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61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属于塑料蜂窝芯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座、框架、编织下模及熔压上模;编织下模包括X轴移栽机构、两YZ轴移栽机构和两下模具;下模具上皆包括编织叉,该两编织叉的前端皆设有均匀间隔的叉头部,且其一编织叉的叉头部可容置于另一编织叉上相邻两叉头部构成的间隙处;两YZ轴移栽机构分别驱动置于其上的编织叉移动,使得两编织叉做异步对插及交错运动实现对逐一置于下模具上的料带进行编织,同时熔压上模对相邻编织的两料带进行间隔式溶压,并X轴移栽机构同步移栽两下模具实现后熔压位置较前熔压位置的错开而制成蜂窝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模具成本及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蜂窝芯加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蜂窝是一种六角形排列而成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一端是六角形开口,另一端则是封闭的六角棱锥体的底。在应用材料领域,蜂窝材料以其极佳的抗压、抗弯特性和超轻型结构特征而闻名于世;从力学角度分析,封闭的六角等边蜂窝结构相比其他结构,能以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受力,而蜂窝结构受垂直载荷时,它的弯曲刚度与同材料、同厚度的实心材料相差无几,甚至更高,但其重量却轻70~90%。因此,其广泛被运用至应用材料领域。
[0003]现有技术的塑料蜂窝芯制备采用模压法成型,是将单层或几层成迭的胶布用模具热压成形状整齐的波纹板,后在适当的位置用树脂将其粘成蜂窝形的坯料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使树脂硬化,最后将硬化的蜂窝料沿孔眼垂直方向切开即可。或采用上下模板和芯棒匹配压制成型,是在模板表面上刻有许多蜂窝形的槽,是作为固定芯棒用的;压制时,先将玻璃布放在模板和芯棒上热压成波纹型坯料,后在压成的波纹坯料的顶点涂上粘合剂,再将涂好粘合剂的坯料迭起来,使每两相邻波纹的顶点互相接触,待粘合剂硬化后将它切成需要的长度即可。然而,现有塑料蜂窝芯制备方式普遍存在生产工艺繁琐、模具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弊端,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塑料蜂窝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其下模采用两交叉设置的下模具结构,通过两下模具异步对插及交错运动,及同步往复水平错位运动,使得逐一放置于下模上的料带,在上模压紧熔压作用下,实现对逐一叠置的料带进行编织操作而制成蜂窝芯结构;达到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模具成本及劳动强度,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0005]该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包括机座和设于该机座上的框架;所述机座上设有编织下模,该编织下模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设置的熔压上模,该熔压上模设于所述框架上。该结构设计通过所述编织下模对逐一放置其上的料带进行编织,且经所述熔压上模间隔式溶压实现编织后的相邻两料带的局部粘结。
[0006]较佳地,所述编织下模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的X轴移栽机构、对称设于该X轴移栽机构上的两YZ轴移栽机构和分别设于该两YZ轴移栽机构上的下模具。该结构设计实现两所述下模具进行异步对插及交错的运动,及同步往复水平错位的运动。
[0007]较佳地,两所述下模具上皆包括编织叉,该两编织叉的前端皆设有均匀间隔的叉头部,且其一所述编织叉的叉头部可容置于另一所述编织叉上相邻两所述叉头部构成的间隙处。两所述YZ轴移栽机构分别驱动置于其上的所述编织叉移动,使得两所述编织叉做异步的对插及交错运动实现对逐一置于所述下模具上的料带进行编织操作,同时所述熔压上
模对相邻编织的两料带进行间隔式溶压,并所述X轴移栽机构同步移栽两所述下模具实现后熔压位置较前熔压位置的错开而制成蜂窝芯结构。
[0008]较佳地,所述下模具包括设于所述YZ轴移栽机构上的下模座、设于该下模座上的下模安装板和活动设于该下模安装板上的所述编织叉。
[0009]较佳地,所述X轴移栽机构上设有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X轴移栽机构上的限位支架和活动设于该限位支架上的限位件,该限位件架设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所述限位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导料板和均布设于该两导料板之间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隔料架,两所述导料板上自底端向上延伸开设有均匀间隔的避让槽,所述编织叉上的所述叉头部可对插于对应位置上所述导料板上的所述避让槽内。该结构设计对置于所述下模具上的料带进行限位作用,起到便于对料带编织操作的辅助作用。
[0010]较佳地,所述熔压上模包括设于所述框架上的上模支架、设于该上模支架上的上模升降组件和设于该上模升降组件上的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升降组件上的中间板、设于该中间板上的上模座和设于该上模座底端的上模具,该上模具上设有至少两排以上且均匀间隔的熔压凸块;所述熔压凸块经所述上模升降组件的升降作用可对应咬合在所述叉头部的上端面。该结构设计的目的实现对叠置在所述叉头部上端面上的两料带区域进行热熔且压紧的粘结操作。
[0011]较佳地,所述上模升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模支架上的第一安装架、穿过所述上模支架且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滚珠丝杆和设于该第一滚珠丝杆输出端的上模板,所述中间板固设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支架和所述上模板上分别设有相匹配设置的导柱或导套。该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所述上模具相对于所述模具的抬升或下降操作。
