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
技术介绍
[0002]挖孔桩是先用人力挖土形成桩孔,并在向下掘进的同时,将孔壁衬砌以保证施工安全,在清理完孔底后,浇灌混凝土。
[0003]传统人工挖孔桩开挖,主要为铁锹配合洋镐作业,其缺点为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进度缓慢、人工成本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施工效果,设计一种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挖孔桩开挖效率低,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包括钢板铲和风镐本体,所述风镐本体和所述钢板铲通过钻杆相连接,所述钻杆的上端与所述风镐本体可拆卸连接,下端与所述钢板铲固定连接,所述风镐本体的上端设有风镐把手。
[0007]所述钢板铲包括与所述钻杆连接的上半部结构和与所述上半部连接的下半部结构。
[0008]所述钢板铲的上半部结构为矩形,下半部结构为倒三角形。
[0009]所述钻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风镐本体的中心位置。
[0010]所述钻杆的下端与所述钢板铲上设有加固结构。
[0011]所述加固结构为固定钢筋。
[0012]所述固定钢筋的数量至少为两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r/>[0014](1)将钢板铲与风镐相结合,与传统的人工挖孔桩开挖相比,能加快开挖速度,达到更理想的施工效果。
[0015](2)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钢板铲,2、风镐本体,3、钻杆,4、加固结构,5、风镐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如图1所示,包括风镐本体2、钻杆3、钢板铲1、风镐把手5和加固结构4。
[0020]风镐本体2和钢板铲1通过钻杆3相连接,钻杆3的上端穿过风镐本体2的中心位置,钻杆3与风镐本体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钻杆的下端与钢板铲上设有加固结构,便于稳固钢板铲1和钻杆3,所述风镐本体2上设有风镐把手5,用来控制开挖方向和力度。
[0021]钢板铲1包括与钻杆3连接的上半部结构和与上半部连接的下半部结构。
[0022]钢板铲1的上半部结构为矩形,下半部结构为倒三角形。
[0023]加固结构4为固定钢筋。
[0024]固定钢筋的数量至少为两根。
[0025]使用例:使用时,首先将钢板铲1与风镐和空压机进行连接,保证高压气畅通,风镐动力充足,然后打开风镐启动器,按压把手,进行不同部位的开挖,能够加快开挖速度;其中,风镐把手5用来控制开挖方向和力度,风镐本体2为冲击铁锹提供动力,钢板铲1是用来开挖取土,固定钢筋可以稳固钢板铲1和钻杆3,防止铁锹在使用时产生松动。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降低了人工挖孔桩开挖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降低安全隐患,能够达到更理想的施工效果。
[0026]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铲和风镐本体,所述风镐本体和所述钢板铲通过钻杆相连接,所述钻杆的上端与所述风镐本体可拆卸连接,下端与所述钢板铲固定连接,所述风镐本体的上端设有风镐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铲包括与所述钻杆连接的上半部结构和与上半部连接的下半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挖孔桩快速施工用冲击铁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结构的形状为矩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建明,郑广庆,李志强,王长健,张磊,于宾,王中新,李奎东,叶存,孔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