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21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该便携式切割机具有可动罩、操作杆和传动杆,其中,所述可动罩覆盖刀具的下侧,并能够通过旋转来打开;所述操作杆位于比刀具的旋转中心靠前方的位置并能够旋转;所述传动杆能够旋转,通过由操作杆推压传动杆来使传动杆旋转,通过由旋转的传动杆推压可动罩来使可动罩打开。据此,能够针对操作部的位置、操作部的位移量、操作所需的力等方面提高操作部件的设计自由度。的力等方面提高操作部件的设计自由度。的力等方面提高操作部件的设计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切割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portable cutting machine)。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便携式切割机上设置有覆盖刀具的可动罩。该可动罩通过旋转而打开,在使切割机前进而进行切割时,通过将该可动罩按压在工件近前侧的缘部而将其打开。然而,根据工件的材料或切割方法的不同,有时可动罩最初不能顺利打开。有的切割机具有用于手动辅助该最初打开的机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238604号所记载的切割机具有能够旋转的操作杆(lever),当使该操作杆旋转时,连接于可动罩的线材被拉动,从而使可动罩打开。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62-162003号所记载的切割机具有能够直线滑动的操作部件,当拉动该操作部件时连接于可动罩的操作杆向拉动可动罩的方向旋转,从而可动罩被打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238604号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62-16200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上述任一公报所记载的切割机在可操作性上均存在改善的余地。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238604号的切割机中,由于可动罩中的线材的连接固定部位接近可动罩的旋转中心,因此,使操作杆旋转所需的力变大。假设使操作杆的操作部远离操作杆的旋转中心,则打开可动罩所需的操作杆的操作部的位移量变大。另外,在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62-162003号的切割机中,由于需要沿直线拉动操作部件,因此可操作性不太好,例如难以一边用双手保持切割机一边用手指进行操作等。因此,期望针对操作部的位置、操作部的位移量、操作所需的力等方面提高操作部件的设计的自由度。[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式是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其具有基座、电动马达、刀具、可动罩、操作杆和传动杆,其中,所述刀具通过所述电动马达进行旋转;所述可动罩覆盖比所述基座向下突出的所述刀具的下侧,并能够通过旋转来打开;所述操作杆位于比刀具的旋转中心靠前方的位置并能够旋转;所述传动杆能够旋转,通过由操作杆推压传动杆来使传动杆旋转,通过由旋转的传动杆推压可动罩来使可动罩打开。通过将操作杆配置于前方并采用传动杆,能够实现一边保持可动罩的打开辅助的可操作性一边使操作杆的操作部的位移量减小的设计。
[0006]根据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杆具有从旋转中心开始延伸的臂部,所述操作杆通过推压臂部而使传动杆旋转,所述臂部的形状形成为,从所述传动杆的旋转中心到所述操作杆
与所述臂部的接触点为止的距离随着所述可动罩的打开而减小。据此,能够使从旋转初期的操作杆向传动杆的动力传递的效率提高。
[0007]根据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杆的旋转中心位于比所述操作杆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据此能够有效利用操作杆后方的空间。
[0008]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臂部具有前方延伸部和下方延伸部,其中,所述前方延伸部从所述传动杆的旋转中心向前方延伸;所述下方延伸部从该前方延伸部的顶端向下方延伸,传动杆通过由该臂部的下方延伸部的顶端推压可动罩来将所述可动罩打开。据此,传动杆在移动时能够避开可动罩的旋转中心,并且能够有效得到推压可动罩的距离。
[0009]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杆通过推压所述臂部的所述下方延伸部的前表面来使所述传动杆旋转。据此,能够由操作杆持续推压传动杆的距旋转中心较远的位置,从而能够使从操作杆向传动杆的动力传递的效率提高。
[0010]根据实施方式,打开所述可动罩时所述传动杆的旋转角度比所述操作杆的旋转角度小。据此,能够通过更小的力使操作部移动。
[0011]根据实施方式,打开所述可动罩时所述操作杆和所述传动杆的旋转方向与可动罩的旋转方向为相同的方向。据此,可直观感受移动操作杆的方向,从而可操作性提高。
[0012]根据实施方式,从所述可动罩的旋转中心到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可动罩的接触点为止的距离随着所述可动罩的打开而减小。据此,能够使从旋转初期的传动杆向可动罩的动力传递的效率提高。
[0013]根据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可动罩的接触点随着所述可动罩的打开而向后方移动。据此,能够不使推压可动罩的传动杆伴随着可动罩的打开动作而向比基座靠下侧的位置伸出。
