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0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虹膜锁,属于智能门锁技术领域,所述虹膜锁包括用于设置在门外的前壳,前壳上设置有前把手,前壳内设置有真插芯锁体,前壳的正面与真插芯锁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应急钥匙插孔和锁芯保护盖,前壳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锁芯保护盖打开与否的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应急钥匙插孔设置在门锁前壳表面,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并用锁芯保护盖遮蔽应急钥匙插孔,增加了隐蔽性;同时由于使用了真插芯锁体,防盗性能好,安全性高;另外由于设置有检测装置,当锁芯保护盖打开时便能及时发现和报警,进一步提高了虹膜锁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膜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
,特别是指一种虹膜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一种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性的复合型锁具,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人脸锁、虹膜锁,这些智能门锁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安全性高,在众多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的安全性能最高。智能门锁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府部门、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等地方。
[0003]现有智能门锁为应对设备没电或系统故障等小概率突发事件,使智能门锁在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仍能可靠使用,一般都配有应急开锁(机械钥匙开锁)方式,然而对于智能门锁来说,锁芯一般使用假插芯锁体,其一般是一字形锁芯,锁芯处只有一条像一字的空位,靠锁芯前面的一字杆插进到一字空位中带动锁芯转动,使用一把一字螺丝刀代替一字杆,就可以轻松实现开锁,导致智能门锁安全性降低。同时,现有智能门锁有的将应急开锁的钥匙插孔设置在门锁壳体底部,以隐蔽锁孔,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虹膜锁。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虹膜锁,包括用于设置在门外的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前把手,其中:所述前壳内设置有真插芯锁体,所述前壳的正面与所述真插芯锁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应急钥匙插孔和盖设在所述应急钥匙插孔上方的锁芯保护盖,所述前壳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锁芯保护盖打开与否的检测装置。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内在所述开口周围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锁定滑动支架位置的自锁开关;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环形本体和位于所述环形本体周围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带孔连接部,所述锁芯保护盖连接在所述环形本体上,所述环形本体和锁芯保护盖的尺寸均与所述开口的尺寸相一致;当锁芯保护盖处于锁定状态时,锁芯保护盖没入开口内且其上表面与前壳的表面齐平,当锁芯保护盖处于解锁状态时,锁芯保护盖从开口中升起且其下表面高于前壳的表面。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支架的一个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L形延伸杆,所述L形延伸杆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夹头相配合的压头;所述压头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四角为圆角;所述前壳内在所述滑动支架的另一个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挡壁。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芯保护盖的背面边缘设置有垂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环形连接槽;所述环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环形本体的背面在所述连接孔的周围设置有若干弹性爪,所述弹性爪的末端伸至所述环
形连接槽中。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为具有驱动杆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前壳内且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柱的侧面,所述滑动支架在定位柱上滑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内在所述滑动支架的背面固设有定位架,所述自锁开关固定在所述定位架上,所述真插芯锁体位于所述定位架的背面;所述定位架的背面设置有PCBA,所述微动开关连接至所述PCBA;所述开口内还设置有应急充电口,所述应急充电口也连接至所述PCBA。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前把手固定连接的前离合件,所述前离合件包括第二轴向连接件和套设在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上的第二圆形限位件,其中:
[0013]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上部和下部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所述前壳上在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外侧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相配合的把手限位螺柱,所述把手限位螺柱位于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水平方向的一侧;
[0014]所述前壳上在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水平方向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把手限位螺柱的螺丝孔。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把手上设置有连接件插孔,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插接在所述连接件插孔中;
[0016]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的轴向上设置有方钢插孔,所述方钢插孔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三透孔,所述连接件插孔内与所述第三透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三透孔和第二螺孔内安装有螺丝。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内绕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设置有前扭簧,所述前扭簧的两个末端分别位于所述把手限位螺柱的两侧,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在与所述把手限位螺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前扭簧末端驱动连接的前凸齿;所述前壳沿前把手轴线处设置有轴承。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背面设置有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和所述前壳内的主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连接PCB转接板一端的第一压线块,所述第一压线块与所述把手限位螺柱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水平方向两侧;所述前壳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连接前壳内主电路板一端的第二压线块。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前把手一体成型,所述前把手的外侧面上与转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按键的第一凹槽,所述前把手的内侧面上靠近转轴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用于容纳第二按键的第二凹槽,所述前把手上还设置有沿转轴方向延伸的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前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按键为门铃按键,所述第二按键为屏幕唤醒按键;所述导线槽和第二凹槽位于转轴的相对两侧。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FPC柔性板和连接在所述FPC柔性板上的第一轻触开关,所述第二按键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
