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396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建立进汞压力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常采用沉积层序理论分析法、岩心定性分析法、物性参数判别法、地质建模法来划分流动单元。例如,Amaefule等人利用修改的Kozeney-Carman方程,建立了划分流动单元的流动层段指标FZI。姚合法等人在利用SPSS软件的基础上,选用同粒度中值、孔隙度、流动层分层指数三项参数,建立了流动单元判别函数。周游等人通过分析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建立了灰色理论“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定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0003]虽然岩心实验参数能准确表征储层流动性,但一个实验参数仅代表一个深度点的地层特征,无法连续性描述储层的流动单元性质。而其他方法在常规测井直井中,可利用测井计算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结合岩相进行有效的流动单元划分。然而在水平井开发中,仅有声波一条孔隙度曲线,孔隙度、渗透率的计算误差难以满足流动单元划分精度,解释结果则依赖解释员的经验,存在误差较大的风险。这使得仅采用岩心实验测试结果参数、测井曲线解释成果参数无法精确的对水平井储层进行流动单元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精确的对水平井储层进行流动单元评价的问题,能够提高储层评价的精度,为同类储层水平井储层品质评价和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参考。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建立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通过横向弛豫时间T2计算进汞压力P
c
,通过中值压力P
50
、排驱压力P
d
、排驱压力对应的饱和度值S
Hgd
建立偏离程度系数N指数和M指数,通过N指数和M指数划分流动单元;所述N指数代表中值压力相对排驱压力的偏离程度,在M值为固定值条件下,若N值越小,中值压力与排驱压力接近,则岩样的渗流能力强,储层流动性越好,若N值越大,则岩样的渗流能力较差;所述M指数代表岩样进汞饱和所需的压力强弱程度,在N值为固定值条件下,若M值越小,则岩样进汞饱和所需的压力强度小,岩样的孔喉半径值大,流动性越好,若M值越大,则岩样的孔喉半径值越小,流动性越差。
[0006]其中,所述建立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的方法,为:确定压汞实验中进汞压力P
c
与孔喉半径r
c
的对应关系,分析压汞孔喉分布曲线与核磁共振测井的横向弛豫时间T2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横向弛豫时间T2与孔喉半径r
c
的关系,同时确定转换系数m、n值,进而建立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
[0007]所述进汞压力P
c
与孔喉半径r
c
的关系为:
[0008][0009]式(1)中,a为压汞实验系数;r
c
为孔喉半径;
[0010]所述横向弛豫时间T2与孔喉半径r
c
的关系为:
[0011]r
c
=m
×
T
2n
ꢀꢀꢀꢀꢀꢀꢀꢀ
(2)
[0012]式(2)中,m、n均为转换系数;
[0013]所述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为:
[0014][0015]其中,所述建立偏离程度系数N指数和M指数的方法,为:
[0016](S1)计算横向弛豫时间T2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第i点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用S
Wgi
,设定共有q个数据点,将每个可动流体饱和度S
Wgi
反向叠加,为建立可动流体饱和度S
Wg
数据,完成伪毛管压力曲线横坐标S
Wg
的计算,伪毛管压力曲线的纵坐标用进汞压力P
c
表示,从而建立伪毛管压力曲线;
[0017](S2)在伪毛管压力曲线中选取曲线平滑段做切线,切线与Y轴的交点为排驱压力P
d
的值,与P
d
值对应的S
Wg
值为排驱压力对应的饱和度值S
Hgd
值;
[0018](S3)设定S
Wg
=50%,在伪毛管压力曲线值所对应的Pc值作为中值压力P
50
值,同时计算最大孔喉半径和中值孔喉半径,所述中值孔喉半径为中值压力P
50
值对应的孔喉半径,所述最大孔喉半径为最大进汞压力对应的孔喉半径;
[0019](S4)利用确定的P
d
值、S
