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16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包括边框和设置于边框上、下横梁之间的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第一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联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充电输入端电联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联接;第一璃层的外侧面设有量子光催化涂层,第二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量子光催化涂层,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填充惰性气体或真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蓝光保护视力和抗菌易清洁的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发电玻璃。发电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功能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材材料,随着人们对建筑装饰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功能玻璃在建筑行业中的用量不断增大。现代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玻璃幕墙,这些玻璃幕墙也带来了难清洗的问题,如果采用常规的清洗方法,则存在清洗费用高,不利于环保的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通过在玻璃基材表面镀上纳米TiO2薄膜,或将TiO2加入在涂料中获得具有抗菌和自清洁功能的涂层,但存在TiO2对太阳能利用率低、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不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蓝光保护视力,抗菌易清洁和降解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玻璃。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包括边框和设置于边框上、下横梁之间的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联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充电输入端电联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联接,充电电路、蓄电池和变压器均位于边框上;
[0005]所述第二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蓝光过滤涂层,第二玻璃层的外侧面设有量子光催化涂层,量子光催化涂层表面设有网格状气体捕集网,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网格交点处设有吸附剂储存点;所述边框上横梁或下横梁设有含有量子光催化试剂的滚筒,所述滚筒沿边框两侧的竖边运动且位于第二玻璃层的外侧的网格状气体捕集网表面运动,所述滚筒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蓝光保护视力和抗菌易清洁的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幕墙的功能性玻璃,该玻璃的第一玻璃层为外侧朝向室外,第二玻璃层为内侧朝向室内,第一玻璃层的主要作用是过滤蓝光、自清洁、太阳能发电,第二玻璃层的主要作用是过滤蓝光并且具有净化空气的量子光催化涂层。
[0008]本技术采用的量子光催化涂层中含有TiO2和SiO2,TiO2是一个具有极高催化效果的光催化剂,TiO2受到光激发而产生的光生载流子极易发生复合。它们的复合会使反应中氧化剂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降低。因此为了提高光催化的效率,本技术设计了量子点的光催化材料以减少复合几率的发生,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
[0009]本技术的量子光催化涂层在白天的阳光下和晚上的室内灯光下都具有防蓝光、抗菌和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本技术的量子光催化涂层为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涂层。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填充惰性气体或真空。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四周与第二玻璃层外侧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四周通过边框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夹持固定。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网格交点的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分子筛、天然黏土或活性炭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量子光催化涂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纳米WO3涂层、纳米银涂层和TiO2-SiO2涂层。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2~5nm,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3~8nm,TiO2-SiO2涂层的厚度为10~15nm。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玻璃层的外侧面也设有量子光催化涂层。所述量子光催化涂层具有防蓝光、自清洁和除雾霾功能。
[0017]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功能玻璃,该功能玻璃包括太阳能供电玻璃和蓝光吸收-空气净化玻璃,采用量子光催化涂层和量子光催化剂补充装置使得该玻璃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可广泛用于幕墙或灯罩。本技术的可见响应的量子光催化涂层具有反射、吸收、屏蔽蓝光的功能,无色透明,不影响视觉效果,还具有抗菌、净化空气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量子光催化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边框;11、上横梁;12、下横梁;2、第一玻璃层;21、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22、充电电路;23、蓄电池;24、变压器;3、第二玻璃层;31、蓝光过滤涂层;32、量子光催化涂层;33、网格状气体捕集网;34、滚筒;35、纳米WO3涂层;36、纳米银涂层;37、TiO2-SiO2涂层;4、惰性气体或真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一种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玻璃,包括边框1和设置于边框上横梁11、下横梁12之间的第一玻璃层2和第二玻璃层3,所述第一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21,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22的输入端电联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3的充电输入端电联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变压器24的输入端电联接,充电电路、蓄电池和变压器均位于边框上;
[0023]所述第二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蓝光过滤涂层31,第二玻璃层的外侧面设有量子光催化涂层32,量子光催化涂层表面设有网格状气体捕集网33,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网格交点处设有吸附剂储存点;所述边框上横梁或下横梁设有含有量子光催化试剂的滚筒
34,所述滚筒沿边框两侧的竖边运动且位于第二玻璃层的外侧的网格状气体捕集网表面运动,所述滚筒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0024]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填充惰性气体或真空4。
[0025]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四周与第二玻璃层外侧面固定连接。
[0026]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四周通过边框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夹持固定。
[0027]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网格交点的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分子筛、天然黏土或活性炭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28]所述量子光催化涂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纳米WO3涂层35、纳米银涂层36和TiO2-SiO2涂层37。
[0029]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2~5nm,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3~
[0030]8nm,TiO2-SiO2涂层的厚度为10~15nm。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设置于边框上、下横梁之间的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联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充电输入端电联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联接,充电电路、蓄电池和变压器均位于边框上;所述第二玻璃层的内侧面设有蓝光过滤涂层,第二玻璃层的外侧面设有量子光催化涂层,量子光催化涂层表面设有网格状气体捕集网,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网格交点处设有吸附剂储存点;所述边框上横梁或下横梁设有含有量子光催化试剂的滚筒,所述滚筒沿边框两侧的竖边运动且位于第二玻璃层的外侧的网格状气体捕集网表面运动,所述滚筒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填充惰性气体或真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四周与第二玻璃层外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保温防蓝光量子光催化涂层抗菌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气体捕集网的四周通过边框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夹持固定。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新郑坚吴梓坚毛文阳芮鑫吕丹枫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天邦量子涂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