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架打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27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架打孔器,属于豆架打孔架设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套管,其内设置有传动空腔;锤压组件,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传动空腔内;打孔针,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传动空腔内,所述锤压组件的一端可对所述打孔针的一端锤压施力;及打孔针起出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管靠近打孔针的一端,用于起出打孔针;其中,所述打孔针位于所述传动空腔内的一端上设置有条形卡孔,所述打孔针起出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条形卡孔卡接。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更为省力、高效的实现豆架架设过程中的打孔操作,降低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打孔工具打孔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机械适用性低的问题。性低的问题。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架打孔器


[0001]本技术属于豆架打孔架设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豆架打孔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四季豆、豌豆的种植均需要经过上架,并拉设供植株攀爬的线网。在架设以竹竿为支撑材料的豆架时,需要先打30厘米的深孔才能保证豆架的稳固,而豆架打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豆田经受风雨的能力。
[0003]经过调查发现,四季豆、豌豆种植上架的时间多为旱季,且种植地区土质粘且坚硬。目前豆架打孔的方式有两种:
[0004]一种是采用整体的直铁杆并通过使用人力进行打孔。此种方法因往复打孔需要不断提起铁杆,且打击的位置往往不准,打孔效率低且给操作人员增加了严重的劳动负担。
[0005]另一种是通过汽油机安装螺杆打孔。此种方法在土质均匀的地块效率较高,但在有石块的地块极易造成机械扭转伤人,且在南方的种植区,种植地块多有石块,且假设豆架时植株已长出,大动力机械易损害幼苗,不宜大面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架打孔器,该装置通过将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分来,增加了打孔力度,且通过限位和踏板来准确定位,提高打孔位置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打孔工具打孔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机械适用性低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豆架打孔器,包括:
[0009]套管,其内设置有传动空腔;
[0010]锤压组件,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传动空腔内;
[0011]打孔针,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传动空腔内,所述锤压组件的一端可对所述打孔针的一端锤压施力;及
[0012]打孔针起出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管靠近打孔针的一端,用于起出打孔针;
[0013]其中,所述打孔针位于所述传动空腔内的一端上设置有条形卡孔,所述打孔针起出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条形卡孔卡接。
[0014]进一步,所述打孔针起出机构包括:
[0015]撬棍,其靠近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套管内;及
[0016]第一回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延伸段的下侧,用于驱动撬棍朝向套管转动。
[0017]其中,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8]更进一步,所述延伸段靠近打孔针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卡块,所述延伸段上设置有
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滑动卡块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卡接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回位弹簧固定连接。
[0019]更进一步,所述条形卡孔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直形卡齿,所述滑动卡块与其对应的一组直形卡齿卡接。
[0020]更进一步,所述撬棍远离所述打孔针的一端设置有撬棍柄,所述撬棍柄与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所述撬棍柄与所述延伸段之间呈夹角α,夹角α的大小为105
°
~150
°

[0021]进一步,所述套管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定位脚踏板,所述定位脚踏板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
[0022]进一步,所述传动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设置于所述打孔针起出机构的上侧;所述打孔针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外径尺寸与所述传动空腔的内径尺寸相适配;
[0023]所述限位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上侧,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限位滑块的外径尺寸。
[0024]更进一步,所述套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径尺寸与所述打孔针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环的下侧设置有环形清理刀,所述环形清理刀的外径尺寸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0025]进一步,所述锤压组件包括:
[0026]锤杆,其一端设置于所述传动空腔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传动空腔;及
[0027]重锤,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锤杆的一端;
[0028]其中,所述重锤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传动空腔内。
[002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豆架打孔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该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锤压组件、套管和打孔针,分别承担施力、传动和受力的功能。通过打孔针和锤压组件分开的方式,增加了打孔的力度,使锤压组件能够准确的捶打在打孔针上;通过套管上的限位部分来准确定位,提高了打孔位置的准确性;并通过打孔针起出机构将打孔针轻松取出。在遇到地下石块时,可以通过打孔针打孔速度识别,并进行换位打孔。
[0031]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更为省力、高效的实现豆架架设过程中的打孔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豆架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3为图1中打孔针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图1中锤压组件的爆炸分解图。
[0036]图中:10、套管;11、传动空腔;12、第一限位环;13、第二限位环;14、环形清理刀;
[0037]20、锤压组件;21、锤杆;22、重锤;
[0038]30、打孔针;31、条形卡孔;311、直形卡齿;32、限位滑块;
[0039]40、打孔针起出机构;41、撬棍;411、延伸段;412、第二回位弹簧;413、撬棍柄;42、第一回位弹簧;43、滑动卡块;
[0040]50、定位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2]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豆架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豆架打孔器为四季豆、豌豆产区的劳动人民提供机械种植的简易方法,节省了工具制造的成本,提高生产力,可以更为省力、高效的实现豆架架设过程中的打孔操作,降低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强度。虽然与汽油机相比,在土质均匀的地块,该豆架打孔器的效率不及汽油机,但相比直行单一的打孔器,要方便和高效,对劳动者胸部及腹部的劳动强度要低。
[0044]该豆架打孔器包括套管10、锤压组件20、打孔针30和打孔针起出机构40。
[0045]套管10主要起传动功能,套管内设置有传动空腔11,将打孔针30和锤压组件20分开,增加了打孔的力度,并使锤压组件20能够准确的捶打在打孔针30上。
[0046]锤压组件20主要起施力功能,锤压组件20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传动空腔11内,另一端延伸出传动空腔11。
[0047]打孔针30主要起受力功能,打孔针30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传动空腔11内,另一端延伸出传动空腔11;锤压组件20的一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架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0),其内设置有传动空腔(11);锤压组件(20),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传动空腔(11)内;打孔针(30),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传动空腔(11)内,所述锤压组件(20)的一端可对所述打孔针(30)的一端锤压施力;及打孔针起出机构(4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管(10)靠近打孔针(30)的一端,用于起出打孔针(30);其中,所述打孔针(30)位于所述传动空腔(11)内的一端上设置有条形卡孔(31),所述打孔针起出机构(40)的一端与所述条形卡孔(31)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架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针起出机构(40)包括:撬棍(41),其靠近套管(10)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411),所述延伸段(411)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套管(10)内;及第一回位弹簧(42),设置于所述延伸段(411)的下侧,用于驱动撬棍(41)朝向套管(10)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架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411)靠近打孔针(30)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卡块(43),所述延伸段(411)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412),所述滑动卡块(43)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卡接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回位弹簧(41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架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卡孔(31)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直形卡齿(311),所述滑动卡块(43)与其对应的一组直形卡齿(311)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架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撬棍(41)远离所述打孔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小蒲李跃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