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653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PDLC调光膜以及设置在所述PDLC调光膜上的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LED芯片划分为多个分别单独控制的发光区域,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若干个控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域至少对应一个所述控光分区。所述控光分区可被单独驱动控制,使PDLC调光膜上对应区域转变为透明,其他区域为非透明,位于被点亮LED芯片发光区域内的光线可以被透明状PDL调光膜反射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而其余光线被非透明状PDLC调光膜吸收或散射,达到消除发光区域外围的光晕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多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 TFT-LCD暗态没办法达到绝对的关闭状态,所以其静态对比度与OLED相比存在技术瓶颈(静态对比度一般上限≤6000:1),远远无法达到HDR所要求的10000:1乃至400000:1的对比度。目前TFT-LCD显示设备上存在一种名为局域控光(Local dimming)技术手段以降低暗态漏光,提升对比度,这样的显示设备多为直下式背光,结构如图1所示,从下到上分别是按阵列平铺并间隔排布的多个LED芯片100、光学膜片200和TFT-LCD显示屏 300;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背光LED根据屏显示信号分区域控制,对应屏显示的低灰度区域降低甚至关闭此区域对应的LED,这样暗态亮度就可以降低,对比度就做到10000:1以上。
[0003]目前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已经做到4K(3840*2160),8K(7680*4320),但是局域控光的分区在几十到一万分区左右,这样就导致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外围出现光晕的问题;如图3是理想的显示效果,除亮点400的地方外其余的区域对应的LED为关闭状态,但是因为背光内部的反射的原因,实际显示往往如图4和图5,亮点400周边存在反射回来的光因而形成一圈光晕500。光晕500的成因如图5,开启的LED 101和102发出的光经过反复反射从亮点周边射出,这样就降低了local dimming的显示效果。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显示屏有像显示区域外围出现光晕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 PDLC调光膜以及设置在所述PDLC调光膜上的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 LED芯片划分为多个分别单独控制的发光区域,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若干个控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域至少对应一个所述控光分区。
[000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上基板、下基板、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基板远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的反射层。
[000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上电极,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下电极,所述若干个下电极可分别单独控制,每一个所述控光分区均至少包括一个所述下电极。
[00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还设置有若干条导线,每一个所述下电极均对应一条导线,并通过所述导线与IC总线电连接。
[00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TFT、若干个源极线和若干个闸极线,每个所述下电极均对应一个TFT,所述若干个下电极按照阵列布置,每一行中所有下电极对应一个闸极线,并分别通过TFT与对应闸极线电连接;每一列中所有下电极对应一个源极线,并分别通过TFT与对应源极线电连接;所述若干个闸极线并联连接于闸极驱动IC,所述若干个源极线并联连接于源极驱动IC。
[00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上电极覆盖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00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上电极包括可分别单独控制的若干个驱动电极,所述若干个驱动电极与所述若干个下电极上下一一对应。
[0014]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LED芯片背离所述PDLC调光膜一侧的显示屏和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LED芯片之间。
[0015]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0016]获取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宽度L2;
[0017]根据L2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
[0018]将对应所述有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所述数量的控光分区开启。
[00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L2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包括:
[0020]根据L2以及预先设置的L2与需要驱动的下电极整体宽度L1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L1;
[0021]获取单个下电极的宽度,并根据L1计算需要驱动的下电极的数量;
[0022]根据需要驱动的下电极的数量以及每个控光分区所包含的下电极的数量,计算需要启动的控光分区的数量。
[002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确定所述显示屏上有像显示区域后,确定与所述有像显示区域对应的LED芯片的位置,并开启与所述LED芯片对应位置的控光分区,其他位置的控光分区保持关闭状态;开启的控光分区可以对所述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光线被反射后出射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而位于所述发光区域外的光线被所述PDLC调光膜吸收或散射,无法被反射至所述显示屏上,从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对应发光区域周边消除了反射光,达到点亮LED芯片时消除所述显示屏上光晕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分区域显示原理图;
[0026]图3是无光晕时显示屏显示状态示意图;
[0027]图4是有光晕时显示屏显示状态示意图;
[0028]图5是现有技术中有光晕时,显示设备内光线分布示意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为透明状态时,所述PDLC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为非透明状态时,所述PDLC 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中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布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9]图1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设备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PDLC调光膜以及设置在所述PDLC调光膜上的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LED芯片划分为多个分别单独控制的发光区域,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若干个控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域至少对应一个所述控光分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调光膜包括上基板、下基板、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基板远离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的反射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上电极,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下电极,所述若干个下电极可分别单独控制,每一个所述控光分区均至少包括一个下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还设置有若干条导线,每一个所述下电极均对应一条导线,并通过所述导线与IC总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TFT、若干个源极线和若干个闸极线,每个所述下电极均对应一个TFT,所述若干个下电极按照阵列布置,每一行中所有下电极对应一个闸极线,并分别通过TFT与对应闸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历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