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67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包括:除尘除臭过滤箱,其下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垃圾竖槽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除尘除臭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排气口;臭氧反应系统,其下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臭氧反应系统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气口;排风机,其下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排风机用于将所述臭氧反应系统排出的尾气排放至大气。所述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将物理手段与物化手段进行结合,对垃圾竖槽排气进行净化消杀;能够避免竖槽排气污染环境及损害健康。够避免竖槽排气污染环境及损害健康。够避免竖槽排气污染环境及损害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消杀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垃圾竖槽排气没有有效的净化措施,没有深度的消杀手段。导致垃圾排气可能包含有毒病菌,从而对环境污染,损害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其将臭氧发生系统与物理除尘除臭系统进行结合,对垃圾竖槽排气进行净化消杀;能够对垃圾竖槽排气起到更好的净化的消杀效果。
[000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包括:
[0006]除尘除臭过滤箱,其下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垃圾竖槽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除尘除臭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排气口;
[0007]臭氧反应系统,其下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臭氧反应系统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气口;
[0008]排风机,其下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排风机用于将所述臭氧反应系统排出的尾气排放至大气。
[0009]优选的是,所述除尘除臭过滤箱包括:
[0010]箱体,其内部具有容置空腔;
[0011]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下端,并且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
[0012]第一滤芯,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腔的下部;以及
[0013]第二滤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滤芯的上方。
[001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具有间隔。
[0015]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滤芯为活性炭滤芯。
[0016]优选的是,所述臭氧反应系统包括:
[0017]外壳体,其内部具有容置空腔;
[0018]臭氧发生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
[001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中空的圆柱管;
[0020]所述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中空的圆柱管;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紧密配合。
[0021]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通过卡箍固定。
[0022]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中空的圆柱管;
[0023]所述第三进气口处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为中空的圆柱管;并且所述第三连接部能够插入所述第四连接部中,并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紧密配合。
[0024]优选的是,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连接处通过卡箍固定。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技术提供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将物理手段与物化手段进行结合,对垃圾竖槽排气进行净化消杀;能够避免竖槽排气污染环境及损害健康。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与垃圾竖槽排气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除尘除臭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臭氧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排风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4]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主要包括:除尘除臭过滤箱110,臭氧反应系统120,以及排风机130。除尘除臭过滤箱110设置在垃圾竖槽100的上方,除尘除臭过滤箱11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1,所述第一进气口111与垃圾竖槽排气口101密封连接;垃圾竖槽排气口101排出的废气向上流动通过第一进气口111进入除尘除臭过滤箱110中。
[0035]如图3-5所示,除尘除臭过滤箱110包括:箱体112,其内部具有容置空腔;其中,第一进气口111开设在箱体112的下端的中心处,并且第一进气口111与箱体112的容置空腔连通。除尘除臭过滤箱110内设置有第一滤芯113和第二滤芯114;其中,第一滤芯113固定安装在箱体112的容置空腔的下部;第二滤芯114固定设置在第一滤芯113的上方;并且第一滤芯113和第二滤芯114之间具有间隔112a;第一滤芯113和第二滤芯114之间留有间隔112a的作用是,使气体经过113除尘后经过缓冲再进入第二滤芯114进行下一步的过滤,实现两级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滤芯114采用活性炭滤芯,第一滤芯113可采用活性炭滤芯或其它吸附材料。箱体112的上端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排气口115。第一排气口115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部115a,第一连接部115a为中空的圆柱管。
[0036]臭氧反应系统120设置在除尘除臭过滤箱110上方,如图4-6所示,臭氧反应系统包括:外壳体121,其内部具有容置空腔;以及臭氧发生器122,其设置在外壳体121的容置空腔内。外壳体121的下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23,第二进气口123嵌入式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3a,第二连接部123a为中空的圆柱管;并且第一连接部115a能够插入第二连接部123a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3a紧密配合;第二连接部123a与第一连接部115a的连接处外侧通过卡箍200固定。由于气体流动方向向上,将位于下侧的第一连接部115a的管径设置为较
小(略小于第二连接部123a的内径),进一步防止废气溢出至空气中,第一连接部115a和第二连接部123a可采用橡胶管,或通过在第一连接部115a和第二连接部123a的连接处安装密封圈,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外壳体121的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排气口124,第二排气口124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部124a,第三连接部124a为中空的圆柱管。
[0037]排风机设置在臭氧反应系统120上方,用于将所述臭氧反应系统排出的尾气排放至大气。如图6所示,排风机130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131,所述第三进气口131处设置有第四连接部131a,第四连接部131a为中空的圆柱管;并且第三连接部124a能够插入第四连接部131a中,与第四连接部131a紧密配合。第四连接部131a与第三连接部124a的连接处外侧通过卡箍200固定。第四连接部131a与第三连接部124a可采用橡胶管,或通过在第四连接部131a与第三连接部124a的连接处安装密封圈,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38]垃圾竖槽排气口101排出的废气经过除尘除臭过滤箱110除尘除臭后,再经过臭氧反应系统120进行杀菌,之后通过排风机130排入大气中。本技术提供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将物理手段与物化手段进行结合,对垃圾竖槽排气进行净化消杀;能够避免竖槽排气污染环境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除臭过滤箱,其下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垃圾竖槽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除尘除臭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排气口;臭氧反应系统,其下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臭氧反应系统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气口;排风机,其下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密封连接;所述排风机用于将所述臭氧反应系统排出的尾气排放至大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臭过滤箱包括:箱体,其内部具有容置空腔;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下端,并且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第一滤芯,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腔的下部;以及第二滤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滤芯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具有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竖槽排气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为活性炭滤芯。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靖
申请(专利权)人:恩华特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