PCB连接板和连接在所述PCB连接板上的第二轻触开关,所述FPC柔性板和所述PCB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FPC排线连接,所述FPC柔性板和所述PCB转接板之间通过第二FPC排线连接;所述FPC柔性板、第一FPC排线和第二FPC排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FPC排线穿过的排线透孔。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虹膜锁包括用于设置在门内的后壳、盖设在所述后壳背面的后盖板和安装在所述后壳上的后把手,所述后壳内设置有定位支架和后离合件,其中:
[0023]所述定位支架为圆环形且与所述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耳;
[0024]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块的第一透孔,所述第一透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阻挡所述第一凸耳的第二凸耳;
[0025]所述后离合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定位支架中部的第一轴向连接件,所述第一轴向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后把手连接,后端用于驱动连接锁体机械联动部分。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支架的环形内侧设置有若干键齿;所述后壳上穿设有管状连接件,所述管状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膜锁,包括用于设置在门外的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前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内设置有真插芯锁体,所述前壳的正面与所述真插芯锁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应急钥匙插孔和盖设在所述应急钥匙插孔上方的锁芯保护盖,所述前壳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锁芯保护盖打开与否的检测装置;所述前壳内在所述开口周围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锁定滑动支架位置的自锁开关;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环形本体和位于所述环形本体周围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带孔连接部,所述锁芯保护盖连接在所述环形本体上,所述环形本体和锁芯保护盖的尺寸均与所述开口的尺寸相一致;当锁芯保护盖处于锁定状态时,锁芯保护盖没入开口内且其上表面与前壳的表面齐平,当锁芯保护盖处于解锁状态时,锁芯保护盖从开口中升起且其下表面高于前壳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的一个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L形延伸杆,所述L形延伸杆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自锁开关的夹头相配合的压头;所述压头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四角为圆角;所述前壳内在所述滑动支架的另一个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挡壁;所述锁芯保护盖的背面边缘设置有垂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环形连接槽;所述环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环形本体的背面在所述连接孔的周围设置有若干弹性爪,所述弹性爪的末端伸至所述环形连接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具有驱动杆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前壳内且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柱的侧面,所述滑动支架在定位柱上滑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所述前壳内在所述滑动支架的背面固设有定位架,所述自锁开关固定在所述定位架上,所述真插芯锁体位于所述定位架的背面;所述定位架的背面设置有PCBA,所述微动开关连接至所述PCBA;所述开口内还设置有应急充电口,所述应急充电口也连接至所述PCB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前把手固定连接的前离合件,所述前离合件包括第二轴向连接件和套设在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上的第二圆形限位件,其中: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上部和下部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所述前壳上在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外侧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相配合的把手限位螺柱,所述把手限位螺柱位于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前壳上在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水平方向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把手限位螺柱的螺丝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虹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把手上设置有连接件插孔,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插接在所述连接件插孔中;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的轴向上设置有方钢插孔,所述方钢插孔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三透孔,所述连接件插孔内与所述第三透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三透孔和第二螺孔内安装有螺丝;所述前壳内绕所述第二轴向连接件设置有前扭簧,所述前扭簧的两个末端分别位于所述把手限位螺柱的两侧,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在与所述把手限位螺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
与所述前扭簧末端驱动连接的前凸齿;所述前壳沿前把手轴线处设置有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虹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的背面设置有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和所述前壳内的主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圆形限位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连接PCB转接板一端的第一压线块,所述第一压线块与所述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程周坤明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