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73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属于砂石开采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一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场外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一期场内排土场;对二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一期场内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二期场内排土场;以此类推,采用将后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转运至前一期场内排土场的方式,完成余下各期开采区的矿石开采工作。解决了场外排土场容量难以满足矿山剥离量堆放需求的难题;无需将多余的剥离量运输到征地范围外的排土场,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又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又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属于砂石开采


技术介绍

[0002]在砂石骨料的露天开采、生产过程中,有时受矿区地形及征地范围限制,只能在征地范围内建设一个排出场,然而这些排土场的容量难以满足矿山剥离量的堆放需求,需要将多余的剥离量运输到征地范围外的排土场堆存,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再次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0003]公开号为CN10438960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新型矿山开采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开采区并将开采区分成若干区域;b.根据分区情况,露天开采第一条出入沟,利用井工开采设备对出入沟内四周的矿层进行井采工作;c.井采过程中:利用充填技术回填采空区,利用掩护支架做井巷支撑;d.采用轮流回填的方式:采完第一条出入沟和井采矿层,建第二条出入沟并重复步骤b、c,开采时产生的岩土和废渣回填第一条出入沟,以此类推直至开采区域的全部开采作业完成,回填最后一条出入沟。
[0004]但是,该矿山开采技术方案只适用于地势比较平坦的矿山,而不适用于地形切割强烈,沟壑纵横和地势起伏较大的砂石矿山开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征地范围划分为非开采区域和开采区域,并在非开采区域内建设场外排土场;
[0009](2)将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期开采区,并选定一期开采区;
[0010](3)对一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场外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一期场内排土场;
[0011](4)对二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一期场内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二期场内排土场;
[0012](5)以此类推,采用将后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转运至前一期场内排土场的方式,完成余下各期开采区的矿石开采工作;
[0013](6)将前面各期场内排土场内的剥离量均摊回填至最后一期场内排土场,并按台阶堆排;
[0014](7)对各期开采区进行植被绿化,并完成绿化设施的开挖、建设工作。
[0015]所述步骤(2)中在将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期开采区前,先勘探开采区域的剥离量,结合地形地貌完成开采区域划分,划分后各期开采区的剥离量相接近。
[0016]所述步骤(2)中后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不大于前一期场内排土场的容量。
[0017]所述步骤(2)中选择距场外排土场路程最短,且剥离量不大于场外排土场容量的开采区作为一期开采区。
[0018]若干期所述开采区采用从上至下的台阶式开采方式,相邻台阶之间布设马道进行连接。
[0019]所述台阶若为黄土台阶,则台阶高度为7~9米,边坡坡比为1∶1.5;若为含石英粗砂岩和白云岩的台阶,则台阶高度为14~16米,边坡坡比为1∶0.5。
[0020]所述台阶的平台采用潜孔钻机中深孔穿孔、微差爆破和液压反铲产装的方式进行开采。
[0021]所述马道上种植灌木,每株间隔3米,分排种植;各期开采区的坡脚种植单排爬山虎,每株间隔0.3米;各台阶的回填区域种植农作物。
[0022]所述绿化设施包括沿开采区域边界修筑的截水沟、修筑在开采区域最低标高处的雨水收集池和修筑在马道上的排水沟,排水沟连通截水沟和雨水收集池,各期场内排土场均修建有水泵房,水泵房通过管道将雨水收集池内的水输送给各台阶上的平台,对绿化植被和农作物进行灌溉。
[0023]所述水泵房通过管道将雨水收集池内溢出的水输送到冲沟外排。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1、采用各期开采区剥离量轮流回填的方式,解决了场外排土场容量难以满足矿山剥离量堆放需求的难题;无需将多余的剥离量运输到征地范围外的排土场,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
[0026]2、将开采区域分期开采,并对剥离量进行轮流回填,不用将每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都运到开采区域外堆存,节省时间,节约了矿山建设投入。
[0027]3、各台阶完成回填后,可以用于种植农作物,产生了附加经济价值。
[0028]4、马道上种植灌木,各期开采区的坡脚种植爬山虎,各台阶的回填区域种植农作物,避免造成水土流失,保护了自然环境,并通过绿化设施收集雨水对植被进行灌溉,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开采规划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台阶平台开采方式一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台阶平台开采方式二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开采工艺流程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开采区开采的剖面图;
[0034]图6为专利技术的矿山雨水收集供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3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7](1)将征地范围划分为非开采区域和开采区域,并在非开采区域内建设场外排土
场;
[0038](2)将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期开采区,并选定一期开采区;
[0039](3)对一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场外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一期场内排土场;
[0040](4)对二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一期场内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二期场内排土场;
[0041](5)以此类推,采用将后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转运至前一期场内排土场的方式,完成余下各期开采区的矿石开采工作;
[0042](6)将前面各期场内排土场内的剥离量均摊回填至最后一期场内排土场,并按台阶堆排;
[0043](7)对各期开采区进行植被绿化,并完成绿化设施的开挖、建设工作。
[0044]所述步骤(2)中在将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期开采区前,先勘探开采区域的剥离量,结合地形地貌完成开采区域划分,划分后各期开采区的剥离量相接近。
[0045]所述步骤(2)中后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不大于前一期场内排土场的容量。
[0046]所述步骤(2)中选择距场外排土场路程最短,且剥离量不大于场外排土场容量的开采区作为一期开采区。有助于降低剥离量运输成本。
[0047]若干期所述开采区采用从上至下的台阶式开采方式,相邻台阶之间布设马道进行连接。
[0048]所述台阶若为黄土台阶,则台阶高度为7~9米,边坡坡比为1∶1.5;若为含石英粗砂岩和白云岩的台阶,则台阶高度为14~16米,边坡坡比为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征地范围划分为非开采区域和开采区域,并在非开采区域内建设场外排土场;(2)将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期开采区,并选定一期开采区;(3)对一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场外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一期场内排土场;(4)对二期开采区进行表层剥离和矿石开采,并将表层剥离量和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剥离量转运至一期场内排土场,矿石开采完成后形成二期场内排土场;(5)以此类推,采用将后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转运至前一期场内排土场的方式,完成余下各期开采区的矿石开采工作;(6)将前面各期场内排土场内的剥离量均摊回填至最后一期场内排土场,并按台阶堆排;(7)对各期开采区进行植被绿化,并完成绿化设施的开挖、建设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将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期开采区前,先勘探开采区域的剥离量,结合地形地貌完成开采区域划分,划分后各期开采区的剥离量相接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后一期开采区的剥离量,不大于前一期场内排土场的容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矿山建设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选择距场外排土场路程最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亮郝晓波刘裕陈平覃信海曾晓林李金军赵泽晶汪凯凯冯圣翔董宇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