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调节部件和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12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影剂调节部件,其与携带单组分显影剂的显影剂携带部件相邻接,用以调节该显影剂携带部件上的显影剂的层厚度,所述显影剂调节部件包括:    由支撑部件所支撑的受支撑部分;    与该显影剂携带部件相邻接的邻接部分,所述邻接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参数满足以下表达式(1)到(5):    0.030≤Sm≤0.170……(1)    Rpk≤2.0……(2)    Rp≤5.0……(3)    0.10≤Rvk×(100-Mr2)/100≤1.30……(4)    Rpk<Rvk……(5)    其中    Sm是JIS-B0601-1994所规定的轮廓不平度的平均间距[mm],    Rp是ISO4287-1997所规定的最大轮廓峰高[μm],    Rpk是DIN4776所规定的初始磨损高度[μm],    Rvk是DIN4776所规定的含油深度[μm],并且    Mr2是DIN4776所规定的轮廓支承长度率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用电子照像印刷方法或静电记录方法在记录 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束打印机或复印机。更具体 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使用单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所使用的显影剂 层厚度调节部件,以及配备有所述显影剂层厚度调节部件的显影装 置、盒和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的电子照像成像装置将对应于图像 数据的光施加至电子照像光敏部件(光敏部件),由此形成静电图 像(潜像)。接着,从显影装置向静电图像提供作为记录剂的显影 剂调色剂,由此将静电图像显现为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设备将调 色剂图像从光敏部件转印到例如记录纸的记录材料。通过固定设备 将调色剂图像固定在记录材料上,由此形成记录图像。已经提出了使用干式单组分显影方法的各种显影装置。可将以 下方法作为示例。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磁性调色剂)在作为显影剂 携带部件的显影套筒上被携带,并且通过用于调节显影剂层厚度的 显影剂调节部件形成均匀的调色剂层。使该显影套筒接近光敏部件或与之接触。接着,例如,将包括AC分量和DC分量的显影偏压施 加至显影套筒,从而在光敏部件上的静电图像和显影套筒之间产生 电势差。由此,将调色剂移动到静电图像上,从而实现显影。进一步描述,这样的显影装置具有圓柱形的显影套筒,该圓柱 形的显影套筒可旋转地装备在其中容纳有磁性调色剂的显影剂容器 的开口部分中。在该显影套筒中,提供有磁场产生装置(磁辊), 其配备有多个磁极并被固定地布置。通过该磁场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磁场将磁性调色剂吸附到显影套筒上,由此,在显影套筒上携带并 传送调色剂。而且,在这种显影装置中,通过与显影套筒邻接的显 影剂调节部件在显影套筒上形成调色剂层。 一 般地将弹性材料形成 的刮刀形部件(下文中称之为"显影刮刀")用作显影剂调节部件。另一方面,作为使用干式单组分显影方法的另一方法,存在有 以下方法。通过作为显影剂供应部件的供应辊将非磁性单组分显影 剂(非磁性调色剂)施加至作为显影剂携带部件的显影辊上。在显 影辊上携带并传送调色剂,并且,还通过显影剂调节部件在显影辊 上形成调色剂层。使该显影辊接近光敏部件或与之接触,从而实现 显影。同时,将类似于上面提到的显影偏压施加至显影辊。进一步描述,这样的显影装置具有显影辊,该显影辊可旋转地 装备在其中容纳非磁性调色剂的显影剂容器的开口部分中。而且,该显影装置具有由泡沫材料(foam)或类似材料形成的供应辊,该 供应辊在与显影辊接触时旋转。显影辊和供应辊以相反的方向旋转。 供应辊也具有将非磁性调色剂施加至显影辊上的动作,并且同时, 在已经通过显影位置之后刮去显影辊上残留的调色剂(下文中称之 为"显影残留调色剂")。近年来,已经对图像的分辨率、锐度等的改进有所要求,因此, 显影装置中所使用的调色剂已经以朝着球形和更小颗粒直径的趋势 发展。特别地,已经使用了制成球形的调色剂,因为它在单位重量 的充电量Q 方面变得更高,并且对于改进点图像和细线图像 的再现是有效的,而且在可转印性方面有所改进。然而,制成球形的调色剂的使用可以产生以下问题。 具有高球形度的调色剂具有这样的趋势经过显影套筒上的显 影刮刀并被传送到显影区域的调色剂传送量M 。 (卩)提高显影刮刀与显影套筒的邻接压力P。 (Y)减小从显影刮刀与显影套筒的邻接位置到显影刮刀自由端 的距离(下文中称之为"NE长度")。换言之,技术(a)到(Y)是机械地调节调色剂传送力的方法, 由于零件制造的变化和零件安装的变化,该方法具有局限性。而且, 邻接压力P 的增加使给予调色剂的机械应力增加,并且提高了 调色剂的退化,因此有时会导致图像密度的减小。