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井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60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井圈,包括:外井圈基座和插接于所述外井圈基座内的内井圈基座,沿外井圈基座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开设置的支撑卡台;内井圈基座包括基座本体以及设在基座本体内壁上并与井盖配合使用的环形承载部,基座本体的下端朝下延伸并形成多个与支撑卡台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伸缩部,伸缩部沿基座本体径向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呈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的支撑凸起,以通过内井圈基座的旋转,使不同相对高度的支撑凸起与支撑卡台配合,完成内井圈基座与外井圈基座两者之间相对高度的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伸缩井圈可大量用于城市新修街道、新建小区以及旧道路改造,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上井圈下沉,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减少人工成本。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井圈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设施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可伸缩井圈。

技术介绍

[0002]井圈井盖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中必不可缺的物件,多用于城市街道建设、新建小区等,在上述区域以及旧街道中,井圈井盖在长时间的行人行走或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造成井圈被压而下沉,造成过往路段形成高低不平的情况,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可大量用于城市新修街道、新建小区以及旧道路改造,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上井圈下沉,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可伸缩井圈。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伸缩井圈,用于与井盖配合使用,包括:外井圈基座和插接于所述外井圈基座内的内井圈基座,沿所述外井圈基座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开设置的支撑卡台;所述内井圈基座包括基座本体以及设在所述基座本体内壁上并与所述井盖配合使用的环形承载部,所述基座本体的下端朝下延伸并形成多个与所述支撑卡台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沿所述基座本体径向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呈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的支撑凸起,以通过所述内井圈基座的旋转,使不同相对高度的所述支撑凸起与所述支撑卡台配合,完成所述内井圈基座与所述外井圈基座两者之间相对高度的调整。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卡台上设有定位凹槽,每个所述支撑凸起上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使用的定位凸起。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卡台的个数为四个。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伸缩部上的所述支撑凸起的个数为6~10个。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井圈基座的外壁上设有朝外延伸设置的环形固定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开设置的防坠孔,所述防坠孔位于所述环形承载部的下方。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坠孔的个数为六个。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部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固定部上设有多个弧形通孔,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通孔之间还设有与所述外井圈基座和所述环形固定部均相互垂直的加强筋板。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伸缩部位于最低端的所述支撑凸起的内侧设有顶紧块,所述顶紧块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的顶紧端沿水平方向贯
通所述基座本体,以通过对所述顶紧螺栓的旋拧完成所述顶紧螺栓与所述外井圈基座的内壁抵接或分离。
[0014]本技术的可伸缩井圈,通过内井圈基座的转动,使外井圈基座中的支撑卡台与内井圈基座中伸缩部上不同相对高的的支撑凸起配合支撑使用,以完成内井圈基座的不同相对高度的调整,从而在铺设道路沥青砼路面时,无需破坏原有的路面,就能提升二次铺设高度,同时通过内井圈基座旋转角度的可选择性,使可伸缩井圈能适用不同相对高度的调整适用,可大量适用到城市新修道路、新建小区以及旧道路的改造中,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上引井圈下沉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施工效率高,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伸缩井圈中外井圈基座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伸缩井圈中内井圈基座的立体图。
[0017]图3是图1的主视图。
[0018]图4是图2的主视图。
[0019]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1-外井圈基座;2-内井圈基座;11-支撑卡台;12-环形固定部;13-弧形通孔;14-加强筋板;21-基座本体;22-环形承载部;23-伸缩部;24-防坠孔;111-定位凹槽;231-支撑凸起;232-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伸缩井圈,用于与井盖配合使用,包括:外井圈基座1和插接于外井圈基座1内的内井圈基座2,沿外井圈基座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开设置的支撑卡台11;内井圈基座2包括基座本体21以及设在基座本体21内壁上并与井盖配合使用的环形承载部22,基座本体21的下端朝下延伸并形成多个与支撑卡台11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伸缩部23,伸缩部23沿基座本体21径向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呈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的支撑凸起231,以通过内井圈基座2的旋转,使不同相对高度的支撑凸起231与支撑卡台11配合,完成内井圈基座2与外井圈基座1两者之间相对高度的调整。
[0023]本技术的可伸缩井圈,通过内井圈基座2的转动,使外井圈基座1中的支撑卡台11与内井圈基座2中伸缩部23上不同相对高的的支撑凸起231配合支撑使用,以完成内井圈基座2的不同相对高度的调整,从而在铺设道路沥青砼路面时,无需破坏原有的路面,就能提升二次铺设高度,同时通过内井圈基座2旋转角度的可选择性,使可伸缩井圈能适用不同相对高度的调整适用,可大量适用到城市新修道路、新建小区以及旧道路的改造中,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上引井圈下沉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施工效率高,减少了人工成本。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支撑卡台11上设有定位凹槽111,每个支撑凸起231上均设有与定位凹槽111配合使用的定位凸起232,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定位凸起232与定位凹槽111的
快速转动配合使用,节省二次铺设高度提升的时间,提高内井圈基座2的转动精度和施工效率。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卡台11的个数为四个,同样,与支撑卡台11配合使用的伸缩部23也为四个,以有效提高内井圈基座2与外井圈基座1两者之间相对转动后的稳定性,需要理解的是,支撑卡台11的个数最少为三个,此时每个伸缩部23的弧度范围为120度,支撑卡台11的个数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灵活设计,在人行道等相对压力较低情况时,支撑卡台11的个数可以选为三个,在车辆过往等相对压力较高情况时,支撑卡台11的个数最小为四个。
[0026]如图2和图5所示,每个伸缩部23上的支撑凸起231的个数为6~10个,其中,支撑凸起231的优选个数为八个,需要理解的是,每个支撑凸起231的宽度与支撑卡台11的宽度保持一致,即每个伸缩部23加上两个伸缩部2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90度的弧度范围,同时相邻两个支撑凸起231之间的相对高度差为6~20mm,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了中,优选相对高度差为8mm,即沿顺时针方向每旋转10
°
,内井圈基座2上升8mm,当计算出井盖需要二次提升的高度时,旋转相应的角度即可。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井圈,用于与井盖配合使用,包括:外井圈基座和插接于所述外井圈基座内的内井圈基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外井圈基座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开设置的支撑卡台;所述内井圈基座包括基座本体以及设在所述基座本体内壁上并与所述井盖配合使用的环形承载部,所述基座本体的下端朝下延伸并形成多个与所述支撑卡台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沿所述基座本体径向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呈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的支撑凸起,以通过所述内井圈基座的旋转,使不同相对高度的所述支撑凸起与所述支撑卡台配合,完成所述内井圈基座与所述外井圈基座两者之间相对高度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卡台上设有定位凹槽,每个所述支撑凸起上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使用的定位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卡台的个数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井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伸缩部上的所述支撑凸起的个数为6~10个。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远吕娜于田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市桥东区市政工程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