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5338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脱氧核糖核酸(DNA)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预处理后的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进行氨基化反应得到磁性复合微球;将磁性复合微球在碱性缓冲液中进行分散,并与五乙烯六胺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将搅拌反应得到的产物在磁场作用下进行磁性分离得到固体产物;对固体产物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并干燥后得到氨基化磁性微球。通过本方法制得的氨基化磁性微球对DNA的吸附效果好,吸附效率高,可以在脱附后循环使用多次,环保经济,节约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氧核糖核酸(DNA)吸附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生物样品中提取核酸是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核酸提取的传统方法如酚-氯仿抽提法,存在着有机溶剂毒性大、重复性劳动多、难以实现微型化、自动化操作等缺点。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玻璃粉、离子交换树脂、硅胶等为吸附材料的核酸固相萃取法,不仅可以避免使用毒性强的有机溶剂,而且能大幅度提高提取效率。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核酸纯化微芯片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磁性微粒作为一种新型的核酸固相萃取剂,借助于适当的磁分离装置,可以进一步简化和加速核酸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实现核酸纯化处理的微型化、自动化和平行化。不过如何提高磁性微球与DNA特异性结合和及循环使用的能力,仍然需要被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附材料吸附效率较低,不能重复使用的缺陷。
[0004]通过以下方面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将磁性纳米颗粒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进行氨基化反应得到磁性复合微球;
[0007]S2:将步骤S1得到的磁性复合微球在碱性缓冲液中进行分散,并与五乙烯六胺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得反应后的产物;r/>[0008]S3:将步骤S2搅拌反应得到的产物在磁场作用下进行磁性分离得到固体产物;
[0009]S4:对步骤S3得到的固体产物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并干燥后得到氨基化磁性微球。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磁性纳米颗粒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通过聚多巴胺对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包裹。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后的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的质量比为1:(1-5)。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磁性纳米颗粒选自合金纳米粒子、铁氧体的纳米粒子、金属间化合物的纳米粒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搅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6-10h。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对固体产物进行去除杂质处理的方法包括:
[0015]通过水和/或乙醇对固体产物进行至少六次清洗。
[001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制备方法制得的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应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7]吸附反应:将氨基化磁性微球放置于含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吸附,直至饱和;
[0018]脱附反应:将吸附饱和的氨基化磁性微球放置于碱性缓冲液中进行脱附操作;
[0019]将脱附反应后的氨基化磁性微球再次用于吸附反应。
[0020]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反应和所述脱附反应,其反应时间均不少于60min。
[0021]进一步的,所述脱附反应是在磁场作用下进行脱附。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1)氨基化磁性微球在溶液中呈正电荷形式,可以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静电作用而产生吸附效果,吸附效率高达95.57%;
[0023](2)氨基化磁性微球具有磁性,可在外界磁场条件下快速分离,实现循环使用,重复使用8次后,对于染料的吸附率仍保持90%以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同质量比下(磁性纳米颗粒:五乙烯六胺)的吸附效果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氨基化磁性微球循环吸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8]以下实施例中磁性纳米颗粒选用Fe3O4来进行说明,碱性缓冲液选用pH=8.5的Tris缓冲溶液来进行说明。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S1:将预处理后的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进行氨基化反应得到磁性复合微球;
[0031]S2:将磁性复合微球在碱性缓冲液中进行分散,并与五乙烯六胺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
[0032]S3:将搅拌反应得到的产物在磁场作用下进行磁性分离得到固体产物;
[0033]S4:对固体产物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并干燥后得到氨基化磁性微球。
[0034]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通过聚多巴胺对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包裹。
[0035]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氨基化反应得到所述磁性复合微球时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与所述五乙烯六胺的质量比为1:1-1:5。
[00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合金纳米粒子、铁氧体的纳米粒子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纳米粒子。
[00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6-10h。
[0038]在本实施例中,对固体产物进行去除杂质处理的方法包括:
[0039]通过水和/或乙醇对固体产物进行至少六次清洗。
[0040]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应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41]吸附反应:将氨基化磁性微球放置于含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吸附,直至饱和;
[0042]脱附反应:将吸附饱和的氨基化磁性微球放置于碱性缓冲液中进行脱附操作;
[0043]将脱附反应后的氨基化磁性微球再次用于吸附反应。
[0044]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反应和脱附反应的反应时间均不少于60min。
[00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附反应为在磁场作用下进行脱附。
[0046]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47]实施例1
[0048]分别按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的质量比为1:1,1:2,1:3,1:4,1:5进行功能化,将磁性纳米颗粒超声分散在50mLpH=8.5的Tris缓冲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五乙烯六胺,然后室温搅拌反应8h。反应结束后,利用外加磁场分离得到固体产物,用水和乙醇重复洗涤去除杂质,干燥后得到氨基化磁性微球。
[0049]将制得的氨基化磁性微球加入到50mg/LDNA溶液中,吸附60min后,得到吸附效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质量比的增大,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吸附能力也在提升,当质量比达到1:3时,吸附能力达到最高值。质量比继续增大,最大吸附量不再有明显变化。由图2说明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的最佳质量比为1:3。
[0050]实施例2
[0051]分别按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的质量比为1:3进行功能化,将磁性纳米颗粒超声分散在50mLpH=8.5的Tris缓冲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磁性纳米颗粒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进行氨基化反应得到磁性复合微球;S2:将步骤S1得到的磁性复合微球在碱性缓冲液中进行分散,并与五乙烯六胺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得反应后的产物;S3:将步骤S2搅拌反应得到的产物在磁场作用下进行磁性分离得到固体产物;S4:对步骤S3得到的固体产物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并干燥后得到氨基化磁性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磁性纳米颗粒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通过聚多巴胺对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后的磁性纳米颗粒与五乙烯六胺的质量比为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磁性纳米颗粒选自合金纳米粒子、铁氧体的纳米粒子、金属间化合物的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贝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