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72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液冷散热系统具有循环回路装置,包括供液总管、回液总管、第一分支供液管、第一分支回液管、第二分支供液管、第二分支回液管、热管单元和快插拔接头,所述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包括:漏液监测器、漏液检测芯线组和漏液检测芯线末端,所述漏液监测器是漏液检测芯线组的起始端,所述漏液检测芯线组从供液总管的最下端开始循环往上贴合盘绕在液冷散热系统的循环回路装置上,每一个循环依次经过第一分支供液管、回液总管、第一分支回液管、供液总管,最终到达所述漏液检测芯线末端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液冷散热回路装置的定位监测功能,可针对多尺度支路等各种复杂结构灵活布置。杂结构灵活布置。杂结构灵活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房散热
和机房监测领域,尤其适用于一种包含多尺度支路结构的芯片级液冷散热回路装置上。

技术介绍

[0002]机房散热能耗问题随着机柜密度和计算规模的增加变得越来越显著。现有散热方式主要通过空调及液冷背板来实现,均归属于机房级或机柜级散热模式。为了进一步解决服务器芯片局部热点散热问题,需要开发基于芯片级散热模式的新型机房散热技术。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刀片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该装置包括多尺度供回液循环支路,其中第一分支管与第二分支管之间用快插拔的方式连接,快插拔的方式具有易安装易维护的优点,但也会因接头不牢固或老化进而产生漏液的风险,因此各个快插拔接头处存在漏液定位监测的需求。
[0003]漏液定位检测方法根据检漏原理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非接触式通过监测装置探测气体或液体介质的挥发来判断介质是否泄漏,该方法具有监测面积大、布置简便、反应灵敏与成本低的特点,但无法精确定位泄漏位置。接触式通常分为点式与线式监测方法,点式监测方法通过将多个离散分布式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其中液冷散热系统具有循环回路装置,包括供液总管、回液总管、第一分支供液管、第一分支回液管、第二分支供液管、第二分支回液管、热管单元和快插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包括:漏液监测器、漏液检测芯线组和漏液检测芯线末端,所述漏液监测器是漏液检测芯线组的起始端,所述漏液检测芯线组从供液总管的最下端开始循环往上贴合盘绕在液冷散热系统的循环回路装置上,每一个循环依次经过第一分支供液管、回液总管、第一分支回液管、供液总管,最终到达所述漏液检测芯线末端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芯线组包括无中心骨架的具有定位功能的四芯信号线,四芯信号线包括两根绝缘导线和两根非绝缘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芯线组的绝缘导线与非绝缘导线成“一”字间隔紧密排列,其中两根非绝缘导线全程互不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绝缘导线和两根非绝缘导线并排接触贴合在供液总管和回液总管的侧壁以及第一分支供液管和第一分支回液管的底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芯片级液冷散热系统的多尺度支路漏液监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榕序薛志虎谢铭慧李炜刘晁曲伟罗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