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人绿化屋面地漏节点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顶绿化领域,特别是一种上人绿化屋面地漏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绿化屋面是根据建筑荷载比较小的特点,利用草坪、地被、小型灌木和攀援植物进行屋顶和地下建筑顶板的覆盖绿化。屋面上可以留有小路和庭院供人们行走和停留。现有的绿化屋面一般多采用草坪,但是需要单独设置灌溉系统,浪费资源;同时,现有的绿化屋顶仅仅是辅以种植土或设置容器种植植物的建筑屋面,与屋面功能结合性差,无法形成具有多功能的隔热、抗渗、环保节能的整体覆盖屋面体系;同时成本较高维护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人绿化屋面地漏节点构造,要解决现有绿化屋面功能单一需要单独设置灌溉系统,适用范围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上人绿化屋面地漏节点构造,包括屋面结构层,还包括在屋面结构层的种植区由下至上依次复合在屋面结构层上侧表面的防水保温层、保护隔离层、固态排蓄水层、隔土层、隔土挡板、培土层、植物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人绿化屋面地漏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结构层(1),还包括在屋面结构层(1)的种植区由下至上依次复合在屋面结构层(1)上侧表面的防水保温层(2)、保护隔离层(3)、固态排蓄水层(4)、隔土层(5)、隔土挡板(6)、培土层(7)和植物层(8)、人行道区和地漏区,所述防水保温层(2)为耐根系穿刺防水保温层,所述保护隔离层(3)铺设在防水保温层(2)的上侧,铺设方向与防水保温层(2)的铺设方向相同,所述固态排蓄水层(4)铺设在保护隔离层(3)的上侧,固态排蓄水层(4)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侧向下均匀内凹的形成有蓄水槽(41),所述蓄水槽(41)的四周相对蓄水槽形成槽帮(42),槽帮(42)上开有排水孔(43),槽帮位于蓄水槽的四角位置处向上形成凸起(44),槽帮(42)的下方形成排水槽(45),所述隔土层(5)为过滤纤维层,所述过滤纤维层的下侧表面通过喷雾胶喷与固态排蓄水层(4)满粘粘接,所述隔土挡板(6)立置并围合在种植区的培土层(7)边缘,所述隔土挡板(6)上开有一组疏松排水孔(61),所述培土层(7)喷洒于隔土层(5)的上侧,所述植物层(8)包括景天科植物苗,所述植物层(8)种植于培土层(7)内,所述人行道区位于屋面结构层(1)的上侧、两侧种植区的隔土挡板(6)之间,所述人行道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复合在屋面结构层(1)上侧表面的防水保温层(2)、保护隔离层(3)、双层PE膜滑动层(9)、排水板(10)、碎石混合物层(11)和路面板层(12),所述地漏区设置在人行道区上,所述地漏区的屋面结构层(1)由下至上形成由小到大阶梯断开的地漏空间(13),地漏空间四侧设有与屋面结构层(1)的形状相适应并连接的过渡层(14),地漏空间的中部上下贯通,所述过渡层(14)的边部的上侧表面与屋面结构层(1)的上侧表面平齐,所述过渡层(14)的上侧表面自边部向中心逐渐向下倾斜,过渡层(14)的上侧表面连接有包括由人行道区延伸至地漏区内并且由下至上依次复合的防水保温层(2)、保护隔离层(3)、双层PE膜滑动层(9)和排水板(10),所述排水板(10)的延伸端短于下侧结构,地漏区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晓丽,杜元元,李维奇,黄冶,王茜,王志鹏,朱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