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03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7
一种断路器,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上的手柄、L极触头机构与N极触头机构,L极触头机构与N极触头机构同轴枢转安装于壳体内,所述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分别通过第一U形杆、第二U形杆被手柄带动与对应的静触头合闸,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分别通过第一驱动弹簧、第二驱动弹簧驱动分闸,L极触头机构包括L极跳闸锁定机构,N极触头机构包括N极跳闸锁定机构,所述L极触头机构还设有推动部,断路器跳闸时,L极跳闸锁定机构解锁,L极触头机构分闸,L极触头机构的推动部在分闸方向上移动预设距离后触发N极跳闸锁定机构解锁,N极触头机构晚于L极触头机构分闸。本发明专利技术断路器通过预设距离控制N极触头机构与L极触头机构的分闸。制N极触头机构与L极触头机构的分闸。制N极触头机构与L极触头机构的分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保护器,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同时具有过载、短路等保护功能,断路器在电路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自动断开,主要用于保证用电安全,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0003]从安全性和节约空间的角度考虑,对N极带有断点的紧凑型1P+N类的断路器产品需求越来越多。但由于断路器壳体内的空间有限,N极的灭弧能力有限,因此为了保护N极触头通常通过减小N极触头的开距,使N极触头能够相对于L极触头先合后分,使L极触头和N极触头错时动作,即使如此,N极与L极触头分闸的时间差仍然有限,且N极触头开距减小后,仍然不利于短路时的灭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断路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断路器,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上的手柄、L极触头机构与N极触头机构,L极触头机构与N极触头机构同轴枢转安装于壳体内,所述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分别通过第一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上的手柄(1)、L极触头机构与N极触头机构,L极触头机构与N极触头机构同轴枢转安装于壳体内,所述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分别通过第一U形杆(4)、第二U形杆(5)被手柄(1)带动与对应的静触头(6)合闸,L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分别通过第一驱动弹簧(2)、第二驱动弹簧(3)驱动分闸,其特征在于:L极触头机构包括L极跳闸锁定机构,N极触头机构包括N极跳闸锁定机构,所述L极触头机构还设有推动部(71),断路器跳闸时,L极跳闸锁定机构解锁,L极触头机构分闸,L极触头机构的推动部(71)在分闸方向上移动预设距离后触发N极跳闸锁定机构解锁,N极触头机构分闸,N极触头机构晚于L极触头机构分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机构包括杠杆(7c)及L极动触头(7),杠杆(7c)与L极动触头(7)连接,推动部(71)设置于杠杆(7c)靠近N极触头机构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跳闸锁定机构还包括跳扣(7a)与锁扣(7b),跳扣(7a)与锁扣(7b)枢转设置在杠杆(7c)上,合闸后,跳扣(7a)与锁扣(7b)搭扣后与杠杆(7c)锁住为一体,跳闸时,跳扣(7a)与锁扣(7b)解锁,L极动触头(7)与静触头(6)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杆(5)一端与手柄(1)连接,另外一端与N极触头机构连接,所述第二U形杆(5)与N极触头机构连接的一端作为滑动端(51),所述N极跳闸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N极触头机构上的限位部(82)以及设置在第二U形杆(5)上的滑动端(51),合闸时,手柄(1)推动第二U形杆(5),第二U形杆(5)的滑动端(51)与N极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