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26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油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进液口上还设置有布水器,布水器横向布置在分离床的上方;分离床,分离床设置在罐体中;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罐体中并位于分离床的下方,挤压组件上设置有贯通挤压组件的水流通道;可压缩式过滤层,可压缩式过滤层用于吸附水中含有的油,可压缩式过滤层设置在分离床和挤压组件之间;液压驱动组件,液压驱动组件设置在罐体的底部液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挤压组件移动以挤压可压缩式过滤层。实现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并提高油的回收利用率。高油的回收利用率。高油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油水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油水分离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油水混合物的来源比较广泛,油田、钢厂、炼油厂、化工厂等领域的生产工艺都会产生大量油水混合物。为了充分回收利用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则一般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处理。中国专利号201510548670.1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油水分离器,油水混合物进入到分离器中经过分离床处理后,使得混合物中的油分子与水分离并聚集在一起后上浮,以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为了使得输出的水更加的洁净,通常需要对水进行过滤处理(一般采用活性炭等过滤材料来对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但是,对于大容量的油水分离器而言,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活性炭过滤层被油分子阻塞而失效,则需要操作人员进入油水分离器中进行更换。一方面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另一方面吸附在活性炭中的油无法回收利用并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油的回收利用率的技术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实现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并提高油的回收利用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油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进液口上还设置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横向布置在所述分离床的上方;分离床,所述分离床设置在所述罐体中;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位于所述分离床的下方,所述挤压组件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挤压组件的水流通道;可压缩式过滤层,所述可压缩式过滤层用于吸附水中含有的油,所述可压缩式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分离床和所述挤压组件之间;液压驱动组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挤压组件移动以挤压所述可压缩式过滤层。
[0005]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筒体和活塞,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筒体中,所述活塞的外周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挤压在所述筒体与所述活塞之间;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筒体、所述罐体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液压腔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压腔体的进水管,所述活塞伸出至所述筒体上端口的部位与所述挤压组件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外周还设置有多条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位于所述密封环的上方,所述活塞通过所述支撑环滑动设置在所述筒体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所述连接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挤压组件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连接区;和/或,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密封所述挤压组件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连接区。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组件设置有多条透水缝隙,所述透水缝隙用于连通所述挤压组件在所述罐体中所分隔开的两个腔体。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曝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曝气管连接,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位于所述挤压组件的下方。
[0012]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整体呈环形结构并围绕在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的外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环形汇流管,所述环形汇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所述环形汇流管与所述排水口连接并围绕在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的外围。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罐体中增加挤压组件、可压缩式过滤层和液压驱动组件,对于经由分离床分离处理的水在经由所述排水口输出前,水将经过可压缩式过滤层进行过滤处理,进而满足出水洁净度的高要求,经过过滤处理的水则经由挤压组件的水流通道流向排水口并最终输出至罐体外;同时,可压缩式过滤层在过滤过程中将不断粘附油分子,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则可以通过液压驱动组件驱动挤压组件向上移动,挤压组件向上移动并压缩可压缩式过滤层,可压缩式过滤层被压缩过程中,使得其内部吸附的油分子挤压出并聚集在一起后上浮输出,一方面实现对可压缩式过滤层进行挤压清洗,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回收率用可压缩式过滤层中的油,进而无需频繁更换活性炭过滤层,实现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并提高油的回收利用率。
[0015]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式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式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立式油水分离装置中挤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立式油水分离装置中挤压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11和排油口12,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3;分离床2,分离床2设置在罐体1中;挤压组件3,挤压组件3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罐体1中并位于分离床2的下方,挤压组件3上设置有贯通挤压组件3的水流通道300;
可压缩式过滤层4,可压缩式过滤层4用于吸附水中含有的油,可压缩式过滤层4设置在分离床2和挤压组件3之间;液压驱动组件5,所述液压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挤压组件移动以挤压所述可压缩式过滤层。
[0017]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油水混合物经由进液口11进入到罐体1的顶部,进入到罐体1中的混合物将流向下方的分离床2。分离床2横置在罐体1的内部,混合物经过分离床2后,在分离床2的分离作用下使得水和油相互分离开,与此同时,分离出的油又相互结合形成较大的油滴。油滴的比重相比于水较轻,进而使得油滴能够快速的上升并在罐体1的顶部形成储油区,其中,有关分离床2对油水分离的方式,可以参考常规油水分离器中的结构配置,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另外,对于可压缩式过滤层4而言,可以采用吸油海绵等海绵体、或三维多孔结构的疏水亲油型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弹性骨架材料等制成,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0018]经由分离床2分离出的水中还会含有较少量的油,水继续向下流动至可压缩式过滤层4处,水经由可压缩式过滤层4过滤后,使得水中含有的油被可压缩式过滤层4吸附住,最终,水通过挤压组件3上的水流通道300流向罐体1的底部并从排水口13排出至罐体1的外部。
[0019]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可压缩式过滤层4中吸附的油量也越来越多,可压缩式过滤层4的吸油能力将逐渐下降。此时,则需要通过液压驱动组件5驱动挤压组件3对可压缩式过滤层4进行挤压处理。如图3所示,液压驱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油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进液口上还设置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横向布置在所述分离床的上方;分离床,所述分离床设置在所述罐体中;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位于所述分离床的下方,所述挤压组件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挤压组件的水流通道;可压缩式过滤层,所述可压缩式过滤层用于吸附水中含有的油,所述可压缩式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分离床和所述挤压组件之间;液压驱动组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挤压组件移动以挤压所述可压缩式过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筒体和活塞,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筒体中,所述活塞的外周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挤压在所述筒体与所述活塞之间;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筒体、所述罐体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液压腔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压腔体的进水管,所述活塞伸出至所述筒体上端口的部位与所述挤压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周还设置有多条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位于所述密封环的上方,所述活塞通过所述支撑环滑动设置在所述筒体中。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四海杨敬民吴煜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联赢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