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322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路面不平度输入模型;建立履带车辆参数化动力学模型;分析并提出反映车辆悬挂系统多方面性能的评价指标;设计多方面性能评价指标的量化算法;确定悬挂系统刚度和阻尼作为动力学优化参数和参数优化范围;设计多指标信息融合的参数分配目标函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迭代求解和悬挂系统性能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减振性能设计、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促进和改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履带车辆悬挂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履带车辆的悬挂系统不仅将车体和负重轮弹性地连接起来,而且传递了作用在负重轮和车体间的作用力和力矩,并缓和了车辆行驶时经过负重轮传递到车体上的冲击力,从而减少了车体的振动,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车辆行进间的射击精度。随着现代军事和工程装备的发展,对履带式车辆机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因而,提高其悬挂系统性能一直是行业研究的焦点。
[0003]然而,已有研究对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考虑不足。受车身结构、质量分布等因素影响,各悬挂位置一般是非均匀布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各悬挂负重轮受到随机路面不平度激励的影响。显然,各悬挂动力学参数(刚度、阻尼)的分布会影响车辆的平稳性,简单地采用等参数分配必然难以实现最优的稳定效果,或者说,无法实现最优的减振效果。就目前而言,并没有通用的实现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最优分配的方法。
【专利技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履带式车辆中各负重轮的路面不平度输入模型;S2、建立履带式车辆参数化动力学模型;S3、分析并提出反映车辆悬挂系统多方面性能的评价指标;S4、设计多方面性能评价指标的量化算法;S5、确定悬挂系统刚度和阻尼作为动力学优化参数和参数优化范围;S6、设计多指标信息融合的参数分配目标函数;S7、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迭代求解和悬挂系统性能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履带式车辆中各负重轮的路面不平度输入模型的函数表达式为:式中:q
li
为左侧第i个负重轮的路面不平度输入,i=1,2,3,4,5,6;q
ri
为右侧第i个负重轮的路面不平度输入;a
k
为路面不平度输入的幅值系数;f
k
为路面不平度输入的输入频率;v为车速;ΔL
1,2
为第2负重轮与第1负重轮的轮距,ΔL
5,1
为第5负重轮与第1负重轮的轮距,以此类推;为右车辙的路面不平度输入初始相角;为左车辙的路面不平度输入初始相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车辆多悬挂动力学参数分配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履带式车辆参数化动力学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包括:(1)各负重轮的输入只存在时间上的延迟;(2)将履带结构视为一种铺设地面的无限轨道,忽略履带对车体的作用;(3)履带式车辆的车体质心关于纵轴线左右对称,每侧有6个负重轮,只考虑车体侧倾、俯仰和垂直振动时,可用15自由度整车模型建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参数化动力学模型;(4)悬挂可简化为刚度和阻尼;
(5)负重轮所受的阻尼力、弹性力和重力都作用于负重轮质心处;履带式车辆参数化动力学模型的函数表达式为:式中:A=[1,

,1]1×
12
,为单位行向量;K
s
=[k
s1


,k
si


,k
s12
]K
t
=[k
t1


,k
ti


,k
t12
]C
s
=[c
s1


,c
si


,c
s12
]C
t
=[c
t1


,c
ti


,c
t12
]L
y
=[l
y1
cosα
z


,l
yi
cosα
z


,l
y12
cosα
z
]L
z
=[l
z1
cosα
y
,...,l
zi
cosα
y


,l
z12
cosα
y
]M
t
=[m
t1


,m
ti


,m
t12
]X
r
=diag(q1,

,q
i


,q
12
)X
t
=diag(x
t1


,x
ti


,x
t12
),diag表示对角矩阵;其中x为车体质心垂向方向,z为横轴方向,y为履带车辆行进方向;m
s
为车体质量;I
z
为车体俯仰转动惯量;α
y
为车体俯仰角;I
y
为车体侧倾转动惯量;α
z
为车体侧倾角;m
ti
为车辆第i个负重轮的质量;k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启辉陈昕戴巨川汪国胜陈哲吾杨书仪郭勇李洪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