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258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7
一种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包括间隔设置于循环水池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及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如此排水水质完全符合环保达标排放的要求、环保、经济、无二次污染,阻垢除垢效果好。采用高压静电复合臭氧应用于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该方法针对热电厂这种大循环水量以及中国北方地表水水质较硬、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回用为循环水补水的情况,采用纯物理的蜂巢式高压静电系统安装于吸水井包围在吸水口管道周围作为主要的阻垢除垢设备,以臭氧微纳米气泡系统作用于吸水井水池前端进行辅助,以2个系统叠加的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机能,来达到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目的。灭藻的目的。灭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早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上水资源非常紧缺,如何有效地应用工业循环水,已引起各个行业的重视,正确合理地使用工业循环水,使之最大限度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已成为人们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0003]通常水在35℃以上时,会析出针状结晶体,并牢固的附着在容器壁上,逐渐形成厚厚的一层水垢。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低,只有钢材的1/5—1/100,从而它会造成热效率的下降,浪费能源,甚至出现设备报废或爆炸。目前,国内大多工业领域中的空调、制冷、热交换、冷却循环、锅炉系统,因使用的冷却介质水质问题极易起垢和滋生菌藻,轻则增大能耗影响热交换、冷却效果,重则堵塞管路,毁坏设备而引发事故。
[0004]在火电厂的总用水量当中,循环冷却水约占80%以上比例。据统计,一台容量为300MW的水冷机组,循环冷却水用水量约为30000~40000t/h,一台容量为1000MW的水冷机组,其耗水量约为一中小型城市的用水量。火电厂使用的循环冷却水不仅用量大,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循环冷却水流经冷却塔与外界空气接触,冷却塔中的水量因蒸发而损失,进而水中的物质和离子浓度浓缩;循环冷却水中的水垢主要由CaCO3/Ca(PO4)2/CaSO4等微溶盐组成。当循环冷却水流经换热器时,达到饱和状态的CaCO3结晶析出。从而沉积在换热器的表面形成水垢。同时,循环冷却水中还会混入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和氧气,释放部分二氧化碳,水质变差,在换热器壁面上结成水垢等沉积物,导致换热性能降低,增大水泵的负荷能力。如果水垢沉积在换热面上,还会降低设备的传热效率,严重时导致爆炸造成生产事故。因此,必须对循环冷却水进行稳定处理,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0005]为了寻求有效办法消除水垢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起初采用较多的是机械法和酸碱法,但前者劳动强度大且除垢不彻底、周期长,后者易腐蚀设备,引起公害。后来,人们大多采取化学药剂置换、软化、絮凝的措施除去水中钙、镁盐类进行给水预处理,预防水垢生成。但是化学药剂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排放的循环冷却水体易引起环境水体产生水华和赤潮,运行过程中应根据水质的改变不断改变和调整化学药剂的配方,同时运行费用也偏高。这些化学药剂的使用需专人操作,难以控制,使用麻烦,化学药剂中大量为含磷药剂,造成排出水环保治理难度大,环保治理费用很高。
[0006]传统水处理方法带来的问题:
[0007]1、系统用水量增加和大量排水,间接增加水费;
[0008]2、微生物的抗药性,要求及时地、适当地改变药品,尽管如此,结垢问题、生物膜、军团菌三大问题还是不能彻底解决;
[0009]3、系统操作和维护的费用增加;
[0010]4、随环境保护及其执行法规标准一再提高,涉及:a、给水、排水、排污水缴纳费用
逐步提高;b、含有化学药品、致病细菌等的循环冷却水(不经过处理的水),不得直接排放。
[0011]5、技术管理复杂,要求操作者业务水平较高。
[0012]现有的化学处理方法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存在防垢不彻底、劳动强度大、费用高,有环境污染等缺陷。
[0013]鉴于此,各国都致力于物理法给水预处理技术的开发,以达到不生垢和去垢的目的。
[0014]静电水处理技术是当今世界水工业领域的最新技术之一,现有的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有称离子棒)用于循环水阻垢除垢杀菌灭藻,一般安装于循环水管道上或者独特设计的专有设备上,应用在循环水量不大的场所,如中央空调用循环水、供暖用热水循环水、小型的开式循环水系统等,对防水的要求不高,而且设备的长度鲜有超过3米。面对火电厂这种大型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量动辄几万、几十万立方米每小时,水池深度都在5米以上,往往不能达成阻垢除垢的目的。而且因为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安装在水池中的水面以下,在循环水水压和水流冲击下,循环水会沿着高压电缆线渗透到电极中,导致电极掉压而失去功能,甚至熔断损坏及破坏高压电源。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
[0015]另外,前述已说明火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很大,长期的实验和实际的应用表明,单靠高压静电技术,不能完美实现火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阻垢除垢(一般阻垢效率只有35~60%),还需要补充一定的化学药剂才行。前述已说明,化学药剂会造成二次污染。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总体形势下,尤其在中国的北方,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的补水都是采用中水回用,补水水质变差使得整体系统进行阻垢除垢杀菌灭藻变得更加复杂,单一的高压静电水处理技术更显得力不从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水质完全符合环保达标排放的要求、环保、经济、无二次污染、阻垢除垢效果好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17]一种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包括间隔设置于循环水池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及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池具有浅水区及吸水井,吸水井的深度大于浅水区的深度,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设置于浅水区的底部且靠近吸水井的一侧,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设置于吸水井中。
[0019]进一步地,所述浅水区的深度为3~5米,吸水井的深度大于5米。
[0020]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包括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与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连接的溶气泵及与溶气泵连接的曝气装置。
[002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板式臭氧发生器或管式臭氧发生器。
[0022]进一步地,所述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包括蜂巢式结构框架、若干设置于蜂巢式结构框架内的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用于将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安装于蜂巢式结构框架中的安装支架以及用于驱动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的高压电源。
[0023]进一步地,所述蜂巢式结构框架中沿竖直方式设置有若干隔间板,每一个隔间板
的顶部开设有入口;蜂巢式结构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汇流区间,每一隔间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汇流区间连通的出口;安装支架水平设置于隔间板中,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呈竖直状态安装于安装支架上。
[0024]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的顶部通过线缆与高压电源连接,线缆的外部套设有PVC管。
[0025]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包括金属棒体、套设于金属棒体外部的绝缘层、与金属棒体的顶部连接且位于绝缘层内的连接头、与连接头连接的高压连接线缆、位于绝缘层内且位于金属棒体底部下方的下氟橡胶塞、包覆于绝缘层底端外部的下端盖、设置于连接头上方且位于绝缘层内的上氟橡胶塞、包覆于绝缘层的顶端外部的上端盖、设置于上端盖顶部的PVC短直接头;高压连接线缆穿过上端盖及PVC短直接头并与线缆连接;PVC短直接头与PVC管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于一循环水池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及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具有浅水区及吸水井,吸水井的深度大于浅水区的深度,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设置于浅水区的底部且靠近吸水井的一侧,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设置于吸水井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区的深度为3~5米,吸水井的深度大于5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包括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与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连接的溶气泵及与溶气泵连接的曝气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板式臭氧发生器或管式臭氧发生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包括蜂巢式结构框架、若干设置于蜂巢式结构框架内的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用于将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安装于蜂巢式结构框架中的安装支架以及用于驱动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的高压电源。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净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