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365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3
一种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甘蔗叶粉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有机肥
,具体是一种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日常交流过程中,通常以“茶饭”表达国人生活中人与茶的密切关系。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20多种营养元素,对人体具有调节机能和保健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止,并且崇尚饮食回归自然,强调保健功能。市面上的茶叶产品除了要求外形美、色泽美、口感好以外,还要求营养内含物高,并严格限制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它们必须符合FAO/WHO的卫生标准。我国茶叶产区一般处于高山和丘陵地区,土壤土质都较为贫瘠,而茶树生长期一般长达40年以上,作为一种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常年进行鲜叶采摘,必须要有一定的养分来维持其生长和产出。但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茶叶生产者不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茶叶生产上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严重影响茶叶的商品性。同时,茶园大量使用化肥,导致茶园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差。为追求鲜叶产量,部分茶园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酸化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我国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茶树商品价值和生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必须研制出一种适用于茶树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为我国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0003]目前茶树用有机肥的开发存在以下难点或不足:
[0004]1.市面没有专门针对茶树用的生物有机肥,茶园施用的有机肥大都是采用广谱性有机肥,大量元素基本能满足茶叶生长需求,但缺少铁、锰、铜、锌、钼等在茶叶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影响茶叶商品价值。
[0005]2.我国茶园土地施用化肥量普遍超高,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差,土壤所含养分流失严重。
[0006]3.茶树是以其叶芽为商品价值,这就要求茶树在采收后能尽快重新抽芽,一般的生物有机肥料仅能为其提供生长营养而没有促进茶树叶芽增殖的能力。
[0007]4.施用技术性强,一般的用户限于技术的原因,对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技术很低即技术到位率低,这样不仅起不到施肥的效果,还会对作物产生危害。
[0008]5.我国茶叶产区大都分布在山区及丘陵地带,茶叶生长环境比较脆弱,针对茶树生长需求的生物有机肥必须要求既能提供生长营养元素,在保水、土壤改良、增强茶树抗逆性等方面也需统筹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茶树用生物有机肥开发所存在的难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难点或不足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甘蔗叶粉50-70%,海藻精10-20%,中微量元素2-8%,稀土元素
0.2-0.7%,熟石灰1-3%,生物腐殖酸BFA粉0.1-0.8%,花生麸补足100%。
[0011]以下技术方案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2]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铁肥、锰肥、铜肥、锌肥、硼肥和钼肥,中微量元素在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中的质量百分比为:铁肥0.5-1.2%、锰肥0.7-1.0%、铜肥0.3-0.9%、锌肥0.8-1.5%、硼肥0.8-1.2%、钼肥0.5-1.0%。
[0013]所述稀土元素包括镧肥和铈肥,稀土元素在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中的质量百分比为:镧肥0.1-0.3%、铈肥0.1-0.3%。
[0014]作为再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甘蔗叶粉60.0%,花生麸18.0%,海藻精14.0%,铁肥0.8%,锰肥0.8%,铜肥0.6%,锌肥1.0%,硼肥1.0%,钼肥0.8%,镧肥0.25%,铈肥0.25%,熟石灰2.0%,生物腐殖酸BFA粉0.5%。
[0015]所述的中微量元素肥来源于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硼酸和钼酸铵;所述的稀土元素肥来源于硝酸镧和硝酸铈。
[0016]所述的甘蔗叶粉为过20-40目筛得到的粉末。
[0017]所述甘蔗叶碳氮比值70-100之间,是物料发酵后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所述的花生麸富含磷、钾营养元素,是物料发酵后磷、钾元素的主要来源;所述的海藻精中,富含有天然生物刺激素矿源小分子活性炭,能增强茶叶根系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特别是针对根系出现问题,合理调配能更好的增强植株健康。
[0018]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所述的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建发酵堆前物料准备:
[0020]A、按配方比例秤取甘蔗叶粉、花生麸、海藻精,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备用;
[0021]B、按配方比例秤取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硝酸镧和硝酸铈依次加入水中搅拌溶解,调节pH值为5-6,使溶液澄清透明,得混合溶液B备用;
[0022]C、按配方比例秤取硼酸、钼酸铵依次加入水中搅拌溶解,pH值调至5.5-6.5,得混合溶液C备用;
[0023]D、将混合溶液B和混合溶液C分别依次均匀浇淋在混合物A上,得混合物D;
[0024]E、按配方比例秤取熟石灰,与混合物D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E;
[0025]F、按配方比例秤取生物腐殖酸BFA粉与混合物E混合搅拌均匀,淋足水分,以单手紧握物料产生水渍但不滴落为标准,开始建堆发酵;
[0026](2)建发酵堆:
[0027]建堆堆高控制在1米-1.2米之间,长宽不受限制,建好发酵堆后,用草帘覆盖发酵堆,堆芯插入长温度计,用于记录发酵温度;
[0028](3)发酵管理:
[0029]发酵堆建好后,每天记录堆芯温度,当堆芯温度上升到60℃以上,并在60-75℃之间维持7-12天,掀开草帘,用手揉捏物料,呈松软疏散状,手感干爽,且无酸臭或恶臭即视为发酵效果良好,结束发酵流程,发酵产物即为生物有机肥产品。
[0030]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经多年的艰苦研发设计和反复试验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1)本专利技术以甘蔗叶为主料,配伍花生麸、海藻精及中微量元素并辅以稀土元素
等,形成有机-无机-稀土混合功能生物有机肥,在增加肥效的同时,能够有效改良土壤,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增强茶树抗逆性,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并较大程度地改善茶叶品质。
[0032](2)本专利技术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及保水能力,与普通肥料相比,作用高效,易吸收,对环境友好,符合国际有机食品要求,有助于我国茶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粉碎发达国家对中国茶叶产业的“绿色壁垒”,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0033](3)本专利技术对人畜无害,运输方便,施用简单,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安全有效。
[0034](4)经多年试验,本专利技术营养丰富,稳定性好,抗变异和固代性能强,具有的高效、速效、增效的功效,弥补了我国传统有机肥施用量大和肥效慢的不足。
[0035](5)本专利技术主要原料为甘蔗叶,成本低廉,生产加工工艺简单。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广西大部分蔗区的种植户处理甘蔗叶的方式主要为蔗田焚烧,存在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甘蔗叶粉50-70%,海藻精10-20%,中微量元素2-8%,稀土元素0.2-0.7%,熟石灰1-3%,生物腐殖酸BFA粉0.1-0.8%,花生麸补足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铁肥、锰肥、铜肥、锌肥、硼肥和钼肥,中微量元素在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中的质量百分比为:铁肥0.5-1.2%、锰肥0.7-1.0%、铜肥0.3-0.9%、锌肥0.8-1.5%、硼肥0.8-1.2%、钼肥0.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包括镧肥和铈肥,稀土元素在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中的质量百分比为:镧肥0.1-0.3%、铈肥0.1-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甘蔗叶粉60.0%,花生麸18.0%,海藻精14.0%,铁肥0.8%,锰肥0.8%,铜肥0.6%,锌肥1.0%,硼肥1.0%,钼肥0.8%,镧肥0.25%,铈肥0.25%,熟石灰2.0%,生物腐殖酸BFA粉0.5%。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微量元素肥来源于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硼酸和钼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文韦持章韦锦坚陈远权阳景阳李金婷陈杏农玉琴覃潇敏骆妍妃陆金梅覃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