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45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力管道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该双层复合套管包括同轴嵌套安装的内层管和外层管;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至少两组垂直于轴向的支撑滑动机构;其底端固定安装在内层管的外表面上,顶端与外层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外层管道轴向滑动,可以在现有管道焊接工艺条件下,实现先对内层管焊接,再对外层管焊接,而不用现场修补管道保温层等操作,避免出现接头处结构不连续。同时,由于内外层之间采用支撑结构而非填充结构,减少了换热面积,提高了内外层之间的热阻。由于内外层之间的空间完全连通,可以进一步采用对中间抽真空,以进一步提高热阻,减少热损失。减少热损失。减少热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热力管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热对于节约一次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热力管道是集中供热系统输送热水、蒸汽等热媒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力管道是指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供热热水介质的工作压力不高于2.5MPa,工作温度不超过200℃;供热蒸汽介质工作压力不高于1.6MPa,工作温度不超过350℃。减少热力管道热损失是提高热网输送效率以及提高整个供热系统效率的关键。例如某小型工业区热网一年供热成本约8000万元,每减少1%的管网热损失,就能节约80万元左右。
[0003]目前热力管道主要采用多层保温复合管的结构形式,即内层金属管、中间保温层、外层金属管。其中内层金属管起耐内压作用,中间保温层提供管道热阻、减少管道热损失,外层金属管起保护并承受埋地时土壤外压等作用。但是,这类保温管成本较高,管道接头处热损失大,管道整体热损失较大。以某工业园区D600通径的热力管道为例,其保温层厚度达到200mm以上,管道外径超过1米,每9米的管道成本超过10万元,整体等效导热系数约0.07瓦/(平方米
·
摄氏度)。另外,在现场连接时需要先对成品管件剥离保温层,将内层金属管焊接好后再重新包覆保温层。该操作导致工序复杂、耗时耗力。如果新包覆的保温层处理不好,将使接头处的等效导热系数超过0.2瓦/(平方米
·
摄氏度),造成较大热损失。
[0004]因此,本技术拟提供一种新结构的保温复合管,通过改变传统复合套管连接方式,提高接头连接效率,并避免传统供热管道安装原因导致的热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包括同轴嵌套安装的内层管和外层管;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至少两组垂直于轴向的支撑滑动机构;
[0008]支撑滑动机构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结构:
[0009](1)支撑滑动机构包括至少3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径向支撑件,径向支撑件由支撑杆和滑动部件组成,其中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内层管的外表面上,滑动部件设在支撑杆的顶端且与外层管的内壁相接;或者,
[0010](2)支撑滑动机构由支撑环和滑动部件组成,支撑环的底部固定套装在内层管外表面,若干个滑动部件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支撑环的顶部且与外层管的内壁相接。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动部件是滚轮、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
[00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层管和外层管具有相同的轴向长度。
[0013]作为一种改进,各组支撑滑动机构的滑动部件的数量相等,且不同组内的滑动部件沿轴向平行布置。
[00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层管是金属材质的内层管;所述外层管是钢管、热塑性增强塑料复合管、钢丝错绕增强聚乙烯管或塑料管;所述支撑杆是聚四氟乙烯(PTFE)、聚苯酯(Ekonol)、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玻璃棉或玻璃纤维材质的支撑杆。
[00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杆或支撑环的底端以焊接或螺栓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内层管的外表面上。
[0016]本技术所述双层复合套管,其安装连接方法说明如下:
[0017](1)将双层复合套管运至安装现场,相邻两段需连接的双层复合套管吊装就位;
[0018](2)将外层管沿轴向拖动,使得内层管和外层管产生错位,露出需焊接的内层管接口部位;
[0019](3)对内层管进行焊接操作,然后将外层管推回去,进行外层管焊接操作。
[0020]本技术中,根据内层管对焊接空间的要求,如果内层管能够从单侧完成焊接操作,则外层管的焊缝与内层管的焊缝位于同一轴向位置;如果内层管不能从单侧完成焊接操作,则外层管的焊缝与内层管的焊缝保持足够轴向距离(即错位),确保内层管有足够的焊接操作空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技术通过内外层管道轴向滑动,可以在现有管道焊接工艺条件下,实现先对内层管焊接,再对外层管焊接,而不用现场修补管道保温层等操作,避免出现接头处结构不连续。同时,由于内外层之间采用支撑结构而非填充结构,减少了换热面积,提高了内外层之间的热阻。由于内外层之间的空间完全连通,可以进一步采用对中间抽真空,以进一步提高热阻,减少热损失。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可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双层复合套管的径向剖视图;
[0025]图3为具备更多支撑结构的双层复合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双层复合套管在安装前的相对位置图;
[0027]图5为双层复合套管在完成焊接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0029]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包括同轴嵌套安装的内层管1和外层管2,两者具有相同的轴向长度。在内层管1和外层管2之间设置至少两组垂直于轴向的支撑滑动机构,支撑滑动机构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结构:
[0030](1)支撑滑动机构包括至少3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径向支撑件(如3、4、6个,图2所示为4个径向支撑件),径向支撑件由支撑杆3和滑动部件4组成,其中支撑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内层管1的外表面上,滑动部件4设在支撑杆3的顶端且与外层管2的内壁相接;或
者,
[0031](2)支撑滑动机构由支撑环和滑动部件组成,支撑环的底部固定套装在内层管1外表面,若干个滑动部件4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支撑环的顶部且与外层管2的内壁相接。
[0032]内层管1是金属材质时,支撑杆3或支撑环的底端优先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内层管1的外表面上(也可选螺栓紧固)。各组支撑滑动机构的滑动部件4的数量相等,且不同组内的滑动部件4沿轴向平行布置。滑动部件4可选滚轮、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用于减小外管沿着轴向的滑动摩擦。
[0033]在轴向上,可根据外层管2的直径和抗外压刚度要求,等间距地设置N个支撑滑动机构,其中N≥2(图1所示为N=2的结构,图3所示为N=4的结构)。支撑滑动机构沿着轴向分布且彼此平行设置,用于隔离和支撑外层管2,同时提高外层管2的抗外压性能。内层管1与外层管2之间的空间(空气或抽真空)起到隔热作用,以减少内外层管之间的传热。
[0034]对于200℃以下的应用场合,支撑杆3可选聚四氟乙烯(PTFE)、聚苯酯(Ekonol)、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等几种耐高温、低导热聚合物;对于200℃以上的应用场合,支撑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沿轴向滑动的双层复合套管,包括同轴嵌套安装的内层管和外层管;其特征在于,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至少两组垂直于轴向的支撑滑动机构;支撑滑动机构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结构:一、支撑滑动机构包括至少3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径向支撑件,径向支撑件由支撑杆和滑动部件组成,其中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内层管的外表面上,滑动部件设在支撑杆的顶端且与外层管的内壁相接;或者,二、支撑滑动机构由支撑环和滑动部件组成,支撑环的底部固定套装在内层管外表面,若干个滑动部件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哲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逍遥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