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录坤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90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主要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研磨,依靠机器进行依次下料,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的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包括有:底座,其设有4个支撑座,支撑座顶部之间连接有底座;第一固定支架,底座顶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顶部之间连接有研磨框;驱动机构,底座顶部右前侧连接有驱动机构;研磨机构,驱动机构后侧连接有研磨机构;进料机构,底座顶部左侧连接有进料机构;储料框,底座顶部右侧放置有储料框。通过设置传动棘轮转动与止回棘爪配合,带动活动挡板向右移动,实现间歇下料的效果;通过设置倾斜状的出料导向板,使药材自动滑落至研磨框内。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等,粉剂主用于外敷或内服。
[0003]现有研磨技术将中药材先进行切碎,随后将其依次放入研磨器内,随后使用石锤慢慢进行研磨,此法研磨中草药用时过长,且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研磨,工作量较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研磨技术研磨中草药用时过长,且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研磨,工作量较大,效率不高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无需人工研磨,依靠机器进行依次下料,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的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包括有:底座,其设有多个支撑座,支撑座顶部之间连接有底座;第一固定支架,底座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顶部之间连接有研磨框;驱动机构,底座顶部靠近第一固定支架一侧连接有驱动机构;研磨机构,驱动机构一侧连接有研磨机构;进料机构,底座顶部另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储料框,底座顶部一侧放置有储料框。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底座顶部一侧设有固定座;伺服电机,固定座顶部连接有伺服电机。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研磨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轴;摇杆,第一转轴靠近研磨框一侧连接有摇杆;研磨轮,摇杆上活动式连接有研磨轮,研磨轮与研磨框配合;第一弹簧,研磨轮与摇杆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料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支架,底座顶部远离研磨框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上部内侧之间连接有进料框;
进料槽支架,底座顶部设有进料槽支架,进料槽支架顶部设有出料导向板,出料导向板连接在进料框和研磨框之间;连接支架,出料导向板一侧设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转动式连接有止回棘爪。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有:棘轮支架,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棘轮支架,棘轮支架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连接有推进杆;传动棘轮,第二转轴一侧连接有传动棘轮;扇形棘轮,第一转轴上连接有扇形棘轮,扇形棘轮与传动棘轮啮合。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隔板机构,隔板机构包括有:活动挡板,进料框下部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挡板;L型连接杆,活动挡板靠近研磨框一侧连接有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与推进杆配合。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限位支架,进料框一侧连接有限位支架;第二弹簧,限位支架与活动挡板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挡板支架,研磨框一侧连接有挡板支架;出料挡板,研磨框下部滑动式设有出料挡板,出料挡板一侧连接有手拉杆,出料挡板和手拉杆均与挡板支架内壁滑动式连接;第三弹簧,手拉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连接在出料挡板与挡板支架之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传动棘轮转动与止回棘爪配合,带动活动挡板向右移动,实现间歇下料的效果;通过设置倾斜状的出料导向板,使药材自动滑落至研磨框内,完成下料;通过在研磨轮上设置第一弹簧,使研磨轮在任何状态都能紧贴研磨框内壁,防止掉落;通过拉动手拉杆带动出料挡板向后移动不再挡住落料口,对药材粉进行自动收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和推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研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隔板机构和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座,2、支撑座,3、研磨框,31、第一固定支架,4、驱动机构,41、固定座,42、伺服电机,5、研磨机构,51、第一转轴,52、第一弹簧,53、研磨轮,54、摇杆,6、推进机构,61、棘轮支架,62、第二转轴,63、推进杆,64、传动棘轮,65、扇形棘轮,7、隔板机构,71、活动挡板,72、L型连接杆,8、进料机构,81、进料槽支架,82、进料框,83、出料导向板,84、连接支架,85、止回棘爪,86、第二固定支架,9、限位机构,91、限位支架,92、第二弹簧,10、下料机构,101、挡板支架,102、出料挡板,103、手拉杆,104、第三弹簧,11、储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实施例1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研磨框3、第一固定支架31、驱动机构4、研磨机构5、进料机构8和储料框11,其设有4个支撑座2,支撑座2顶部之间连接有底座1,底座1顶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支架31,第一固定支架31顶部之间连接有研磨框3,底座1顶部右前侧连接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后侧连接有研磨机构5,研磨机构5位于研磨框3内,底座1顶部左侧连接有进料机构8,底座1顶部右侧放置有储料框11,储料框11位于研磨框3下方。
[0022]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中药材进行打磨时,可将中药材饭放入进料机构8,中药材会从进料机构8进入研磨框3内,随后可启动驱动机构4工作带动研磨机构5工作,研磨机构5工作对中药材进行研磨,研磨完毕,停止驱动机构4工作,随后再将中药粉收集进入储料框11内即可。
[002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有固定座41和伺服电机42,底座1顶部右前侧设有固定座41,固定座41顶部连接有伺服电机42。
[0024]研磨机构5包括有第一转轴51、第一弹簧52、研磨轮53和摇杆54,伺服电机4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轴51,第一转轴51后侧连接有摇杆54,摇杆54下部后侧活动式连接有研磨轮53,研磨轮53与摇杆54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2,研磨轮53与研磨框3配合。
[0025]进料机构8包括有进料槽支架81、进料框82、出料导向板83、连接支架84、止回棘爪85和第二固定支架86,底座1顶部左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支架86,第二固定支架8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其设有多个支撑座(2),支撑座(2)顶部之间连接有底座(1);第一固定支架(31),底座(1)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支架(31),第一固定支架(31)顶部之间连接有研磨框(3);驱动机构(4),底座(1)顶部靠近第一固定支架(31)一侧连接有驱动机构(4);研磨机构(5),驱动机构(4)一侧连接有研磨机构(5);进料机构(8),底座(1)顶部另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8);储料框(11),底座(1)顶部一侧放置有储料框(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其特征是,驱动机构(4)包括有:固定座(41),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固定座(41);伺服电机(42),固定座(41)顶部连接有伺服电机(42)。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其特征是,研磨机构(5)包括有:第一转轴(51),伺服电机(4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轴(51);摇杆(54),第一转轴(51)靠近研磨框(3)一侧连接有摇杆(54);研磨轮(53),摇杆(54)上活动式连接有研磨轮(53),研磨轮(53)与研磨框(3)配合;第一弹簧(52),研磨轮(53)与摇杆(54)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2)。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研磨装置,其特征是,进料机构(8)包括有:第二固定支架(86),底座(1)顶部远离研磨框(3)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支架(86),第二固定支架(86)上部内侧之间连接有进料框(82);进料槽支架(81),底座(1)顶部设有进料槽支架(81),进料槽支架(81)顶部设有出料导向板(83),出料导向板(83)连接在进料框(82)和研磨框(3)之间;连接支架(84),出料导向板(83)一侧设有连接支架(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录坤
申请(专利权)人:陈录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