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387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的照射距离测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摄像头的照射距离不能够进行测定,导致人脸识别数据和人体温度数据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通过距离检测单元对摄像头的距离进行检测,通过勾股定理获取到X1、X2以及R检测光线的长度,并通过公式获取到摄像头的最远清晰照射距离X,获取到清晰照射系数的最高阈值和最低阈值并分别标记为L1和L2;并将最高阈值L1和最低阈值L2发送至服务器;提高了摄像头的准确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的照射距离测定
,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脸技术的成熟,人脸识别的应用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但是人脸识别也开始展露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人脸盗刷,人脸误刷等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如刷脸支付,刷脸开门等问题,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误刷,盗刷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人脸识别距离的计算,通过距离锁定人脸目标,然后判断人脸是否在有效的识别区。另外做人体温度检测的时候,目前人体温度检测基本上都只是通简单距离计算,进行人体温度的计算,而没有进行人脸的锁定,计算人脸特征点到摄像头的距离,这样很容易受到其它的物品或者其他人脸的干扰,从而影响到温度检测的精准度。
[0003]但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摄像头的照射距离不能够进行测定,导致人脸识别数据和人体温度数据准确性低,降低了摄像头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通过距离检测单元对摄像头的距离进行检测,提高了摄像头的准确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包括服务器、距离检测单元、调整单元、推荐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0007]所述距离检测单元用于对摄像头的距离进行检测,具体距离检测过程如下:
[0008]步骤一、将摄像头进行排序,并将首末两端的摄像头标记为O1和O2,同时分别以O1和O2为原点,建立两个直角坐标系;
[0009]步骤二、将人脸区放入直角坐标系中,并将人脸区标记为P;将人脸区的放入位置设置在O1坐标系的第一象限与O2坐标系的第二象限的重合处;
[0010]步骤三、在原点O1和原点O2处发射第一检测光线,并将原点O1和原点O2的检测光线射向人脸区的两侧,并将该第一检测光线分别标记为X1和X2,同时在O1坐标系的X轴上获取任一坐标并将该坐标标记为中心坐标,并在中心坐标位置处射出第二检测光线,并将该第二检测光线标记为R;
[0011]步骤四、获取O1坐标系和O2坐标系Y轴上的坐标(0,f1)和(0,f2),且f1=f2,f1和f2均表示为摄像头最短清晰照射距离,并通过勾股定理获取到X1、X2以及R检测光线的长度,并通过公式X=X1
×
c1+X2
×
c2+R
×
c3获取到摄像头的最远清晰照射距离X,其中,c1、c2以及c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c1>c2>c3>0;
[0012]步骤五、将最远清晰照射距离X与最短清晰照射距离进行比较,获取到清晰照射系数的最高阈值和最低阈值并分别标记为L1和L2;并将最高阈值L1和最低阈值L2发送至服务
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用户和操作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用户信息和操作人员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用户信息和操作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年龄、职业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操作人员信息包括操作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0014]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分析摄像头信息,并对摄像头进行调整,摄像头信息包括摄像头的数量、摄像头的照射角度以及摄像头的照射距离,具体分析调整过程如下:
[0015]S1:获取摄像头的数量,并将摄像头的数量标记为SL;
[0016]S2:获取摄像头的照射角度,并将摄像头的照射角度标记为JD;
[0017]S3:获取摄像头的照射距离,并将摄像头的照射距离标记为JL;
[0018]S4:通过公式获取到该摄像头的分析系数FX,其中,s1、s2以及s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s1>s2>s3>0;
[0019]S5:将摄像头的分析系数FX与服务器内的最高阈值L1和最低阈值L2进行比较:
[0020]若摄像头的分析系数FX>L1,则判定摄像头的距离超出阈值范围,即人脸识别和温度检测数据不准确,生成距离过长信号并将距离过长信号发送至操作人员的手机终端;
