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深成形模具和拉深成形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拉深成形
,具体涉及一种拉深成形模具和拉深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图1为用于拉深汽车中央通道的凹模示意图。
[0003]凹模01包括成型部011和压料部012,成型部011相对压料部012隆起,用于成型待加工的汽车中央通道的隆起部。汽车中央通道的隆起部一端为小端,另一端为大端,成型部011相应设有小端011a和大端011b。图1中对应于小端011a的位置,成型部011延伸并平滑过渡形成曲面再向下延伸相接到端部的压料部012,以形成具有半封闭空腔的造型部013,以便于完成小端冲压工艺型面造型。凹模01压料部012设置有局部凹坑012a和拉延筋,以增加板料流动阻力。凸模结构可参照理解。
[0004]然而,上述模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成型部011位置依然存在局部起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深成形模具,用于拉深成形具有隆起的大端和小端的长条形零件,所述拉深成形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拉深成形模具,用于拉深成形具有隆起的大端和小端的长条形零件,所述拉深成形模具包括凸模(1)和凹模(2),所述凸模(1)、所述凹模(2)包括与待加工零件匹配的凸模成型部(11)、凹模成型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成型部(11)、所述凹模成型部(21)对应于所述小端的部分沿长度方向继续延伸形成凸模工艺造型部(13)、凹模工艺造型部(23),且所述凹模工艺造型部(23)的中部内陷形成至少一个外端开口的凹模中部凹槽(231),所述凸模工艺造型部(13)设有与所述凹模中部凹槽(231)对应的外端开口的凸模中部凹槽或凸模中部通槽(1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深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工艺造型部(13)形成一个所述凸模中部凹槽或所述凸模中部通槽(131),且所述凸模工艺造型部(13)在所述凸模中部凹槽或所述凸模中部通槽(131)的两侧同时形成由所述凸模成型部(11)两侧延伸的凸模侧部凸起(132),所述凸模侧部凸起(132)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凸模成型部(11)的凹口方向相同;所述凹模工艺造型部(23)形成一个所述凹模中部凹槽(231),且所述凹模工艺造型部(23)在所述凹模中部凹槽(231)的两侧同时形成由所述凹模成型部(21)两侧延伸的凹模侧部凸起(232),所述凹模侧部凸起(232)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凹模成型部(21)的凹口方向相同,与所述凹模中部凹槽(231)的槽口方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深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中部通槽(131)或所述凸模中部凹槽的深度,以及所述凸模侧部凸起(132)的高度,与所述凸模成型部(11)的小端高度相同;所述凹模中部凹槽(231)的深度、所述凹模侧部凸起(232)的高度,与所述凹模成型部(21)的小端高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深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深成形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的所述凹模(2)包括与所述凹模成型部(21)为整体式结构的凹模压料部(22),所述下模组件包括所述凸模(1)和下模压料部(12),所述凹模压料部(2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静易,蔡锡斌,韦毅,蔡辉,彭文虎,黄锃,周林,甘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