而且,在将显影 套筒的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低时,耐久性下降,这对于成像装置的较 高速度和较长寿命而言变成了缺点。已经公开了通过显影剂调节部件的调色剂层形成方法相关的各 种技术。存在这样的技术,其规定了作为显影剂层形成部件的软弹性部 件的表面粗糙度Ra 和凹陷的曲率半径,从而在较长的使用周期内抑制调色剂传送量的波动(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S62-242975 )。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使得作为显影剂调节部件的弹性调 节部件朝向上游侧的表面粗糙度相对于朝向下游侧的表面粗糙度更大,其中上游侧和下游侧是相对于显影剂携带部件的旋转方向而言, 由此将传送阻力给予调色剂,并实现调色剂稳定的层厚度调节和均 匀荷电率的兼容性(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4-55872 )。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指定作为显影剂调节部件的层形成 部件在其与显影剂携带部件邻接的位置的下游侧的粗糙度使其小于 其上游侧的粗糙度,和/或在邻接位置的上游侧形成水平差(level difference )形状(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1-117356和日本专 利申"i青爿^开No. 2001-117357)。在这些方法中,对层形成部件的表 面粗糙度Ra 和/或水平差高度的范围进行了规定。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规定了作为显影剂调节部件的薄层 形成刮刀的表面粗糙度Rz,从而提高了对于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非 磁性调色剂)的充电量,并实现了防止雾化图像(参见日本专利申 请公开No. H05-l88748 )。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规定了作为显影剂调节部件的调色 剂调节部件的表面粗糙度Rz,从而实现了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磁性 调色剂)薄层的均匀化/充电量的提高,并在初始使用状态中实现了 更高的图像质量(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4-117919)。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在作为显影调节部件的弹性刮刀部 件的表面上以基本平行于纵向的斜度(pitch)提供条紋状的不均匀 并规定Rz,从而实现在较长的使用周期内维持稳定的调色剂充电量 (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0-330376 )。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规定了作为显影剂调节部件的调色 剂层调节部件相对于调色剂的平均颗粒直径的表面粗糙度Rz,从而 使用调色剂颗粒在调色剂层调节部件的粗糙表面上的阻塞(参见曰 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9-080904)。在此方法中,如上所述,调色剂颗粒被阻塞,以由此在较长的使用周期内增强与显影辊的接触表 面的光滑度并实现调色剂薄层的均匀化。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规定了显影剂调节部件的表面粗糙度Ra、 Rz和Rmax,从而在长时间内实现了弹性显影辊上调色剂薄 层的均匀化并实现了在不使用弹性显影辊之后错误图像的防止(参 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4-12542)。另一方面,存在这样的提议,通过控制显影剂调节部件表面上 的摩擦系数而不是上述的其表面形状(粗糙度)来设法形成均匀的 调色剂薄层。换言之,存在这样的技术,其规定了调色剂的摩擦系 数、层厚度调节部件和调色剂的摩擦系数以及显影辊和调色齐'j的摩 擦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使调色剂层产生剪切力,并通过机械 力形成调色剂薄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6-052448和日本 专利申请公开No. 2000-227713 )。而且,存在这样的技术,其与显影剂调节部件分离地提供电荷 均匀化部件,并规定它们动摩擦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非 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均匀化薄层/均匀荷电率的兼容性(参见日本专 利申请公开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秀明冈野启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