Hgd
值和P
50
值,建立偏离程度系数N指数和M指数,利用N指数、M指数划分流动单元。
[0020]在步骤(S4)中,在伪毛管压力曲线中,选取中值压力P
50
、排驱压力P
d
建立偏离程度指数函数,为:
[0021][0022]引入中值压力P
50
、排驱压力P
d
、排驱压力对应的饱和度值S
Hgd
,获得偏离程度系数N指数、M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0023][0024][0025]优选地,所述Ⅰ类流动单元的N指数小于0.025,M指数为0.05~0.73;所述II类流动单元的N指数大于0.025,M指数为0.05~0.73;所述III类流动单元的N指数为0.04,M指数为0.05;所述IV类流动单元的N指数为0.025~0.055,M指数大于0.73。
[0026]优选地,所述m为0.0006~0.003,n为0.8~0.98。
[0027]优选地,该方法还包含:根据待分析的岩石气藏的岩心实验资料分析该岩石气藏
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孔隙结构特征,利用压汞资料划分待分析的岩石气藏的流动单元,通过该流动单元结合N指数和M指数划分流动单元。
[0028]优选地,利用岩心实验资料分析雷四段白云岩气藏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孔隙结构特征,在岩心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压汞资料建立雷四气藏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案,将雷四段白云岩储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Ⅰ类流动单元、II类流动单元、III类流动单元和IV类流动单元;其中,所述Ⅰ类流动单元的排驱压力Pd为0.07~0.7,中值压力为0.08~2.2;所述II类流动单元的排驱压力Pd为0.2~1.0,中值压力为2.0~7.0;所述III类流动单元的排驱压力Pd小于0.02,中值压力为0.1~10;所述IV类流动单元的排驱压力Pd为0.7~2.0,中值压力为7.0~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建立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通过横向弛豫时间T2计算进汞压力P
c
,通过中值压力P
50
、排驱压力P
d
、排驱压力对应的饱和度值S
Hgd
建立偏离程度系数N指数和M指数,通过N指数和M指数划分流动单元;所述N指数代表中值压力相对排驱压力的偏离程度,在M值为固定值条件下,若N值越小,中值压力与排驱压力接近,则岩样的渗流能力强,储层流动性越好,若N值越大,则岩样的渗流能力较差;所述M指数代表岩样进汞饱和所需的压力强弱程度,在N值为固定值条件下,若M值越小,则岩样进汞饱和所需的压力强度小,岩样的孔喉半径值大,流动性越好,若M值越大,则岩样的孔喉半径值越小,流动性越差;其中,所述建立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的方法,为:确定压汞实验中进汞压力P
c
与孔喉半径r
c
的对应关系,分析压汞孔喉分布曲线与核磁共振测井的横向弛豫时间T2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横向弛豫时间T2与孔喉半径r
c
的关系,同时确定转换系数m、n值,进而建立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所述进汞压力P
c
与孔喉半径r
c
的关系为:式(1)中,a为压汞实验系数;r
c
为孔喉半径;所述横向弛豫时间T2与孔喉半径r
c
的关系为:r
c
=m
×
T
2n
ꢀꢀꢀꢀꢀꢀꢀꢀꢀꢀꢀꢀ
(2)式(2)中,m、n均为转换系数;所述进汞压力P
c
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转换关系为:其中,所述建立偏离程度系数N指数和M指数的方法,为:(S1)计算横向弛豫时间T2的每一个数据点对应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第i点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用S
Wgi
,设定共有q个数据点,将每个可动流体饱和度S
Wgi
反向叠加,为建立可动流体饱和度S
Wg
数据,完成伪毛管压力曲线横坐标S
Wg
的计算,伪毛管压力曲线的纵坐标用进汞压力P
c
表示,从而建立伪毛管压力曲线;(S2)在伪毛管压力曲线中选取曲线平滑段做切线,切线与Y轴的交点为排驱压力P
d
的值,与P
d
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玉温丹妮葛祥吴见萌张世懋何传亮康建云缪祥禧袁莉赵翔李萌刘玥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