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92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导电头、导电杆、第一绝缘密封套、配合头,通过在空心铜杆的导电杆靠近导电头的端部设置内螺纹和外螺纹,通过在导电头的圆柱部设置与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纹,通过在配合头的内壁设置与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能够将导电头和配合头分别拧紧在导电杆的端部,通过在导电头的圆盘部设置连接孔,在配合头的圆环部上设置与连接孔对应的安装孔,在将导电头拧紧在导电杆上时,能够通过螺丝、连接孔、安装孔的配合将导电头固定在配合头上,通过使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实现了导电头和导电杆保持同步转动的技术效果,部件少、结构简单、导电杆的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安全性好。全性好。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印辊筒电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凹版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凹印辊筒电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使用的凹印辊筒的加工过程中涉及表面镀镍、表面镀铜以及表面镀铬的工序,中国技术专利CN208279711U公开了一种空心凹印滚筒的电镀装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导电杆与导电头的接触面传递电流,在导电杆带动导电头旋转时,也采用该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传递力矩,使导电杆的整体使用率低,并且导电杆与导电头之间存在相互打滑的现象,使导电杆与导电头的接触面容易磨损并产生间隙,即影响电流传递效果,又影响力矩传递的效果;中国技术专利CN210529094U、CN210529093U、CN210314539U、CN210314538U均公开了导电杆和导电头之间采用键连接以传递转动力矩的凹印辊筒电镀装置,但这四种方案的部件多、结构复杂,使得电流传递路径的电阻大,能耗高,并且,由于凹印辊筒转动时所需的力矩较大,键需要很高的强度,导致键的选材范围小,成本高,长期使用时,键及键槽也容易出现磨损,产生间隙,在启动和停止时,会产生较大的撞击,也会影响电流的传递效果。
[0003]亟需一种导电杆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部件少、结构简单、导电杆和导电头能够保持同步转动的凹印辊筒电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导电杆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部件少、结构简单、导电杆和导电头能够保持同步转动的凹印辊筒电镀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
[0006]导电头,所述导电头的材质为铜,所述导电头具有圆盘部和圆柱部,所述圆盘部位于所述圆柱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圆柱部一体成型,所述圆盘部的中部设有连接头,所述圆盘部的边缘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圆柱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
[0007]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为空心铜杆;
[0008]第一绝缘密封套;
[0009]所述导电杆靠近所述导电头的端部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
[0010]所述凹印辊筒电镀装置还包括配合头,所述配合头套设在所述导电杆靠近所述导电头的端部,所述配合头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配合头远离所述导电杆的端部具有圆环部,所述圆环部靠近所述圆柱部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圆环部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所述圆柱部穿过的通孔;
[0011]在所述导电头拧紧在所述导电杆上时,所述圆环部插入所述导电杆的端部与所述圆盘部的端面之间,所述导电头通过螺丝、所述连接孔、所述安装孔的配合固定在所述配合
头上,使所述圆环部和所述圆盘部相邻的端面相互贴合并抵紧;
[0012]所述导电头、所述配合头、所述导电杆的轴心线相重合;
[0013]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套设在所述导电杆、所述配合头及所述圆盘部的外壁上;
[0014]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0015]优选地,所述圆盘部靠近所述配合头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的空腔用于放置挡圈,以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与所述导电杆、所述配合头、所述圆盘部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圈由至少两段主体部分组成。
[0017]优选地,所述导电头的所述圆柱部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隔套,所述第一螺纹设置在所述隔套的外圆周面上。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隔套与所述圆柱部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配合连接的旋向与所述内螺纹的旋向相同,所述隔套的端面上设置有便于拆卸的第一拆卸孔,位于所述隔套同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拆卸孔至少有两个。
[0019]优选地,所述圆环部靠近所述圆盘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拆卸孔。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拆卸孔与所述安装孔的尺寸相同。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拆卸孔和所述安装孔均为通孔,所述第二拆卸孔和所述安装孔均有六个。
[0022]优选地,所述导电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绝缘密封套,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套不覆盖在所述外螺纹上,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套的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和所述导电杆的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套的外壁和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和/或所述导电头靠近凹印辊筒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圈的第三凹槽,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电镀液与所述导电头相接触。
[00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5]本技术提供的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导电头、导电杆、第一绝缘密封套、配合头,通过在空心铜杆的导电杆靠近导电头的端部设置内螺纹和外螺纹,通过在导电头的圆柱部设置与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纹,通过在配合头的内壁设置与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能够将导电头和配合头分别拧紧在导电杆的端部,通过在导电头的圆盘部设置连接孔,在配合头的圆环部上设置与连接孔对应的安装孔,在将导电头拧紧在导电杆上时,能够通过螺丝、连接孔、安装孔的配合将导电头固定在配合头上,通过使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实现了导电头和导电杆保持同步转动的技术效果,部件少、结构简单、导电杆的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3为图2中导电头的主视示意图。
[0029]图4为图2中配合头的主视示意图。
[0030]图5为图2中挡圈的主视示意图。
[0031]图6为图2中隔套的主视示意图。
[0032]其中:100.导电头;101.圆盘部;1011.连接头;1011A.铜瓦;1011B.铜瓦定位柱;1012.连接孔;1013.第一凹槽;102.圆柱部;1021.第一螺纹;1022.隔套;1023.第一拆卸孔;200.导电杆;201.内螺纹;202.外螺纹;203.第二绝缘密封套;204.O型密封圈;300.第一绝缘密封圈;301.第二凹槽;302.第三凹槽;303.密封圈;400.配合头;401.第二螺纹;402.圆环部;4021.安装孔;4022.通孔;4023.第二拆卸孔;500.挡圈;501.主体部分;600.凹印辊筒;60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4]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导电头100、导电杆200、第一绝缘密封套300、配合头400、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导电头,所述导电头的材质为铜,所述导电头具有圆盘部和圆柱部,所述圆盘部位于所述圆柱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圆柱部一体成型,所述圆盘部的中部设有连接头,所述圆盘部的边缘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圆柱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为空心铜杆;第一绝缘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靠近所述导电头的端部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所述凹印辊筒电镀装置还包括配合头,所述配合头套设在所述导电杆靠近所述导电头的端部,所述配合头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配合头远离所述导电杆的端部具有圆环部,所述圆环部靠近所述圆柱部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圆环部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所述圆柱部穿过的通孔;在所述导电头拧紧在所述导电杆上时,所述圆环部插入所述导电杆的端部与所述圆盘部的端面之间,所述导电头通过螺丝、所述连接孔、所述安装孔的配合固定在所述配合头上,使所述圆环部和所述圆盘部相邻的端面相互贴合并抵紧;所述导电头、所述配合头、所述导电杆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套设在所述导电杆、所述配合头及所述圆盘部的外壁上;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部靠近所述配合头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的空腔用于放置挡圈,以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与所述导电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丽盛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