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生产用可升降的活塞式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86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生产用可升降的活塞式充气装置,属于活塞式充气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座和收纳筒,支撑座的顶部固定有收纳筒。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推拉板、气缸、活塞杆、分流管、充气嘴和阀门,当需要对产品充气时,工作人员可将产品与充气嘴对接,并将充气嘴对应的阀门打开,之后气缸运行,通过活塞杆使得推拉板带动第三活塞在第三活塞筒内伸缩,之后使得第三活塞筒内空气压缩,挤压第二活塞在第二活塞筒内伸缩,第二活塞带动第三活塞在第三活塞筒内伸缩,最终使得外界空气通过进气滤嘴、进气管和进气口进入,内部空气则依次通过排气口、排气管、通气孔和分流管,最终经过充气嘴对产品充气,充气方式简便,且充气效率更高。气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生产用可升降的活塞式充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塞式充气装置
,具体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生产用可升降的活塞式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放电管是一种使用于设备输入端的高压保护元件,若其两端的电压高过其保护规格值时,其内部会出现短路现象,并吸收掉输入的过高压,随着人们外出工作或旅游机会越来越多,许多充气产品,如充气玩具、游泳圈、充气枕头、充气床垫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不使用时都会将产品中的气放空,以减小体积从而方便携带、收纳,而在需要使用时,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充气。
[0003]根据公开号为CN2095571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按压活塞式充气装置,使用时,其通过,用手握压压柄,带动活塞I向右运动,因此活塞I与活塞筒I内的腔体体积减小,进而带动活塞筒I运动,也即是带动活塞筒II运动,此时活塞筒II上远离活塞筒I出气口开始出气,靠近活塞筒I的进气口开始进气,按压结束后,由于恢复弹簧的作用,活塞I向左运动,带动活塞II向靠近活塞筒I的方向运动,也即是带动活塞III向靠近活塞筒I的方向运动,此时活塞筒I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生产用可升降的活塞式充气装置,包括支撑座(1)和收纳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有收纳筒(2),所述支撑座(1)和收纳筒(2)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密封门(3)和操作台(31),所述收纳筒(2)的顶部铰接有双开门(4),所述支撑座(1)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所述第一滑槽(5)的一侧均通过第一滑块(6)连接有挂钩(7),所述收纳筒(2)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4)的一侧均通过第二滑块(15)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固定有充气座(11),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通过轴承座(9)连接有贯穿至支撑座(1)内部下方的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底端固定有转柄(12),所述转柄(12)的四周均固定有挂环(13),所述充气座(11)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开设有第一活塞筒(16),所述第一活塞筒(16)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活塞(19),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筒(16)之间均安装有第三活塞筒(18),所述第三活塞筒(18)的内部一侧贯穿有第三活塞(21),所述第三活塞(21)远离第三活塞筒(18)的一端贯穿至充气座(11)的一侧并固定有推拉板(32),所述第三活塞筒(18)的顶部一侧和底部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活塞筒(17),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筒(17)的内部均贯穿有与第一活塞(19)相连接的第二活塞(20),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筒(16)的一侧通过进气口(23)连接有进气管(22),所述进气管(22)的一端贯穿至充气座(11)的一侧并连接有进气滤嘴(24),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筒(16)的另一侧通过排气口(26)连接有排气管(25),所述排气管(25)的一侧通过通气孔(27)连接有分流管(28),所述分流管(28)的外表面贯穿有多个延伸至充气座(11)外侧的充气嘴(29),多个所述充气嘴(29)的外表面均安装有阀门(30),所述充气座(11)的一侧上方和一侧下方均安装有气缸(33),两个所述气缸(33)的输出端均连接有与推拉板(32)固定的活塞杆(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生产用可升降的活塞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奕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