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娟丽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82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包括两块可拼接组装的模板,模板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壁厚为8mm~22mm;在浇筑前,需要在模板的内部刷涂油膜,或通过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方便后期脱模;两块模板组合后形成灌注混凝土用的模腔,在所述模板的外壁处焊接有弧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弯曲后形成耳板,两块所述耳板之间装配有螺栓,所述螺栓收紧后两块所述模板完成组装;所述加强板上下平行设置有多块;本装置可以实现稳定摆放。本装置可以实现稳定摆放。本装置可以实现稳定摆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建筑物、桥梁施工中,经常需要浇筑直径较大的混凝土立柱(即承重柱);现有的浇筑方式,是在地面上搭建容纳混凝土的模具,模具的外侧通过钢杆进行支撑,维持模具的竖直状态,然后再灌注混凝土,振捣,等待干结后,拆除掉模具。
[0003]上述操作步骤中,用于外部支撑的钢杆,其与模具之间是点接触的,由于灌注的混凝土的量较大,因此在模具发生不稳定时,模具与钢杆之间的点接触会导致模具被扎破,最终导致支撑失效,模具倒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4]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稳定摆放的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稳定摆放的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包括两块可拼接组装的模板,模板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壁厚为8mm~22mm;在浇筑前,需要在模板的内部刷涂油膜,或通过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方便后期脱模;两块模板组合后形成灌注混凝土用的模腔,在所述模板的外壁处焊接有弧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弯曲后形成耳板,两块所述耳板之间装配有螺栓,所述螺栓收紧后两块所述模板完成组装;所述加强板上下平行设置有多块;在所述加强板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多个弧形的定位槽,在所述模板的外侧,通过所述定位槽装配有多根竖向杆,在所述竖向杆的外壁处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竖向杆的外壁处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和所述螺纹孔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弧形板后配合有螺母;在所述弧形板的外壁处设置有支架板,所述支架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板内穿插有竖轴,在地面上打入有螺栓套,所述竖轴的下端旋入至所述螺栓套内,在所述竖轴上装配有多个夹持套,每块所述支架板由上下两个所述夹持套限位,在所述夹持套的外壁处旋入有螺丝,所述螺丝旋入后抵住所述竖轴。
[0007]优选地,两块所述模块拼接后,在接缝位置处形成V形卡槽,在组合所形成的V形卡槽内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被挤压形变;上述结构,可以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渗漏。
[0008]优选地,在多根所述竖向杆的外部之间装配有钢缆,所述钢缆呈螺旋状缠绕于多根所述竖向杆的外部;在所述耳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设置有肋板;钢缆可以在多根竖向杆之间施加一个收紧力,将原本直至单独在外侧施加外侧压力的竖向杆形成一个整体,施加一个整体内收的力,避免模板的接缝位置处发生扩张渗漏。
[0009]优选地,在所述竖向杆的外壁处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钢缆螺旋盘绕时卡入至所述环形卡槽内;在通过振动棒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操作时,振动力会传递至模板,有可能导致钢缆发生竖向的位置变化,导致给竖向杆施加的压紧力的位置不准确。为此,我们设计了上述环形卡槽,在收紧钢缆之后,钢缆卡入至环形卡槽内,避免钢缆的位置发生竖向的改变。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契合所述竖向杆,所述定位槽的弧度不大于1π;竖向杆采用圆形杆件,其与定位槽配合后,局部是凸出至加强板的外部的,因此在装配钢缆的时候,通过竖向杆接触钢缆,由于是圆形,其抗形变能力更强。
[0011]优选地,在所述螺栓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止动垫圈,所述止动垫圈作用于所述弧形板和所述螺母之间。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在模板的外侧设置了加强板,通过加强板在周向增加模板的结构强度;2)本装置中,采用环形分布的多根竖向杆,通过竖向杆和定位槽的配合,实现竖向杆的位置确定,每根竖向杆与多块加强板接触,接触面积较大,接触点位较多,且接触力更加的均匀,避免单点支撑造成的破损;3)通过弧形板和支架板的配合,对外侧的竖向杆进行支撑,根据模板的高度,可适当的选择支架板的使用数量,通过竖向轴和螺栓套的配合,实现支架板的位置确定;且相较于钢杆的斜向支撑而言,本装置中,支架板和竖向轴的配合,占地面积更小,对位置要求更小;4)通过钢缆在多根竖向杆之间螺旋盘绕,实现收紧,避免模具接缝处发生扩张渗漏;5)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竖向杆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模板的主视图;图5为竖向杆和竖轴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6]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参阅图1至图5所示。
[0021]实施例1一种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包括两块可拼接组装的模板1,模板1采用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壁厚为16mm;在浇筑前,需要在模板1的内部刷涂油膜,或通过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方便后期脱模;两块模板1组合后形成灌注混凝土用的模腔101,在所述模板1的外壁处焊接有弧形的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的两端弯曲后形成耳板201,两块所述耳板201之间装配有螺栓202,所述螺栓202收紧后两块所述模板1完成组装;所述加强板2上下平行设置有多块;在所述加强板2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多个弧形的定位槽203,在所述模板1的外侧,通过所述定位槽203装配有多根竖向杆204,在所述竖向杆204的外壁处设置有螺纹孔205,在所述竖向杆204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桥梁立柱浇筑用的现浇模具,包括两块可拼接组装的模板(1),两块模板(1)组合后形成灌注混凝土用的模腔(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板(1)的外壁处焊接有弧形的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的两端弯曲后形成耳板(201),两块所述耳板(201)之间装配有螺栓(202),所述螺栓(202)收紧后两块所述模板(1)完成组装;所述加强板(2)上下平行设置有多块;在所述加强板(22)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多个弧形的定位槽(203),在所述模板(1)的外侧,通过所述定位槽(203)装配有多根竖向杆(204),在所述竖向杆(204)的外壁处设置有螺纹孔(205),在所述竖向杆(204)的外壁处安装有弧形板(206),所述弧形板(206)和所述螺纹孔(205)之间配合有螺栓(207),所述螺栓(207)穿过所述弧形板(206)后配合有螺母(208);在所述弧形板(206)的外壁处设置有支架板(209),所述支架板(209)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板(209)内穿插有竖轴(3),在地面上打入有螺栓套(4),所述竖轴(3)的下端旋入至所述螺栓套(4)内,在所述竖轴(3)上装配有多个夹持套(5),每块所述支架板(209)由上下两个所述夹持套(5)限位,在所述夹持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娟丽金永年
申请(专利权)人:施娟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