[0021]若摄像头的分析系数L2≤FX≤L1,则判定摄像头的距离在阈值范围内,即人脸识别和温度检测数据准确,生成准确信号并将准确信号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
[0022]若摄像头的分析系数FX<L2,则判定摄像头的距离未达到阈值范围,即人脸识别和温度检测数据不准确,生成距离过短信号并将距离过短信号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
[0023]进一步地,所述推荐单元用于对分析用户使用信息,对未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进行推荐,用户使用信息包括用户需要安装摄像头的数量、用户需要摄像头的照射面积以及用户需求摄像头数据采集准确率的百分比,将用户标记为i,i=1,2,......,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推荐过程如下:
[0024]SS1:获取用户需要安装摄像头的数量,并将用户需要安装摄像头的数量标记为Si;
[0025]SS2:获取用户需要摄像头的照射面积,并将用户需要摄像头的照射面积标记为Ji;
[0026]SS3:获取用户需求摄像头数据采集准确率的百分比,并将用户需求摄像头数据采集准确率的百分比标记为Bi;
[0027]SS4:通过公式Mi=β(Si
×
v1+Ji
×
v2+Bi
×
v3)3获取到用户的推荐系数Xi,其中,v1、v2以及v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v1>v2>v3>0,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1.023654;
[0028]SS5:将用户的推荐系数Xi与推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0029]若用户的推荐系数Xi≥推荐系数阈值,则判定该用户推荐系数高,并生成推荐信号,同时将该用户标记为推荐用户,并将推荐信号和推荐用户发送至服务器;
[0030]若用户的推荐系数Xi<推荐系数阈值,则判定该用户推荐系数低,并生成不推荐信号,同时将该用户标记为不推荐用户,并将不推荐信号和不推荐用户发送至服务器。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距离检测单元对摄像头的距离进行检测,将摄像头进行排序,并
将首末两端的摄像头标记为O1和O2,同时分别以O1和O2为原点,建立两个直角坐标系;将人脸区放入直角坐标系中,并将人脸区标记为P;将人脸区的放入位置设置在O1坐标系的第一象限与O2坐标系的第二象限的重合处;在原点O1和原点O2处发射第一检测光线,并将原点O1和原点O2的检测光线射向人脸区的两侧,并将该第一检测光线分别标记为X1和X2,同时在O1坐标系的X轴上获取任一坐标并将该坐标标记为中心坐标,并在中心坐标位置处射出第二检测光线,并将该第二检测光线标记为R;获取O1坐标系和O2坐标系Y轴上的坐标(0,f1)和(0,f2),且f1=f2,f1和f2均表示为摄像头最短清晰照射距离,并通过勾股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距离检测单元、调整单元、推荐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所述距离检测单元用于对摄像头的距离进行检测,具体距离检测过程如下:步骤一、将摄像头进行排序,并将首末两端的摄像头标记为O1和O2,同时分别以O1和O2为原点,建立两个直角坐标系;步骤二、将人脸区放入直角坐标系中,并将人脸区标记为P;将人脸区的放入位置设置在O1坐标系的第一象限与O2坐标系的第二象限的重合处;步骤三、在原点O1和原点O2处发射第一检测光线,并将原点O1和原点O2的检测光线射向人脸区的两侧,并将该第一检测光线分别标记为X1和X2,同时在O1坐标系的X轴上获取任一坐标并将该坐标标记为中心坐标,并在中心坐标位置处射出第二检测光线,并将该第二检测光线标记为R;步骤四、获取O1坐标系和O2坐标系Y轴上的坐标(0,f1)和(0,f2),且f1=f2,f1和f2均表示为摄像头最短清晰照射距离,并通过勾股定理获取到X1、X2以及R检测光线的长度,并通过公式X=X1
×
c1+X2
×
c2+R
×
c3获取到摄像头的最远清晰照射距离X,其中,c1、c2以及c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c1>c2>c3>0;步骤五、将最远清晰照射距离X与最短清晰照射距离进行比较,获取到清晰照射系数的最高阈值和最低阈值并分别标记为L1和L2;并将最高阈值L1和最低阈值L2发送至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用户和操作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用户信息和操作人员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用户信息和操作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年龄、职业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操作人员信息包括操作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距离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分析摄像头信息,并对摄像头进行调整,摄像头信息包括摄像头的数量、摄像头的照射角度以及摄像头的照射距离,具体分析调整过程如下:S1:获取摄像头的数量,并将摄像头的数量标记为SL;S2:获取摄像头的照射角度,并将摄像头的照射角度标记为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晗
申请(专利权)人:快优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