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插接有辅助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通过操纵操作把手旋转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得支撑板向上移动对被支撑物进行支撑,进而使该装置可根据被支撑物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降低了因调节效果较差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通过放置板经过移动块沿着移动轨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向上移动对被支撑物进行支撑后插入截止销,进而避免了因调节后零部件出现晃动而造成被支撑物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增强了该装置的支撑作用。增强了该装置的支撑作用。增强了该装置的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现有技术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由于根据被支撑物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较差,导致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032534U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其基本描述为: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和移动机构,通过转动第一转柄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螺纹套筒转动,螺纹套筒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底板移动,从而可以在稳定和移动的两个状态来回切换,便于操作,实用性较高,通过设置抬升机构,便于对支撑板进行升降,从而可以将物料抬升至合适位置,本技术可以移动,且较为稳定,实用性较高;实际上在使用时,由于调节后的偏转杆容易发生晃动,造成被支撑物不稳定,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支撑作用。
[0004]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插接有辅助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固定销,所述辅助装置外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拖动把手。
[0009]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移动轨,所述移动轨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外侧面的中部插接有截止销,所述移动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插接有支撑板,所述放置板右侧面的中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环。
[0010]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所述连接框外侧面的中部和支撑片的内部均与传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所述传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所述连接框上表面的内侧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管,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套
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插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调节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正面的中部插接有固定杆。
[0011]优选的,所述操作把手和拖动把手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轨为工字滑轨,移动块为工字滑块,移动轨与移动块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与调节管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数量均为两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由合金铸钢制作而成。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正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尺寸与固定杆的尺寸相适配。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通过操纵操作把手旋转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得支撑板向上移动对被支撑物进行支撑,进而使该装置可根据被支撑物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降低了因调节效果较差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通过放置板经过移动块沿着移动轨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向上移动对被支撑物进行支撑后插入截止销,进而避免了因调节后零部件出现晃动而造成被支撑物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增强了该装置的支撑作用。
[0019]2、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通过推动底板经过万向轮将整体移动至预定位置,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更便于操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机动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板;2、辅助装置;201、移动轨;202、移动块;203、截止销;204、放置板;205、支撑板;206、连接杆;3、调节装置;301、固定板;302、连接框;303、支撑片;304、传动杆;305、操作把手;306、调节杆;307、调节管;308、第一传动齿轮;309、第二传动齿轮;310、固定框;311、固定块;312、固定杆;4、万向轮;5、固定销;6、连接板;7、拖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
底板1,推动底板1经过万向轮4将整体移动至预定位置,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更便于操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机动性能,底板1的上表面插接有辅助装置2,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调节装置3,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底板1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固定销5,辅助装置2外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拖动把手7。
[0026]辅助装置2包括移动轨201,移动轨201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块202,移动块202外侧面的中部插接有截止销203,移动块20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04,放置板204经过移动块202沿着移动轨201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205向上移动对被支撑物进行支撑后插入截止销203,进而避免了因调节后零部件出现晃动而造成被支撑物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增强了该装置的支撑作用,放置板204的上表面插接有支撑板205,放置板204右侧面的中部插接有连接杆206,连接杆2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环。
[0027]调节装置3包括固定板301,固定板30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302,固定板30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片303,连接框302外侧面的中部和支撑片303的内部均与传动杆304的外表面套接,传动杆30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305,操纵操作把手305旋转带动传动杆304转动,使得支撑板205向上移动对被支撑物进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插接有辅助装置(2),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调节装置(3),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所述底板(1)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固定销(5),所述辅助装置(2)外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拖动把手(7);所述辅助装置(2)包括移动轨(201),所述移动轨(201)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块(202),所述移动块(202)外侧面的中部插接有截止销(203),所述移动块(20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04),所述放置板(204)的上表面插接有支撑板(205),所述放置板(204)右侧面的中部插接有连接杆(206),所述连接杆(2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环;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302),所述固定板(30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片(303),所述连接框(302)外侧面的中部和支撑片(303)的内部均与传动杆(304)的外表面套接,所述传动杆(30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305),所述连接框(302)上表面的内侧插接有调节杆(306),所述调节杆(306)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管(307),所述传动杆(30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3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宇,
申请(专利权)人:顾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