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载荷感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载荷感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运输系统面临的新环境、新要求越来越多,性能指标也日趋严格。为了进一步提升设计精细度和可靠性,满足未来新型火箭和导弹武器对运载能力的更高需求,需要更加准确的掌握运载器的外部载荷和环境信息。
[0003]传统的载荷获取方式一般是通过传感器测量外部的气动压力和过载,再结合火箭的弹道和姿控,可以实现对载荷的间接计算。这种方式已经被多次证明对截面载荷有着很高的计算精度,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无法对复杂传力路径,尤其是静不定系统和复杂传力部位的内部载荷进行准确测量,例如捆绑载荷、挂飞载荷,复杂集中力部位的传递载荷。第二,对于外部载荷分布复杂的情况,因为传感器的限制,无法准确测量,例如导弹出水载荷存在的复杂时空分布现象,对传感器的密度要求非常高,很难精确测量。第三,对于运载器结构在操作、使用、维护、飞行过程中受到的不明外力,缺乏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很难通过测到的机构响应去反求故障发生的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载荷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建立目标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S2:在有限元仿真模型上确定传感器测点位置;S3: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型生成机器学习训练数据集;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训练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训练外载荷预测模型;S5:采用验证集评估最终外载荷机器学习模型的载荷识别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载荷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方法如下:采用二次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构中的薄壳组件采用壳单元进行离散;单元尺寸为结构件整体尺寸0.02~0.1倍之间,有限元模型整体单元数量在1万~50万之间;除密布铆钉的铆接区和焊接区处理成大面积粘接外,其他连接区、接触区按实际连接关系进行建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载荷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用几何非线性分析内核进行有限元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载荷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如下:S2-1:将结构上不同的外载荷分别定义为试验设计因子,采用三水平拉丁超立方进行实验设计,获得多组外载荷组合;S2-2:在步骤S1中建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上施加S2-1中的载荷,每一组载荷得到一个计算结果;S2-3:将结构均匀的分为20~50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应力响应≥20MPa的位置初步布置测点;S2-4:提取步骤S2-2中得到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中在步骤S2-3中布置的测点位置处的响应,构成不同载荷组合下测点响应的小子样数据集;S2-5:对测点进行俩俩交叉相关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性排序,随机删除相关性最高的两个测点对中的一个;再对剩下的测点进行交叉相关性分析,并随机删除相关性最高的两个测点对中的一个;如此循环,直至测点数量为外载荷数量的2~3倍;S2-6:记录步骤S2-5中剩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亮亮,杨帆,黄蔚,乐晨,章凌,郭永辉,张希,王斌,吴浩,王桂娇,芮兴,曹昱,朱振涛,金含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