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17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1
一种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包括滤芯主体,所述滤芯主体内放置有两个由不同摩擦电纳米材料制成的过滤体,该两个过滤体相互叠加形成多个过滤通道;所述滤芯主体的一侧设有可使其中一个过滤体在所述滤芯主体内进行左右移动的可移动边框,用于带动两个过滤体通过摩擦使其内壁产生正负静电,让过滤通道内形成静电场吸附空气中带电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不用外供电源,滤芯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摩擦生电无限循环使用,通过手动或电动摩擦生电使材料表面带电形成静电场净化空气。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在清洗时可以通过动态摩擦清洗,清洗更方便,效果更彻底。效果更彻底。效果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空气净化滤芯主要分为2大类,物理拦截滤网和高压静电滤网,两种滤网各有优缺点,物理拦截滤网风阻高,而且不能清洗,但比较安全。而高压静电滤网需要外接高压电源,如果没有电源则没有净化效果,外接高压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另外,对于高压静电集尘的此种滤网是外供独立的高压电源,通过导电的平行电场集尘净化空气,但是此种滤芯的缺点是如果没有外供高压电源,此类滤芯就完全没有净化效果。但是外接高压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有些场所不适合外加高压电源导致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利用摩擦生电的原理,通过摩擦电材料的应用,实现材料表面带电,以材料表面电荷吸附空气中带电颗粒物,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包括滤芯主体,所述滤芯主体内放置有两个由不同摩擦电纳米材料制成的过滤体,该两个过滤体相互叠加形成多个过滤通道;所述滤芯主体的一侧设有可使其中一个过滤体在所述滤芯主体内进行左右移动的可移动边框,用于带动两个过滤体通过摩擦使其内壁产生正负静电,让过滤通道内形成静电场吸附空气中带电颗粒。
[0006]可选的,所述过滤体呈多层平板状,并上下平行、均匀间隔的布置在所述滤芯主体内,所述过滤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有相互错开设置的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道侧壁;两个过滤体叠加在一起时,其中一个过滤体上的通道侧壁和另一个过滤体上的通道侧壁共同构成多个所述过滤通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通道侧壁垂直于所述过滤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通道侧壁叠加构成方形过滤通道。
[0008]可选的,所述滤芯主体呈方框状,该滤芯主体的正面设有进风口,其背面设有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的出风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通道的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0010]优选的,其中一个过滤体固定在所述可移动边框的内侧面上,另一个过滤体固定在与所述可移动边框相对设置的固定边框的内侧面上。
[0011]可选的,所述可移动边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位于滤芯主体顶面和底面的滑轨连接;
[0012]所述固定边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位于滤芯主体顶面和底面的滑槽连接;
[0013]所述滑轨在所述滑槽内移动,用于限定过滤体在滤芯主体内左右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边框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左右滑动。
[0015]由上,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无外供电源,安全可靠:一般高压静电滤芯需要外供高压电源,不然就没有净化性能,而本专利技术的滤芯结构不用外供电源,通过手动或电动摩擦生电使材料表面带电形成静电场净化空气;
[0017]2.无限循环摩擦充电使用:一般驻极体滤芯是通过电晕驻极后材料表面带电使用,但这种驻极只是一次性的,电衰减后就没有净化性能,而本专利技术的滤芯结构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摩擦生电无限循环使用;
[0018]3.方便清洗:一般滤芯通道内是静态的,污染物不方便清洗,本专利技术的滤芯结构在清洗时可以通过动态摩擦清洗,清洗方便,效果更彻底。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的后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的俯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的单层过滤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的滑轨和滑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的可移动边框或可移动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
[0029]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包括滤芯主体10,滤芯主体10呈方框状,该滤芯主体10具有进风口和与进风口相对的出风口,进风口位于滤芯主体10的正面,滤芯主体10的背面为出风口。滤芯主体10内放置有两个由不同摩擦电纳米材料制成的过滤体20,该两个过滤体20相互叠加形成多个过滤通道30,过滤通道30的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便于空气中的带电颗粒通过过滤通道30时,被过滤通道30内形成的静电场吸附。
[0030]滤芯主体10的一侧设有可使其中一个过滤体在所述滤芯主体10内进行左右移动的可移动边框40,用于带动两个过滤体20通过上下表面的摩擦使其内壁产生正负静电,让过滤通道30内形成静电场吸附空气中带电颗粒,灭杀细菌。
[0031]两个过滤体20均呈多层平板状,并且上下平行、均匀间隔的布置在滤芯主体10内,过滤体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有相互错开设置的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道侧壁31,两个过滤体20叠加在一起时,其中一个过滤体的通道侧壁和另一个过滤体的通道侧壁共同构成多个过滤通道30。
[0032]优选的,通道侧壁31垂直于过滤体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通道侧壁31叠加构成方形过滤通道,当然,通道侧壁31也可以倾斜设置于过滤体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如此,则通道侧壁31构成的过滤通道30呈平行四边形状。
[0033]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过滤体20固定在可移动边框40的内侧面上,另一个过滤体20固定在固定边框50的内侧面上,可移动边框40和固定边框50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滤芯主体10的左右两侧。可移动边框4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位于滤芯主体顶面和底面的滑轨60连接。固定边框5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位于滤芯主体10顶面和底面的滑槽70连接,滑轨60在所述滑槽70内移动,可以限定过滤体20在滤芯主体10内左右移动。滑轨60和滑槽70的形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槽型钢形式,只要能满足滑轨60在滑槽70中左右滑动,带动过滤体20在滤芯主体10左右移动形成摩擦即可。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可移动边框40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左右滑动,同时带动其中一个过滤体20在滤芯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包括滤芯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主体内放置有两个由不同摩擦电纳米材料制成的过滤体,该两个过滤体相互叠加形成多个过滤通道;所述滤芯主体的一侧设有可使其中一个过滤体在所述滤芯主体内进行左右移动的可移动边框,用于带动两个过滤体通过摩擦使其内壁产生正负静电,让过滤通道内形成静电场吸附空气中带电颗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体呈多层平板状,并上下平行、均匀间隔的布置在所述滤芯主体内,所述过滤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有相互错开设置的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道侧壁;两个过滤体叠加在一起时,其中一个过滤体上的通道侧壁和另一个过滤体上的通道侧壁共同构成所述多个过滤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外动摩擦加电的摩擦电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侧壁垂直于所述过滤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通道侧壁叠加构成方形过滤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清李晓慧王中林李次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纳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