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379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7
本案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在相邻的地表孔洞间的间隔土层间设置通道,所述通道将所述相邻的地表孔洞连通,地表孔洞被连通后,由于将其具有水平高度差,可以认为将水分转移至水平高度低的区域,采用较小的可拆分单元组成整个系统,单个单元出故障可以简单快速发现问题,维修成本,运行成本均低于现有技术;系统可大可小,方便在已建成小区、广场、厂区、道路、草地等不同区域建设。草地等不同区域建设。草地等不同区域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住宅开发还是道路、广场、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硬化,彻底改变了地表原有的生态,导致雨水资源流失,城市生态系统紊乱,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加剧了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一旦长时间下雨,下水道如果不能及时、顺利地排掉雨水,就会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在市政水处理过程中,大量的雨水也会进入水处理系统中,不仅会造成水处理系统不稳定,还会大大提高水厂成本,同时在城市运营过程中的养护用水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绿地养护花费各项中最高的,又将市政自来水进行绿地养护是一项巨大的浪费。
[0003]目前国家推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中,雨水蓄水模块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进正在慢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雨水蓄水模块是以聚丙烯注塑而成的结构板件拼装而成的箱子,一定数量这样的塑料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雨水收纳单元(3)、过滤层(2)、土壤层(1),在土地上采用打桩机打桩或人工挖掘出地表孔洞(10),所述地表孔洞(10)孔径大于雨水收纳单元(3),所述地表孔洞(10)深度高于雨水收纳单元(3)高度,将所述雨水收纳单元(3)设置在地表孔洞(10)中,在雨水收纳单元中放置过滤层(2),在过滤层(2)上部设置土壤层(3),所述过滤层为鹅卵石、砂砾、石英砂、活性炭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雨水收纳单元包括滤罩(4)及纳水底座(5),所述滤罩扣在纳水底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纳单元(3)包括滤罩(4)、纳水底座(5),所述滤罩(4)具有外壳,所述外壳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上均匀和/或不均匀透水孔(44),所述滤罩(4)底部开口,所述滤罩(4)底部放置于纳水底座(5)内,所述纳水底座(5)为桶状结构,所述滤罩(4)底部开口形状与底座桶状结构底部形状相同,所述滤罩(4)底部开口内径与底座桶状结构底部的内径相同或略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设置若干地表孔洞(10),所述地表孔洞(10)相邻,在相邻的地表孔洞(10)间具有间隔土层(11),在所述间隔土层中间设置通道(12),所述通道(12)将所述相邻的地表孔洞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地表孔洞深度不同,所述通道(12)连通深度不同的相邻地表孔洞,所述通道(12)斜向设置,斜向设置的通道(12)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国强刘会文朱京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林宇斯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