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517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包括臭氧氧化机构、陶瓷膜过滤机构、和清水机构,臭氧氧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器和臭氧反应池,臭氧发生器设置于水管上;陶瓷膜过滤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膜池和产水反冲双向泵,膜池的进口与臭氧反应池的出口连通,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清水机构包括清水箱,清水箱的进口与产水反冲双向泵的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陶瓷膜过滤机构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病原微生物,臭氧可分解氧化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并起到擦洗膜组器的作用,将陶瓷膜与臭氧氧化相结合,具有占地面积小和去除效果好,抗污染性能强的优点。抗污染性能强的优点。抗污染性能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人们生存中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而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城镇供水质量问题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现今的自来水供水中,水质问题是最主要也是普遍的问题。目前国内供水机构普遍存在水源微污染以及氯化消毒产生致病副产物的问题,而传统供水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不仅存在占地面积大,而且不能彻底去除微污染饮用水源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农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藻毒素等,包括现在普遍引起关注的难以去除的微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抗生素、避孕药等新兴污染物(EDCs、PPCPs),为达到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很多自来水厂面临升级改造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占地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难以去除的问题。
[0004](二)技术方案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包括:
[0006]臭氧氧化机构,所述臭氧氧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器、射流器和臭氧反应池,所述射流器设置于水管上,且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
[0007]陶瓷膜过滤机构,所述陶瓷膜过滤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膜池和产水反冲双向泵,所述膜池的进口与所述臭氧反应池的出口连通,所述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
[0008]清水机构,所述清水机构包括清水箱,所述清水箱的进口与所述产水反冲双向泵的出口连通。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取水电磁阀和臭氧反应池液位计;
[0010]所述取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水管上,且位于所述射流器的前端;
[0011]所述臭氧反应池液位计位于所述臭氧反应池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臭氧反应池液位计的数值控制所述取水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取水电磁阀的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开启,或根据所述取水电磁阀的关闭状态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关闭。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还包括压力表,所述产水反冲双向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根据所述压力表的数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产水反冲双向泵切换方向。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水箱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清水液
位计,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位计的数值控制所述产水反冲双向泵开启或关闭。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水箱内设置紫外灯。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还包括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清水箱的出口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陶瓷膜组件为陶瓷平板膜组件,所述陶瓷平板膜组件包括无机陶瓷平板膜,所述无机陶瓷平板膜的过滤孔径范围为10nm-100nm。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臭氧反应池和膜池的材质为食品级不锈钢。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包括氧氧化机构、陶瓷膜过滤机构和清水机构,陶瓷膜过滤机构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病原微生物,可将其与臭氧氧化相结合,利用臭氧先对水源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农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藻毒素、新型污染物等进行预氧化分解去除,再进行膜的高效过滤,无需添加混凝沉淀的化学药剂以及含氯消毒品,具有占地面积小和去除效果好的优点,同时臭氧气泡对膜表面有良好的清洗效果,抗污染性能显著。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的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如:1、取水电磁阀,2、臭氧发生器,21、射流器,22、臭氧反应池,3、臭氧反应池液位计,4、膜池,41、陶瓷平板膜组件,42、产水反冲双向泵,43、压力表,5、清水箱,51清水液位计,6、增压泵,61供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包括臭氧氧化机构、陶瓷膜过滤机构、和清水机构,臭氧氧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器2、射流器21和臭氧反应池22,射流器21设置于水管上,且射流器21与臭氧发生器2连接;陶瓷膜过滤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膜池4和产水反冲双向泵42,膜池4的进口与臭氧反应池22的出口连通,膜池4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清水机构包括清水箱5,清水箱5的进口与产水反冲双向泵42的出口连通。
[0025]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陶瓷膜组件是一种以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形成的非对称膜,膜孔径较小(通常50-100nm),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病原微生物;同时,由于其耐氧化、耐酸碱、耐高温和在极端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强的特点,因此可将其与臭氧氧化相结合,利用臭氧先对水源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农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藻毒素、新型污染物等进行预氧化分解去除,再进行膜的高效过滤,这样既避免了有机膜不耐氧化无法与臭氧高效结合的缺陷,同时也能代替传统砂滤池,保证出水浊度,去除病原微生物,并且不需要投加混凝药剂等化学品,规避了二次化学污泥污染及后续氯消毒副产物的
产生,此外臭氧气泡对膜表面带来了较好的擦洗效果,大大降低了膜污染。
[0026]需要说明的是,水管内的源水通过射流器21与臭氧发生器2产生的臭氧充分混合后进入臭氧反应池22,臭氧反应池22与膜池4连通,臭氧反应后的出水自流流入膜池4;本实施例处理量为100m3/d,为一个1000人左右的社区供水。
[0027]臭氧反应池22的接触反应时间约为10-30min,本实施例为15min,臭氧的投加为1g/m
3-8g/m3,本实施例为2g/m。
[0028]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臭氧发生器2产生的臭氧与进水通过射流器21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臭氧反应池22,在臭氧反应池22中进行臭氧氧化反应,将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并同步臭氧杀菌消毒,臭氧的投加,还可显著降低后续陶瓷膜组件的污染。
[00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连接的取水电磁阀1和臭氧反应池液位计3;
[0030]取水电磁阀1设置于水管上,且位于射流器21的前端;
[0031]臭氧反应池液位计3位于臭氧反应池22内,控制器根据臭氧反应池液位计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氧化机构,所述臭氧氧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器、射流器和臭氧反应池,所述射流器设置于进水管上,且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陶瓷膜过滤机构,所述陶瓷膜过滤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膜池和产水反冲双向泵,所述膜池的进口与所述臭氧反应池的出口连通,所述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清水机构,所述清水机构包括清水箱,所述清水箱的进口与所述产水反冲双向泵的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取水电磁阀和臭氧反应池液位计;所述取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水管上,且位于所述射流器的前端;所述臭氧反应池液位计位于所述臭氧反应池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臭氧反应池液位计的数值控制所述取水电磁阀开启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膜超滤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取水电磁阀的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开启,或根据所述取水电磁阀的关闭状态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秦玉兰樊晓丽冉建辉秦键滨黄文代晋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碧清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