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58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送风通道、风管、回风通道、紫外灯、HEPA过滤膜、风机、桌面、桌脚,桌脚位于桌面的前端下部,桌面的后端下部设有消毒风道,风机、紫外灯和HEPA过滤膜均位于消毒风道内,回风通道位于桌面下部,消毒风道的上端为连接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下端为连接风管的出风口,送风通道连接于风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确保防护效果,可以保证在接诊室内的医生不会被病人所携带的病菌所感染。病人所携带的病菌所感染。病人所携带的病菌所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设备以及医院免疫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院是各类病毒/菌携带者最密集的地方,是各类呼吸道疾病飞沫传播最理想的场所。尤其是在医院接诊室内,需要医生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这些病毒/菌会通过病人呼出飞沫扩散出去,导致医生容易被病毒/菌感染。如何有效的阻断医院接诊室内医生与病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病毒/菌的途径,从而达到保护医生目的。
[0003]针对上述问题国际上提出了免疫建筑的概念。免疫建筑是指被设计或改造成可以减少空气传染疾病相关威胁的一类建筑,理想的免疫建筑中将没有细菌会通过空气传播,对化学武器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免疫建筑技术是在早期各种针对化学武器、微生物感染的防范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0年代美国海军对军舰对抗化学武器袭击进行过系统的实验。1970年代各种针对生物、化学战剂的军用洗消、中和技术已经形成体系,这些技术成为后来免疫建筑技术的开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了空气微生物学研究,第一次将传染病学、环境科学和建筑学结合相结合,形成了免疫建筑的雏形。1999年美国国防尖端技术研究局(DARPA)正式启动了“免疫建筑”项目,正式提出了免疫建筑的概念。进入21世纪,免疫建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实现免疫建筑的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其中Kowalski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免疫建筑技术集成领域,Harvey W. Ko等提出了免疫建筑生物化学物质探测技术方面基本框架;J. Kozinski 等开发了完整的“早期探测-处置”系统(eWAR)概念样机,该系统可以主动探测建筑物内的危险化学物质和生物颗粒,然后启动紫外线杀菌、洗涤、活性炭吸附等装置对被污染室内空气进行集中净化;加拿大Alert B & C公司基于亚稳态原子轰击技术开发了新型的快速化学物质探测传感器,大大提高了免疫建筑的早期预警能力,基于该传感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具备“早期探测-报警”能力的免疫建筑系统。美国的Environics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基于“早期探测-报警”机制的实用免疫建筑产品,可以完成生、化物质探测,报警,网络化信息管理等功能。总之,免疫建筑技术正处于实用化的前夜。
[0004]采用现有的技术,早期探测+空气净化(报警)的免疫建筑系统,不能有效解决医院接诊室的生物、化学防护问题,无法对病人呼出的携带病菌的飞沫加以及时净化,因此很难保证接诊室内的医生不被病人呼出的病毒/菌感染。
[0005]正是在上诉背景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流体力学原理解决接诊室内携带病毒/菌的飞沫扩散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医院接诊室内病人呼出的携带病毒/菌飞沫传播问题,提出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医生和病人
在接诊室内交流过程中,被病人所携带的病毒/菌感染的概率,从而保护了医生的安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包括送风通道、风管、回风通道、紫外灯、HEPA过滤膜、风机、桌面、桌脚,所述桌脚位于桌面的前端下部,所述桌面的后端下部设有消毒风道,所述风机、紫外灯和HEPA过滤膜均位于消毒风道内,所述回风通道位于桌面下部,所述消毒风道的上端为连接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下端为连接风管的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连接于风管。
[000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送风通道位于回风通道的上方。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上均设有布风板,布风板上分布有出风孔,出风孔的开孔率占布风板的20%~50%。
[00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送风通道的风速为0.15m/s~0.3m/s。
[00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紫外灯位于靠近消毒风道进风口的位置,所述HEPA过滤膜位于靠近消毒风道出风口的位置。
[00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送风通道向斜下方排风。
[0013]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内部的风机开启,消毒风道内形成负压,外部气体从回风通道进入,并到达消毒风道,外部气体暴露于紫外灯下消毒,外部气体经过HEPA过滤膜过滤后,依次进入风管和送风通道,最后消毒过滤后的清洁空气从送风通道的多孔板释放。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从防护效果角度看,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将病人呼出的病毒/菌进行及时地灭杀,从而让医生在接诊室和病人面对面交流时不会被感染,起到一种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舒适度方面看,该技术使用的风速为0.2m/s,这样的风速下人体基本感受不到,即使医生和病人长时间处于该系统下也不会有任何不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其中,1-送风通道,2-风管,3-回风通道,4-紫外灯,5
ꢀ-
HEPA过滤膜,6-风机,7-桌面,8
ꢀ-
桌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本专利技术是针对医院接诊室的防护,确保医生在接诊室与病人面对面交流时不会被病人呼出的病毒/菌所感染,对医生起到保护作用。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包括布风装置和病毒/菌杀灭装置,布风装置包括送风通道1、风管2、回风通道3、风机6,病毒/菌杀灭装置包括紫外灯4、HEPA过滤膜5;以及其他结构部件桌面7、桌脚8。
[0019]桌脚8位于桌面7的前端下部,所述桌面7的后端下部设有消毒风道,所述风机6、紫
外灯4和HEPA过滤膜5均位于消毒风道内,所述回风通道3位于桌面7下部,所述消毒风道的上端为连接回风通道3的进风口,下端为连接风管2的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1连接于风管2。
[0020]送风通道1位于回风通道3的上方,可以将病人呼出的带有病毒/菌的飞沫迅速地带进回风通道3,流经内部的紫外灯4和HEPA过滤膜5,可以把绝大部分病毒/菌杀灭,如此不断地循环,达到一种防护的效果,保证医生在接诊室接待病人时自己不被病毒/菌所感染,送风通道1排出的风速为0.15m/s~0.3m/s,优选为0.2m/s并向下吹,然后将病人呼出的携带病毒/菌的飞沫带入回风通道3,形成循环。
[0021]送风通道1和回风通道3上均设有布风板,布风板上分布有出风孔,出风孔的开孔率占布风板的20%~50%。
[0022]紫外灯4位于靠近消毒风道进风口的位置,所述HEPA过滤膜5位于靠近消毒风道出风口的位置。
[0023]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内部的风机6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通道(1)、风管(2)、回风通道(3)、紫外灯(4)、HEPA过滤膜(5)、风机(6)、桌面(7)、桌脚(8),所述桌脚(8)位于桌面(7)的前端下部,所述桌面(7)的后端下部设有消毒风道,所述风机(6)、紫外灯(4)和HEPA过滤膜(5)均位于消毒风道内,所述回风通道(3)位于桌面(7)下部,所述消毒风道的上端为连接回风通道(3)的进风口,下端为连接风管(2)的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1)连接于风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1)位于回风通道(3)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接诊室用病毒/菌扩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1)和回风通道(3)上均设有布风板,布风板上分布有出风孔,出风孔的开孔率占布风板的20%~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孙凯包明杰肖贵珊郭紫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