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胶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06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胶玻璃,它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缓冲层和夹胶层,所述缓冲层设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且缓冲层的两侧分别经夹胶层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粘合于一体;所述缓冲层包括由若干聚氨酯弹性板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两块聚氨酯弹性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玻璃层或第二玻璃层的外表面设有装饰层;它采用在两块玻璃之间设有缓冲层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抗震能力较差的缺陷,结合缓冲层内镶嵌夜光粉和玻璃外表面设置装饰层,实现集抗震、发光、美观等多功能于一体,安全系数高,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它广泛适用于玻璃加工作业配套使用。它广泛适用于玻璃加工作业配套使用。它广泛适用于玻璃加工作业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胶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夹胶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固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上用来隔风透光,包括在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室内隔断玻璃、玻璃护栏中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玻璃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其中夹胶玻璃一般由两块或多块玻璃之间设有中间胶膜,并经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处理后,使玻璃与中间胶膜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因其安全性高、隔音隔热效果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夹胶玻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夹胶玻璃受到震荡或轻微晃动后容易开裂,抗震能力差,造成用户需要重新更换玻璃,比较麻烦,另外现有的夹胶玻璃存在功能比较单一,对空间的装饰单调,美观性较差,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胶玻璃,它采用在两块玻璃之间设有缓冲层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抗震能力较差的缺陷,结合缓冲层内镶嵌夜光粉和玻璃外表面设置装饰层,实现集抗震、发光、美观等多功能于一体,安全系数高,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夹胶玻璃,它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缓冲层和夹胶层,所述缓冲层设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且缓冲层的两侧分别经夹胶层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粘合于一体;所述缓冲层包括由若干聚氨酯弹性板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两块聚氨酯弹性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玻璃层或第二玻璃层的外表面设有装饰层。
[0005]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若干聚氨酯弹性板中分别镶嵌有夜光粉。
[0006]所述夜光粉为纳米稀土夜光粉。
[0007]所述若干聚氨酯弹性板的厚度为5~8mm。
[0008]所述装饰层采用PET聚酯材料作基片的金属复合膜粘贴于第一玻璃层或第二玻璃层的外表面而成。
[0009]所述PET金属复合膜表面绘制有花纹图案。
[00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1](Ⅰ)本技术采用由若干聚氨酯弹性板拼接成缓冲层,结合相邻聚氨酯弹性板之间设有间隙,可为聚氨酯弹性板收缩变形提供空间,利用聚氨酯弹性板受到震荡或冲击后可收缩变形,实现缓冲玻璃表面所受到的应力,从而显著提升夹胶玻璃的抗震能力,可减少玻璃产生开裂的机率,有利于节省维护费用;
[0012](Ⅱ)本技术采用聚氨酯弹性板中镶嵌夜光粉,利用夜光粉白天蓄能、夜晚发光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建筑物室内外的光照效果,扩大建筑物室内的空间和视野,并为夜色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
[0013](Ⅲ)本技术采用玻璃的外表面设有装饰层,利用粘贴PET金属复合膜提高了玻璃的抗冲击和撕裂性,可避免破碎的玻璃向外飞溅,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结合金属复合膜表面可绘制各种不同的花纹图案,可为室内增添美感,提高装饰效果,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0014](Ⅳ)本技术采用在两块玻璃之间设有缓冲层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抗震能力较差的缺陷,结合缓冲层内镶嵌夜光粉和玻璃外表面设置装饰层,实现集抗震、发光、美观等多功能于一体,安全系数高,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15]本技术广泛适用于玻璃加工作业配套使用。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装饰层,2-第一玻璃层,3-缓冲层,31-聚氨酯弹性板,32-间隙,4-夹胶层,5-第二玻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夹胶玻璃,它包括第一玻璃层2、第二玻璃层5、缓冲层3和夹胶层4,所述缓冲层3设于第一玻璃层2和第二玻璃层5之间,且缓冲层3的两侧分别经夹胶层4与第一玻璃层2和第二玻璃层5粘合于一体;所述缓冲层3包括由若干聚氨酯弹性板31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两块聚氨酯弹性板31之间设有间隙32;所述第一玻璃层2或第二玻璃层5的外表面设有装饰层1。
[0021]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中夹胶层4为PVB树脂胶膜,一般厚度为0.3~0.5mm,利用玻璃间粘合PVB树脂胶膜,能提高玻璃的隔热、阻寒、保温、以及隔音的能力,可有效阻止玻璃与室内外的热交换,有利于节能降耗;所述若干聚氨酯弹性板31中分别镶嵌有夜光粉,所述夜光粉为纳米稀土夜光粉,该纳米稀土夜光粉为长余辉稀土蓄光发光材料,采用对稀土中的部分元素提炼烧结加工而成,其特点是在自然光、日光灯以及紫外灯的照射下吸光5~10分钟后,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储存在晶格中,在黑暗环境中可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光能而发光,可有效持续发光达12小时以上且发光亮度≥10mcd/m2,发光亮度衰减到人肉眼观察下限≤0.32mcd/m2的时间更可达70小时以上,且纳米稀土夜光粉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或有害重金属元素,无毒、无害、不燃烧、不爆炸,化学性质稳定,可安全使用于各行各业,其吸光、蓄光、发光过程可重复进行,使用寿命长。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若干聚氨酯弹性板31的厚度为5~8mm,安装时,需注意选用透明的聚氨酯弹性板;因聚氨酯弹性材料具有高强度、韧性好、耐磨、耐油等优异性能,
并且抗冲击、耐疲劳、减震、消音等性能好,因此采用聚氨酯弹性板作为缓冲减震使用,能显著提升玻璃的抗震能力,并有利于提升隔音效果,同时通过对聚氨酯弹性板厚度的选择来保障缓冲减震的效果,如果聚氨酯弹性板厚度太薄则缓冲减震的效果不佳,而聚氨酯弹性板的厚度太厚则给夹胶玻璃的安装带来不便。
[0023]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中装饰层1采用PET聚酯材料作基片的金属复合膜粘贴于第一玻璃层2或第二玻璃层5的外表面而成,所述PET金属复合膜表面绘制有花纹图案,一般将粘贴有PET金属复合膜一侧的玻璃朝向室内安装;因PET聚酯基片是一种耐久性强、坚固耐潮、耐高温、耐低温的材料,它清澈透明,并经采用金属化镀层、磁控溅射、夹层合成等多种工艺处理后,成为具有多种特性的金属复合膜,利用着色技术可在PET金属复合膜表面绘制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形成具有各种花纹图案或精美字画的表面,从而改变玻璃单调的形象,为室内外增添美感,提升装饰效果,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将它粘贴在玻璃表面能够提高玻璃的隔热阻寒、防爆抗震的能力,当玻璃受外力作用破碎时可防止玻璃碎片飞溅,安全性能好,一般使用PET聚酯材料作基层的金属复合膜,在炎热夏日隔热达85%以上,可使室内温度要比普通房间低4~6度,在冬天具有保温效果,降低热损耗50%以上,可使室内温度要比普通房间高4~6度,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璃层(2)、第二玻璃层(5)、缓冲层(3)和夹胶层(4),所述缓冲层(3)设于第一玻璃层(2)和第二玻璃层(5)之间,且缓冲层(3)的两侧分别经夹胶层(4)与第一玻璃层(2)和第二玻璃层(5)粘合于一体;所述缓冲层(3)包括由若干聚氨酯弹性板(31)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两块聚氨酯弹性板(31)之间设有间隙(32);所述第一玻璃层(2)或第二玻璃层(5)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盛
申请(专利权)人:双峰县永盛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