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硫联测分析仪的分析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14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硫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硫联测分析仪的分析室,其包括外壳、隔板、水准瓶、滴定液瓶、滴定管、硫吸收杯、量气筒、吸收管、贮气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硫传感器、碳传感器、光源和光电池;外壳的前壁开口,隔板竖向设于外壳中间将外壳分为前后两部分,隔板上设有通孔,其中,滴定管、硫吸收杯、量气筒、吸收管、贮气瓶、光电池和第六电磁阀设于隔板前侧壁,水准瓶、滴定液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硫传感器、碳传感器和光源设于隔板后侧壁,光电池和光源前后对应且隔板对应位置设有通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布局合理。布局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硫联测分析仪的分析室


[0001]本技术涉及碳硫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硫联测分析仪的分析室。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碳硫联测分析仪,使用气体容量法分析碳、碘量法分析硫,装置气路液路复杂,线路交错,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碳硫联测分析仪的分析室,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碳硫联测分析仪的分析室,包括外壳、隔板、水准瓶、滴定液瓶、滴定管、硫吸收杯、量气筒、吸收管、贮气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硫传感器、碳传感器、光源和光电池;
[0005]外壳的前壁开口,隔板竖向设于外壳中间将外壳分为前后两部分,隔板上设有通孔,其中,滴定管、硫吸收杯、量气筒、吸收管、贮气瓶、光电池和第六电磁阀设于隔板前侧壁,水准瓶、滴定液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硫传感器、碳传感器和光源设于隔板后侧壁,光电池和光源前后对应且隔板对应位置设有通光孔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硫联测分析仪的分析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隔板(2)、水准瓶(3)、滴定液瓶(4)、滴定管(5)、硫吸收杯(6)、量气筒(7)、吸收管(8)、贮气瓶(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第六电磁阀(15)、硫传感器(16)、碳传感器(17)、光源(18)和光电池(19);外壳(1)的前壁开口,隔板(2)竖向设于外壳(1)中间将外壳(1)分为前后两部分,隔板(2)上设有通孔(201),其中,滴定管(5)、硫吸收杯(6)、量气筒(7)、吸收管(8)、贮气瓶(9)、光电池(19)和第六电磁阀(15)设于隔板(2)前侧壁,水准瓶(3)、滴定液瓶(4)、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硫传感器(16)、碳传感器(17)和光源(18)设于隔板(2)后侧壁,光电池(19)和光源(18)前后对应且隔板(2)对应位置设有通光孔(202);外壳(1)后侧壁上设有进氧接头(101)、进气接头(102)、出气接头(103)、采集信号接头(104)和控制信号接头(105);进氧接头(101)用于外接氧气瓶、进气接头(102)用于外接电弧炉排气口、出气接头(103)用于外接电弧炉进气口,采集信号接头(104)用于外接联测分析仪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接头(105)用于外接联测分析仪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出气接头(103)通过气管与硫吸收杯(6)连接,进气接头(102)和进氧接头(101)连通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气管连接第一电磁阀(10)后连通于水准瓶(3),水准瓶(3)下端通过气管与量气筒(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邦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邦正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