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仪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47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1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仪器,通过识别在检查仪器上固定好姿态后的受检查者的眼部左右两侧的巩膜区域,据以控制检查仪器上的摄像镜头将目标区域放大至显示屏中心位置;采集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以及分别采集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依据眼球基础图像及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分别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以供评估眼外肌功能。本申请将受检查者眼球不同姿态下的情况通过图像的采集进行数字化保存,可以保障检查量化的精确性,该过程可追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完成,可增强检查的可重复性,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提高眼部采集的客观性。部采集的客观性。部采集的客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仪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眼球运动检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眼外肌功能是眼眶病、斜视等患者的重要检查,其决定相关疾病的分级分期诊断从而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是评价治疗效果、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0003]眼球运动评价是眼外肌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但在当前临床上的针对性查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准确性和可及性,具体表现在:当前该检查由检查人员依据光源引导下受试者眼球向各方向运动的结果,估算其运动受限量,既无法保障量化的精确性,又无法实现检查的可重复性,且不同检查人员出具的检查结果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即客观性、可溯源性、可比较性都不理想。这一现状制约了基于眼球运动评价的眼外肌功能检查在相关疾病领域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基于这一检查结果的准确治疗方案制定带来了难度,限制了行业诊疗水平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仪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应用于眼球运动检查仪器,所述方法包括:识别在检查仪器上固定好姿态后的受检查者的眼部左右两侧的巩膜区域,据以控制检查仪器上的摄像镜头将目标区域放大至显示屏中心位置;采集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以及分别采集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依据眼球基础图像及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分别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以供评估眼外肌功能。
[0006]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识别巩膜区域前,所述方法包括:令受检查者将下巴放至该检查仪器的下巴托上并目视前方;在受检查者的前额正中间位置粘贴两个直径为D的圆形贴纸;令圆形贴纸平整并与检查仪器的摄像镜头平行,据以获取图片尺寸和现实场景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0007]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以及分别采集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包括:发出语音提示受检查者,以指导受检查者的眼球分别向前、左、右、上、下方向转动眼球;并提示受检查者通过拍摄按键自主控制摄像镜头以进行当前眼球转向运动姿态下的图像拍摄。
[0008]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依据眼球基础图像及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分别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包括:依据所述眼球基础图像,以受检查者左眼与右眼的两内眦点的连线为X轴,并以与X轴垂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依据该坐标系分别记录受检查者眼部的内眦点A、外眦点B、瞳孔中点C0、上睑最高点D、及下睑最低点E的坐
标值;依次类推,分别提取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中瞳孔中点C1-C4的坐标值;基于获取的各参数的坐标值以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
[0009]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依基于获取的各参数的坐标值以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包括: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包括: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在检查仪器上固定好姿态后的受检查者的眼部左右两侧的巩膜区域,据以控制检查仪器上的摄像镜头将目标区域放大至显示屏中心位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并分别采集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处理模块,用于依据眼球基础图像及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分别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以供评估眼外肌功能。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所述仪器包括:下巴托,用于承托受检查者下巴以固定其头部姿态;摄像镜头,用于采集受检查者眼部位置区域的图像;包括: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以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如上所述的计算机设备,用于识别在检查仪器上固定好姿态后的受检查者的眼部左右两侧的巩膜区域,据以控制检查仪器上的摄像镜头将目标区域放大至显示屏中心位置;依据采集的图像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以供评估眼外肌功能。
[0013]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还包括:语音交互模块,用于发出语音提示受检查者,以指导受检查者的眼球分别向前、左、右、上、下方向转动眼球;并提示受检查者通过拍摄按键自主控制摄像镜头以进行当前眼球转向运动姿态下的图像拍摄;拍照按钮,供受检查者自主控制摄像镜头以进行图像拍摄。
[0014]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屏、及数据接口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5]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仪器,通过识别在检查仪器上固定好姿态后的受检查者的眼部左右两侧的巩膜区域,据以控制检查仪器上的摄像镜头将目标区域放大至显示屏中心位置;采集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以及分别采集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依据眼球基础图像及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分别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以供评估眼外肌功能。
[0016]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将受检查者眼球不同姿态下的情况通过图像的采集,进行数字化保存,可以保障检查量化的精确性,便于利用具有统一科学的计算方式来对眼外肌功能做出检测与
评估,并且该过程可追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完成,可增强检查的可重复性,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提高眼部采集的客观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A-1B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眼球运动检查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准备工作中粘贴圆形贴纸的场景示意图。
[0021]图4A-4B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目标区域放大的场景示意图。
[0022]图5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基于眼球基础图像建立坐标系的场景示意图。
[0023]图6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分别提取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中瞳孔中点坐标值的场景示意图。
[0024]图7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0025]图8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眼球运动度的眼外肌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眼球运动检查仪器,所述方法包括:识别在检查仪器上固定好姿态后的受检查者的眼部左右两侧的巩膜区域,据以控制检查仪器上的摄像镜头将目标区域放大至显示屏中心位置;采集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以及分别采集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依据眼球基础图像及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分别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以供评估眼外肌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巩膜区域前,所述方法包括:令受检查者将下巴放至该检查仪器的下巴托上并目视前方;在受检查者的前额正中间位置粘贴两个直径为D的圆形贴纸;令圆形贴纸平整并与检查仪器的摄像镜头平行,据以获取图片尺寸和现实场景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受检查者眼球为平视姿态下的眼球基础图像,以及分别采集眼球向左、右、上、下转动姿态下的眼球转动图像,包括:发出语音提示受检查者,以指导受检查者的眼球分别向前、左、右、上、下方向转动眼球;并提示受检查者通过拍摄按键自主控制摄像镜头以进行当前眼球转向运动姿态下的图像拍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眼球基础图像及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分别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包括:依据所述眼球基础图像,以受检查者左眼与右眼的两内眦点的连线为X轴,并以与X轴垂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依据该坐标系分别记录受检查者眼部的内眦点A、外眦点B、瞳孔中点C0、上睑最高点D、及下睑最低点E的坐标值;依次类推,分别提取各所述眼球转动图像中瞳孔中点C
1-C4的坐标值;基于获取的各参数的坐标值以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基于获取的各参数的坐标值以计算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度,包括:眼外肌分别对应上下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王伟宋雪霏李伦昊陈惠芳刘嫣陈墨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