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36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组件,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及加强件,加强件与箱体连接并对箱体加强;底座组件,设于箱体的下侧,并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一紧固件与加强件紧固连接,使得箱体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锁定。箱体组件与底座组件牢靠地组装连接在一起,产品可一体化运输,无需分体打包运输和入户安装,且其在实现连接目的的同时,利用箱体与底座组件之间经由加强件进行连接,装配操作更具方便性,避免箱体与底座组件直接固定存在的装配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和装配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衣物处理设备,如轻型波轮式洗衣机,其将箱体直接固定至底座上,从而完成底座的装配;但对于质量较大的洗衣机,如滚筒洗衣机而言,其运行时惯性较大,因此如直接将箱体与底座连接,会导致其厚度较薄的箱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及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箱体连接并对所述箱体加强;底座组件,设于所述箱体的下侧,并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加强件紧固连接,使得所述箱体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之间锁定。
[0005]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箱体组件的箱体上连接有加强件,加强件可以起到加强效果,提升箱体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箱体变形受损风险性,通过使第一紧固件将加强件与底座组件连接在一起,实现箱体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锁定,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将箱体组件与底座组件牢靠地组装连接在一起,利于产品的一体化运输,无需分体打包运输和入户安装,降低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另一方面,在实现连接目的的同时,使得箱体与底座组件之间经由加强件进行连接,这样,利用加强件的分布灵活性,可使得箱体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的装配连接点的位置和数量分配更加灵活,使得箱体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经由第一紧固件紧固连接的装配操作更具方便性,避免箱体与底座组件直接固定存在的装配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和装配效率。
[0006]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衣物处理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与所述加强件铆接。
[0008]在本方案中,设置箱体与加强件铆接,例如两者具体可压铆连接或翻铆连接等,具有加工方便性和高效性,可以提升产品的加工效率,且铆接的形式连接强度可靠,可以确保加强件对箱体的强化作用的可靠性,并且实现箱体与加强件之间防脱,从而提升箱体与底座组件之间经由加强件进行居中连接的连接牢靠性。
[000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的下部构造有第一内翻边,所述加强件包括下加强板,所述下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内翻边上下贴靠并且连接。
[0010]在本方案中,在箱体的侧壁的下部构造第一内翻边,使第一内翻边与下加强板贴合并连接,这样,第一内翻边与下加强板的连接更加方便,且利用第一内翻边连接下加强板,可以避免箱体与下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外露,提升产品外观质量。
[001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内翻边上设有过孔,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中,至少有一部分所述第一紧固件穿接于所述过孔内。
[0012]在本方案中,至少有一部分第一紧固件穿接于过孔内,这样,该部分第一紧固件在连接下加强板与底座组件的同时,可进一步对箱体锁定,进一步强化了箱体、下加强板、底座组件这三者两两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1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壁构造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凹形壳腔,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个侧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二内翻边,所述第二内翻边经由第三紧固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紧固连接。
[0014]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连接板连接侧壁所合围出的凹形壳腔的开口的两个侧边,这样,第一连接板可以对凹形壳腔的开口良好支撑,实现对箱体良好地定型,进一步强化箱体的强度和刚度,提升产品的质量,且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二内翻边,使第二内翻边经由第三紧固件与底座组件紧固连接,这样,第二内翻边与底座组件经由第三紧固件锁定的操作更加方便,且利用第二内翻边连接底座组件,可以避免箱体与底座组件的连接结构外露,提升产品外观质量。
[001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翻边孔,所述箱体组件还包括前封门,所述前封门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前封门设有封门孔,第四紧固件穿过所述封门孔并旋入所述翻边孔内,以锁定所述前封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
[0016]在本方案中,前封门与第一连接板经由第四紧固件紧固连接,使得箱体与前封门之间经由第一连接板进行连接,实现锁定前封门与箱体,在实现连接目的的同时,利用第一连接板的分布灵活性,可使得前封门的连接点的位置和数量分配更加灵活,避免箱体与前封门直接固定存在的装配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和装配效率。
[00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壁形成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衔接并共同合围成凹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的下部和所述第二侧面的下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内翻边,且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一内翻边和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第一内翻边分别连接有所述下加强板;和/或所述侧壁为一体式的钣金件,且所述侧壁折弯限定出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
[0018]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侧面的下部和第二侧面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内翻边,且第一侧面的第一内翻边和第二侧面的第一内翻边分别连接有下加强板,这样,利用第一侧面所连接的下加强板和第二侧面所连接的下加强板,可以在第三侧面向开口的方向进行支撑,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强度和刚度,且利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这两者的下加强板分别与底座组件连接,可以使箱体与底座组件的连接更均匀可靠,进一步提升底座组件与箱体组件两者间的连接牢靠性。
[001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侧壁的上部连接。
[0020]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二连接板与侧壁的上部连接,可以进一步对箱体的上部进行加强,使得箱体上下强度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
[002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加强件上设有第二
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并且连通,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穿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
[0022]在本方案中,使螺纹紧固件由外向内打入产品内,实现螺纹紧固件穿接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内,并与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或者,使螺纹紧固件由内向外打入产品内,实现螺纹紧固件穿接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内,并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或者,使螺纹紧固件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打入产品内,实现螺纹紧固件穿接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内,并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皆可保证底座组件与箱体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兼顾提升产品的装配操作便利性。
[002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与所述底座组件的底端之间的高度落差值大于等于50mm。
[0024]在本方案中,设置底座组件的顶部与底座组件的底端之间的高度落差值大于等于50mm,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100),所述箱体组件(100)包括箱体(110)及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箱体(110)连接并对所述箱体(110)加强;底座组件(200),设于所述箱体(110)的下侧,并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加强件紧固连接,使得所述箱体组件(100)与所述底座组件(200)之间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0)与所述加强件铆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0)具有侧壁(111),所述侧壁(111)的下部构造有第一内翻边(112),所述加强件包括下加强板(121),所述下加强板(121)与所述第一内翻边(112)上下贴靠并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翻边(112)上设有过孔(1122),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中,至少有一部分所述第一紧固件穿接于所述过孔(1122)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1)构造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凹形壳腔,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22),所述第一连接板(122)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个侧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22)设有第二内翻边(1221),所述第二内翻边(1221)经由第三紧固件与所述底座组件(200)紧固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2)上设有翻边孔(1222),所述箱体组件(100)还包括前封门(140),所述前封门(140)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前封门(140)设有封门孔(141),第四紧固件穿过所述封门孔(141)并旋入所述翻边孔(1222)内,以锁定所述前封门(14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1)形成有第一侧面(1111)、第二侧面(1112)和第三侧面(1113),所述第一侧面(1111)与所述第二侧面(1112)相对且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三侧面(1113)与所述第一侧面(1111)及所述第二侧面(1112)衔接并共同合围成凹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1111)的下部和所述第二侧面(1112)的下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内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