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09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至少包含:太阳能板,设有板面,位于前述板面表面并固设有太阳能芯片组,并通过含氟元素的保护材覆盖于前述太阳能芯片组的表面;前述太阳能板设第一结合部,位于前述板面的一侧;太阳能板设第二结合部,位于前述板面的另一侧;如此,可通过两两相邻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让多片的太阳能板可被快速组合与安装,即可完成太阳能发电设施,太阳能板不须再通过人工清洁,并可维持太阳能芯片组的最佳反射率,提升发电效率。提升发电效率。提升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为一种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尤指一种可通过两两相邻的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互相结合,可让多个的太阳能板被快速结合与安装,提升安装速度,降低太阳能板的制造与设置安装的施工成本,且让太阳能芯片组产生最大的反射量,以提升太阳能芯片组的发电效率的创新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现有太阳能板,都是将太阳能芯片组设置于玻璃板上方,再于太阳能芯片组的上方以玻璃板覆盖,以避免太阳能芯片组与外部水气接触损坏。再参阅图1及图2,要将太阳能板安装设置于预定地点或建筑物上方时,必须通过钢架a,适当的支撑太阳能板b,再于每块太阳能板b的多个位置以夹座c夹合后,再以扣件d将夹座c与钢架a锁固。该种现有太阳能板b、 b1、b2、b3
………
的组合,都是一块接着一块,块与块之间并无任何互相结合的结构设计,亦即,每一块太阳能板都是独立的与钢架结合,仅通过多个夹座c夹固栓设,缺点就是欠缺较大的抗风压能力,只要台风吹袭,常见,太阳能板的设置发电场附近,都是被风吹落的太阳能板,变成危险的伤人利器,并造成发电中止与设备损害重建的多重损失。
[0003]为此,本案创作者,基多年相关太阳能板的设计、安装与金属建材的开发与制造经验,乃针对前述现有太阳能板的结合问题加以研究,乃创作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乃是在提供一种可通过太阳能板的互相结合,一来可提升太阳能板的抗风压能力,二来可降低太阳能板的制造成本,再来可提升太阳能板的设置安装速度与效率,让发电场域可早日发电投产,增加发电收益与设置安装费用,并可通过雨水自然清洗以维持洁净,不须人工定期清洗,仍可维持太阳能芯片组的光反射率,保持发电效率的太阳能板的结合结构创新。
[0005]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的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至少包含:板面,位于前述板面表面并固设有太阳能芯片组,并通过含氟元素的保护材覆盖于前述太阳能芯片组的表面;第一结合部,位于前述板面的一侧;第二结合部,位于前述板面的另一侧,前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并高突于前述板面,以组成太阳能板;可通过两两相邻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让多块的太阳能板可被快速组合与安装,以完成太阳能发电设施。
[0006]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并高突于前述板面,让雨水可被自然集结,并清洗含氟元素的保护材的表面。
[0007]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相邻的太阳能板的互相结合,是通过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
[0008]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可为扣固型、搭接型或绞合型。
[0009]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相邻的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的设置,让太阳能板可产生最佳的组合结构,并产生优良的导水性,下雨天可同时清洁含氟元素的保护材,不须再通过人工清洁,以维持太阳能芯片组的最佳反射率。
[0010]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扣固型,即当相邻的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时,是通过前述第一结合部的扣合端可扣入第二结合部的扣合槽,以产生初始的结合状态;或前述搭接型,当相邻的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时,是通过第一结合部直接搭接于第二结合部,以产生初始的结合状态;或前述绞合型,即当相邻的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时,是通过第一结合部包覆于第二结合部,并以加工工具将第一结合部完全包覆于第二结合部,以产生初始的结合状态。
[0011]于一实施例中,太阳能芯片组,被设置固定于前述板面的表面,并以隔离绝缘材将前述太阳能芯片组与金属板材的板面作适当的隔离绝缘,并以含氟元素的保护材覆盖于前述太阳能芯片组的表面,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并具有密布的反射槽,可以提升前述太阳能芯片组的光反射率,提高发电效率。
[0012]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是通过胶合材料将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与前述太阳能芯片组的上表面胶合固定。
[0013]本技术可通过相邻的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的设置,让太阳能板可产生最佳的组合结构,并产生优良的导水性,下雨天可同时清洁含氟元素的保护材,不须再通过人工清洁,以维持太阳能芯片组的最佳反射率,提升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太阳能板的结合视图。
[0015]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太阳能板的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太阳能板的剖视放大视图。
[0018]图4A是图4的部分放大视图。
[0019]图5及5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视图。
[0020]图6及6A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视图。
[0021]图7及7A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视图。
[0022]图8及8A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视图。
[0023]图9及9A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视图。
[0024]图10及10A是本技术实施例六的视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板面1、太阳能芯片组2、隔离绝缘材20、导线21、21a、控制盒22、输出线23、23a、含氟元素的保护材24、反射槽240、胶合材料25、第一结合部3、扣合端30、第二结合部4、扣合槽40、第一太阳能板S1、第二太阳能板S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描述本技术,兹依附图式,说明如下:如图3~10A为本技术的太阳能板的组合结构,至少包含:板面1、太阳能芯片组2、第一结合部3、第二结合部4。
[0028]如图3~4A,前述板面1,需为平整状,以为太阳能芯片组2设置固定。位于前述板面1的表面,并被设置胶合有太阳能芯片组2,为传统市售的太阳能芯片组,技术特征不再赘述,于前述太阳能芯片组2与前述板面1之间并以隔离绝缘材20作适当的隔离绝缘,以确保太阳能板的安全性。前述太阳能芯片组2并被以导线21、21a与控制盒22衔接,并通过二输出线23、 23a让相邻太阳能板可以互相并接到总线,统一供应给用电设备等。于前述太阳能板芯片2的表面并以含氟元素的保护材24覆盖,是通过胶合材料25 将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24与前述太阳能芯片组2的上表面胶合固定,并利用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24的周边覆盖于前述板面1的部分范围,让前述太阳能芯片组2可被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24充分保护,并防止与外部水气接触,确保发电安全。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24并具有密布的反射槽 240,可通过前述含氟元素的保护材24的反射槽240,提升前述太阳能芯片组2的光反射率,同时吸收0.2μm~1.2μm波长的太阳光,以增加太阳能芯片组2的电子与电洞(正、负电荷)量,即可提高太阳能芯片组2的发电效率。
[0029]如图5及5A、6及6A、7及7A、8及8A、9及9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太阳能板,设有板面,位于前述板面表面并固设有太阳能芯片组,并通过含氟元素的保护材覆盖于前述太阳能芯片组的表面;前述太阳能板设第一结合部,位于前述板面的一侧;太阳能板设第二结合部,位于前述板面的另一侧;如此,可通过两两相邻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让多片的太阳能板可被快速组合与安装,即可完成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组装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并高突于前述板面,让雨水可被自然集结,并清洗含氟元素的保护材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相邻的太阳能板的互相结合,是通过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互相结合,可为扣固型、搭接型或绞合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相邻的第一太阳能板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太阳能板的第二结合部的设置,让太阳能板可产生最佳的组合结构,并产生优良的导水性,下雨天可同时清洁含氟元素的保护材,不须再通过人工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乔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