[0014]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杆具有操作臂部和输出臂部,输出臂部的长度比操作臂部的长度短,操作杆通过由输出臂部推压传动杆来使传动杆旋转。据此用于使操作杆移动的力减小。
[0015]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杆具有贯穿固定罩的轴部,操作臂部在固定罩的外侧被结合于轴部,输出臂部在固定罩的内侧被结合于轴部。据此,由于不需要操作臂部自身贯穿固定罩,因此,不需要在固定罩上设置缝隙。因此,切割粉尘不会通过缝隙泄漏到固定罩的外侧。
[0016]根据实施方式,具有止动件(stopper),所述可动罩具有由该止动件规定的闭合位置,当可动罩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传动杆不与可动罩接触。据此,由于可动罩的闭合位置不依赖于传动杆的可动区域,因此在制造上闭合位置的偏差减小。
[0017]根据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杆具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滑动面,当传动杆推压所述可动罩时该滑动面在所述可动罩上滑动。据此,能够使传动杆与可动罩之间的滑动性提高。另外,由于不需要通过改变可动罩的滑动面的材料等来局部改变可动罩,因此,能够实现不会损害通过与工件接触来打开可动罩时的滑动性的设计。
[0018]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合成树脂为聚缩醛树脂(polyacetal resin)。据此,能够使传动杆与可动罩之间的滑动性更好。
[0019]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杆具有销,该销具有圆柱形的侧表面,所述操作杆通过该销的侧表面来推压所述传动杆。
[0020]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杆具有滚动部件,当操作杆推压所述传动杆时该滚动部件在传动杆上滚动。据此,能够使操作杆与传动杆之间的滑动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从左前方观察作为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立体图。图2是便携式切割机的右视图,其中,可动罩位于闭合位置。图3是图2中的便携式切割机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便携式切割机的右视图,其中,可动罩位于大致全开位置。图5是拆下便携式切割机的主体壳体和手柄后的左视图,示出操作杆的位置和动作。图6是便携式切割机的右视图,示出操作杆和传动杆的动作。图7是从便携式切割机的右前方观察到的操作杆和传动杆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从便携式切割机的左前方观察到的操作杆和传动杆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右视图。图10是图9中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剖视图,在与图3相同的位置进行剖切。[附图标记说明]W:工件;1:便携式切割机;2:锯齿刀片;2a:外法兰;2d:内法兰;2c:固定螺栓;3:基座;3a:窗部;4、6:支承部;7:深度引导件;8:固定杆;10:主体部;12:摆动支轴;17:主轴;20:电动马达;30:电池安装部;31:电池组;40:手柄;42:开关操作杆;44:把手;50:固定罩;51: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电动马达、刀具、可动罩、操作杆和传动杆,其中,所述刀具通过所述电动马达进行旋转;所述可动罩覆盖比所述基座向下突出的所述刀具的下侧,且能够通过旋转来打开;所述操作杆位于比所述刀具的旋转中心靠前方的位置且能够旋转;所述传动杆能够旋转,通过所述操作杆推压所述传动杆来使该传动杆旋转,通过旋转的所述传动杆推压所述可动罩来使该可动罩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具有从旋转中心延伸的臂部,所述操作杆通过推压所述臂部来使所述传动杆旋转,所述臂部的形状形成为从所述传动杆的旋转中心到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臂部的接触点为止的距离随着所述可动罩的打开而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的旋转中心位于比所述操作杆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具有前方延伸部和下方延伸部,其中,所述前方延伸部从所述传动杆的旋转中心向前方延伸;所述下方延伸部从该前方延伸部的顶端向下方延伸,所述传动杆通过由所述臂部的下方延伸部的顶端推压所述可动罩来将所述可动罩打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通过推压所述臂部的所述下方延伸部的前表面来使所述传动杆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打开所述可动罩时的所述传动杆的旋转角度比所述操作杆的旋转角度小。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打开所述可动罩时的所述操作杆和所述传动杆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可动罩的旋转方向为相同的方向。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可儿利之后藤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