[0012]较佳地,所述上模升降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料组件,该插料组件分别包括设于所述上模板上的插料气缸和设于该插料气缸输出端的插料片;两所述插料气缸呈倒八字设置,分别驱动其上的所述插料片将料带的两端朝内插设。该结构设计的目的使得置于所述下模具上的料带两端处于自然下垂状态,便于所述下模具对其的编织操作。
[0013]较佳地,所述X轴移栽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的X轴向气缸及X轴向滑轨和沿该X轴向滑轨滑行的X轴移栽板,所述X轴向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X轴移栽板枢接,驱动所述X轴移栽板沿着所述X轴向滑轨往复滑动。该结构设计从结构上使得两所述下模具同步移栽实现后熔压位置较前熔压位置的处于错开的目的。
[0014]较佳地,所述YZ轴移栽机构包括设于所述X轴移栽机构上的Y轴滑移组件和设于该Y轴滑移组件上的Z轴升降组件,所述下模具活动设于所述Z轴升降组件上。该结构设计使得所述下模具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复合运动,实现两所述下模具的异步对插及交错运动。
[0015]较佳地,所述Y轴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所述X轴移栽板上的Y轴向气缸及Y轴向滑轨和沿该Y轴向滑轨滑行的下模安装架,所述Y轴向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模安装架枢接,驱动所述下模安装架沿着所述Y轴向滑轨往复滑动。
[0016]较佳地,所述Z轴升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安装架上的Z轴向滑轨及第二安装架和穿过且转动设于该第二安装架上的第二滚珠丝杆;所述下模具沿着所述Z轴向滑轨滑动,且所述下模具设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上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滚珠丝杆的正反旋转使得所述所述下模具相对所述下模安装架升降操作。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较现有塑料蜂窝芯制备工装具有如下优点:
[0018]1、采用两所述编织叉分别经所述YZ轴移栽机构的驱动实现两所述下模具进行异步对插及交错的运动,使得对逐一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的料带进行编织,结合所述熔压凸块经所述上模升降组件的升降作用可对应咬合在所述叉头部上端面上的两叠置料带上,实现对相邻编织的两料带进行间隔式溶压粘结;并所述X轴移栽机构同步移栽两所述下模具实现后熔压位置较前熔压位置的错开而制成蜂窝芯结构。较现有塑料蜂窝芯结构的制造流程方式,具有生产工艺简洁、模具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0019]2、采用包括所述导料板及所述隔料架的所述限位件,其中两所述导料板上自底端向上延伸开设有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包括机座和设于该机座上的框架;所述机座上设有编织下模,该编织下模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设置的熔压上模,该熔压上模设于所述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下模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的X轴移栽机构、对称设于该X轴移栽机构上的两YZ轴移栽机构和分别设于该两YZ轴移栽机构上的下模具;两所述下模具上皆包括编织叉,该两编织叉的前端皆设有均匀间隔的叉头部,且其一所述编织叉的叉头部可容置于另一所述编织叉上相邻两所述叉头部构成的间隙处;两所述YZ轴移栽机构分别驱动置于其上的所述编织叉移动,使得两所述编织叉做异步的对插及交错运动实现对逐一置于所述下模具上的料带进行编织操作,同时所述熔压上模对相邻编织的两料带进行间隔式溶压,并所述X轴移栽机构同步移栽两所述下模具实现后熔压位置较前熔压位置的错开而制成蜂窝芯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包括设于所述YZ轴移栽机构上的下模座、设于该下模座上的下模安装板和活动设于该下模安装板上的所述编织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移栽机构上设有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X轴移栽机构上的限位支架和活动设于该限位支架上的限位件,该限位件架设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所述限位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导料板和均布设于该两导料板之间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隔料架,两所述导料板上自底端向上延伸开设有均匀间隔的避让槽,所述编织叉上的所述叉头部可对插于对应位置上所述导料板上的所述避让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蜂窝芯编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压上模包括设于所述框架上的上模支架、设于该上模支架上的上模升降组件和设于该上模升降组件上的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升降组件上的中间板、设于该中间板上的上模座和设于该上模座底端的上模具,该上模具上设有至少两排以上且均匀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苏鸿罗良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溢高周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