
[0012]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还包括板接合部,所述板接合部从所述主体沿第二垂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垂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垂向方向相反,所述板接合部从所述安装面伸出到所述绝缘本体之外。
[0013]示例性地,所述主体包括中间段、以及连接至所述中间段两端的第一端部段和第二端部段,所述中间段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端部段和所述第二端部段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端部段和所述第二端部段。
[0014]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端部段与所述中间段之间连接有第一弯曲段,并且/或者所述第二端部段与所述中间段之间连接有第二弯曲段。
[0015]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呈L形,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至所述第一端部段,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纵向方向朝向所述中间段延伸并超过所述中间段;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呈L形,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部段,所述第四段沿所述纵向方向朝向所述中间段延伸并超过所述中间段。
[0016]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为一体的钣金件。
[0017]示例性地,所述电连接器为卡缘连接器。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电连接器。
[0019]通过将加强构件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可以对卡槽的侧壁和起到加强作用,提升抗冲击性能,尤其能够提升对沿卡槽的横向方向的冲击力的抵抗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绝缘本体,避免其变形或开裂。因此,加强构件可以对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进行有效地保护,防止绝缘本体变形、甚至损坏。此外,由于加强构件的插入深度与绝缘本体的垂向高度相当,因此加强构件能够在绝缘本体的整个垂向高度上对卡槽的侧壁和起到加强作用,较大限度地提升绝缘本体的强度。并且,从对接面还能够检查加强构件是否妥当地安装在绝缘本体上。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加强构件安装至绝缘本体;
[0023]图2为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其中加强构件未安装至绝缘本体;
[0025]图4为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6]图5为图4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图1中示出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0028]图7为图6中示出的绝缘本体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8为图6中示出的绝缘本体的剖视图;以及
[0030]图9为图1中示出的加强构件的立体图。
[00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2]100、电连接器;200、加强构件;210、第一连接器接合部;211、第一段;212、第二段;220、第二连接器接合部;221、第三段;222、第四段;230、主体;231、第一端部段;232、第二端部段;233、中间段;234、第一弯曲段;235、第二弯曲段;240、板接合部;300、绝缘本体;310、对接面;311、卡槽;311a、311b、侧壁;312、分隔肋;320、安装面;321、第一插槽;322、第二插槽;323、连接槽;400、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沿着垂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对接面和安装面,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卡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对接面上且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分别沿着所述垂向方向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沿横向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卡槽的两侧;以及U形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的两端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加强构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内的深度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垂向高度相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分隔肋,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分别位于所述分隔肋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安装面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包括主体、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从所述主体沿着第一垂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彼此间隔开设置,以形成所述加强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具有大于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还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连通在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之间,所述主体插接至所述连接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的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璨胡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