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内杆与外套管一体式冷冻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21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冻内杆与外套管一体式冷冻载体,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外套管与冷冻内杆,冷冻内杆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与后段的直径均大于中段的直径;前段与中段通过第一圆台斜面连接,后段与中段通过第二圆台斜面连接;前段的前端平行延伸出一个冷冻薄片;外套管为圆台斜面构型,外套管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小于冷冻内杆的前段及后段直径;外套管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大于冷冻内杆的中段直径;外套管的较大圆面端的直径大于冷冻内杆的前段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用肉眼进行液氮下对接观察,且能保证一次成功,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对胚胎或人员的潜在伤害,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效果可靠。效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冻内杆与外套管一体式冷冻载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辅助生殖玻璃化冷冻载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女性有生育方面的需求。但由于年龄增大、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当前我国每7对夫妇中约有1对无法进行正常生育,这就不得不借助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技术。
[0003]而在胚胎实验室进行IVF-E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操作时,往往会出现可利用胚胎数目大于移植胚胎数目或女方子宫内膜未处于最佳胚胎移植期等情况,此时就必须对胚胎进行冷冻保存操作。目前,胚胎冷冻主要分为程序化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玻璃化冷冻相较于程序化冷冻因不需要购置昂贵的程序化冷冻仪,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冷冻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大多数胚胎实验室所采用。
[0004]但实验室人员在进行胚胎玻璃化冷冻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困难,其中一个便是于液氮下完成加载胚胎的冷冻载杆和保护帽套之间的对接。目前辅助生殖实验室采用的普遍方法是:实验人员手持两把镊子,一把夹住冷冻载杆的中段,另一把夹住保护帽套的中段,然后于液氮下将载杆载有胚胎的一端插入到保护帽套中以完成对接。但是由于整个对接过程必须通过肉眼进行观察,而胚胎实验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光照对胚胎的潜在伤害,整个操作环境是较为昏暗的,加之液氮具有挥发性,液氮上方的氮蒸汽会阻碍视线的观察,液态氮和空气之间光线还会发生折射,导致整个肉眼观察下的操作较为困难。实验人员不可能将冷冻载杆和保护帽套深入液氮下过深的位置进行对接,因为载杆越深反射到眼睛的光就越微弱,观察越困难;实验人员也不能将冷冻载杆和保护帽套浸入液氮过浅,因为一旦镊子夹持不到位,载杆载有胚胎的一端浮出液面将对胚胎造成致命的伤害。而即便载杆和保护帽套位于液氮下恰当的位置,由于以上提到的光线昏暗、液氮挥发、界面折射等因素的影响,对接过程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完成,而这就存在在反复对接过程中保护帽套无意触碰到胚胎的风险。此外,实验人员为了保证对接效果、更好地看清对接位置会将头尽可能地贴近液氮液面进行观察,而与此同时实验人员也吸入了更多的挥发出的液态氮,长久操作对身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冻内杆与外套管一体式冷冻载体,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冷冻内杆与外套管一体式冷冻载体,包括外套管与冷冻内杆,冷冻内杆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与后段的直径均大于中段的直径;前段与中段通过第一圆台斜面连接,后段与中段通过第二圆台斜面连接;前段的前端平行延伸出一个冷冻薄片;
[0008]外套管为圆台斜面构型,外套管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小于冷冻内杆的前段及后段直径;外套管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大于冷冻内杆的中段直径;外套管的较大圆面端的直径大于冷冻内杆的前段直径;
[0009]当外套管移动至最前端时,外套管的较小圆面端卡于第一圆台斜面,外套管的较大圆面端位于冷冻薄片的前方从而外套管将冷冻薄片包裹住;
[0010]当外套管移动至最后端时,外套管的较小圆面端卡于第二圆台斜面,外套管的较大圆面端位于冷冻薄片的后方从而将冷冻薄片暴露开。
[0011]外套管外壁开设有用于镊子嵌入的凹槽。
[0012]凹槽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外套管一径向剖面的一条直径的两端。
[0013]当外套管移动至最后端时,外套管的较大圆面端位于第一圆台斜面的后方。
[001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用肉眼进行液氮下对接观察,且能保证一次成功,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对胚胎或人员的潜在伤害,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套管移动至最前端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外套管移动至最后端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外套管上凹槽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套管,2、前段,3、第一圆台斜面,4、中段,5、第二圆台斜面,6、后段,8、冷冻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冻内杆与外套管一体式冷冻载体,包括外套管1与冷冻内杆,冷冻内杆包括前段2、中段4和后段6,前段2与后段6 的直径均大于中段4的直径;前段2与中段4通过第一圆台斜面3连接,后段6 与中段4通过第二圆台斜面5连接;前段2的前端平行延伸出一个冷冻薄片8;
[0021]外套管1为圆台斜面构型,外套管1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小于冷冻内杆的前段2及后段6直径;外套管1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大于冷冻内杆的中段4直径;外套管1的较大圆面端的直径大于冷冻内杆的前段2直径;
[0022]当外套管1移动至最前端时,外套管1的较小圆面端卡于第一圆台斜面3,外套管1的较大圆面端位于冷冻薄片8的前方从而外套管1将冷冻薄片8包裹住;
[0023]当外套管1移动至最后端时,外套管1的较小圆面端卡于第二圆台斜面5,外套管1的较大圆面端位于冷冻薄片8的后方从而将冷冻薄片8暴露开。
[0024]外套管1外壁开设有用于镊子嵌入的凹槽。
[0025]凹槽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外套管1一径向剖面的一条直径的两端。
[0026]当外套管1移动至最后端时,外套管1的较大圆面端位于第一圆台斜面3 的后方。
[002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用肉眼进行液氮下对接观察,且能保证一次成功,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对胚胎或人员的潜在伤害,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0028]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当需要冷冻胚胎时,只需将外套管1拉到最后端卡住,冷冻薄片8即
可暴露开,随即可完成点样过程。将冷冻载体投入液氮中,在液氮中用镊子将外套管1推到最前端卡住,即可完成外套管1对冷冻样本的保护。
[0029]当需要解冻时,手持冷冻内杆后段6,在液氮中用镊子将卡在前端的外套管 1推至后端卡住,快速将冷冻薄片8浸入玻璃化解冻液中。外套管1中段4设计凹陷卡槽,使用镊子快速,方便夹住,保证拉推外套管1方便。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内杆与外套管一体式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与冷冻内杆,所述冷冻内杆包括前段(2)、中段(4)和后段(6),所述前段(2)与后段(6)的直径均大于所述中段(4)的直径;所述前段(2)与所述中段(4)通过第一圆台斜面(3)连接,所述后段(6)与所述中段(4)通过第二圆台斜面(5)连接;所述前段(2)的前端平行延伸出一个冷冻薄片(8);所述外套管(1)为圆台斜面构型,所述外套管(1)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冻内杆的前段(2)及后段(6)直径;所述外套管(1)的较小圆面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冻内杆的中段(4)直径;所述外套管(1)的较大圆面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冻内杆的前段(2)直径;当所述外套管(1)移动至最前端时,所述外套管(1)的较小圆面端卡于所述第一圆台斜面(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李利娜邵小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