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3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缝内衣,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缝内衣,定型效果较差,且缺乏传统内衣的明显轮廓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无缝内衣,包括前衣、后衣、肩带和罩杯部,罩杯部缝合于前衣,左带和右带分别与左模杯和右模杯连接,左模杯和右模杯通过松紧带连接,罩杯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伸带,第一拉伸带的一端与左带固定连接,第一拉伸带的另一端与右带固定连接,第一拉伸带与罩杯部抵触,第一拉伸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伸带,第二拉伸带远离罩杯部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前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紧带,收紧带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拉伸带和松紧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塑胸的同时也能防止下垂。能防止下垂。能防止下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内衣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缝内衣。

技术介绍

[0002]无缝内衣采用新颖的专用设备生产一次成型内衣。无缝内衣运用生产高弹性针织外衣、内衣和高弹性运动装的高新科技,使颈、腰、臀等部位无需接缝。无缝内衣完全将舒适、时尚,变化集于一身。为了满足人们对舒适内衣的追求,许多企业在面料、工艺、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改进,现有技术中的无缝内衣,由于一次性成型,在舒适度上进行了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定型效果较差,且缺乏传统内衣的明显轮廓感,且大多办公室女性长期坐着,容易导致胸部下垂。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900295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胸部聚拢无缝内衣,包括内衣本体、胸片和两根肩带,胸片位于内衣本体的前端,胸片包括左胸片和右胸片,两根肩带分别位于左胸片与右胸片的上端,左胸片与右胸片的内部均设置有模杯,胸片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模杯的提托部,内衣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拉伸带,拉伸带与模杯的下端连接,肩带的内部设置有提拉带,提拉带与模杯的上端连接,左胸片与右胸片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收缩带,收缩带的两端分别与左胸片以及右胸片的内部的模杯连接。
[0004]上述方案,左胸片与右胸片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收缩带,收缩带的两端分别与左胸片以及右胸片的内部的模杯连接,通过收缩带将模杯向中间靠拢。拉伸带、提拉带和收缩带的设置,从不同的方向对模杯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模杯的聚拢效果。纯棉材料制成的内衣本体具有透气性能好,吸汗性强,不易滋生细菌的优点,既穿着舒适又干净卫生,但是由于不同的女性性征的不同,特别是一些性征较为突出的女性,聚拢后容易导致下垂。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内衣,通过肩带与第一拉伸带之间存在拉伸关系,通过肩带的收紧调节可以调整第一拉伸带的拉伸程度,使得第一拉伸带和松紧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塑胸的同时也能防止下垂。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缝内衣,包括前衣、后衣、肩带和罩杯部,所述罩杯部缝合于前衣,所述罩杯部包括左模杯和右模杯,所述肩带包括左带和右带,所述左带和右带分别与左模杯和右模杯连接,所述左模杯和右模杯通过松紧带连接,所述罩杯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伸带,所述第一拉伸带的一端与左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伸带的另一端与右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伸带与罩杯部抵触,所述第一拉伸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伸带,所述第二拉伸带远离罩杯部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前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紧带,所述收紧带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扣。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的过程中,左带和右带会进行拉伸,由于第一拉伸带
的两端分别与左带和右带缝合连接,左带和右带受到拉伸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拉伸带对左模杯和右模杯进行支撑,在左模杯和右模杯之间设置有松紧带,使得左模杯和右模杯在受到支撑时,第一拉伸带的两侧会使得松紧带进行拉伸和收紧,使得无缝内衣具有塑胸效果,且在第一拉伸带进行支撑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拉伸带与左模杯和右模杯之间会存在摩擦会导致第一拉伸带的位置进行偏移,通过在收紧带上设置有连接扣,再通过与第一拉伸带固定连接的第二拉伸带上开设的连接孔与连接扣相扣合对第一拉伸带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第一拉伸带的位置偏移。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紧带采用双层加宽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层加宽的收紧带对无缝内衣进行限制,防止无缝内衣在穿戴的过程中上跑。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带和右带上均设置有调节扣。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身材的女性可通过调节扣进行左带和右带的调节,调整至适合的位置,使得穿戴舒适性提高。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带和右带呈X型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带和右带呈X型设置,使得肩带与前衣、后衣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衣上开设有透气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大部分无缝内衣在穿戴的时候透气性不够,本技术通过在后衣上开设有透气孔,可通过透气孔进行排汗和透气。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衣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通过卡扣进行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固定带上固定连接有卡扣,在第二固定带上固定连接有扣座,实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卡扣连接使得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方便调节。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模杯和右模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收紧网格布。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代女性在穿戴内衣的过程中,由于身材的不同,有些身材丰满的女性会有副乳,通过在前衣的两侧缝合有收紧网格布,使得无缝内衣在对副乳进行包覆的过程中,也不会副乳产生密闭性。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衣、后衣、肩带和罩杯部均采用棉纤维和莱卡纤维混纺而成。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粗、强度高、转曲多、弹性好、有丝光、纤维间抱合力大、成纱强力也高,莱卡纤维具有高弹,且可以满足舒适型需求的同时也具有高弹,通过棉纤维与莱卡纤维的混纺使得无缝内衣更加的贴合皮肤且在穿戴的过程中能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需求。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肩带对第一拉伸带的拉力,使得第一拉伸带对罩杯部起支撑作用,且可根据不同性征的女性的需求进行调节,调节后通过第二拉伸带上的连接孔与收紧带上的连接扣之间的配合对第一拉伸带的位置进行限制,且左模杯和右模杯之间通过松紧带进行连接,穿戴时松紧带会进行拉伸,通过第一拉伸带和松紧带之间的配合使得本实
用新型能够具有塑性效果,且防止下垂,且本技术中的固定连接均采用缝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固定带;2、收紧网格布;3、第一拉伸带;4、左模杯;5、左带;6、右带;7、右模杯;8、第二拉伸带;9、连接孔;10、连接扣;11、收紧带;12、透气孔;13、第二固定带;14、前衣;15、后衣;16、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内衣,包括前衣(14)、后衣(15)、肩带和罩杯部,所述罩杯部缝合于前衣(14),所述罩杯部包括左模杯(4)和右模杯(7),所述肩带包括左带(5)和右带(6),所述左带(5)和右带(6)分别与左模杯(4)和右模杯(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杯(4)和右模杯(7)通过松紧带(16)连接,所述罩杯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伸带(3),所述第一拉伸带(3)的一端与左带(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伸带(3)的另一端与右带(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伸带(3)与罩杯部抵触,所述第一拉伸带(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伸带(8),所述第二拉伸带(8)远离罩杯部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9),所述前衣(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紧带(11),所述收紧带(1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连接孔(9)相配合的连接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内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飞天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